奥地利并非什么乒乓球强国,结果并不会有什么意外。

  林嘉奇凭借优良长短结合的超高抛发球加抢攻。

  快速的以11:3,11:2,11:1,拿下对方的二单。

  高抛发球很适合正手利球员的抢攻。

  若是发长球只需要后跳一步等球出台防守或是反拉就行。

  若是短球正手直接一个翻挑,反手暴拧即可。

  林嘉奇的简单暴力,把对方的二单都打崩溃了。

  第三局主动发球失误让了一球。

  丁浩然感慨道:

  “林队太强大了,同一代人应该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了吧!

  做为和他同代的队友,既是庆幸,又是我们的不幸呢!”

  李钦淡然一笑:

  “呵呵,这可未必,未来的事难说得很。

  第二局该你上了,祝你好运。”

  他可不愿意低头认输,迟早也要把他斩落马下。

  这可是他走上乒乓球职业道路的初心。

  丁浩然面对比自己高出半个头的奥地利一单。

  丝毫不显慌乱,全力以赴也以11:6、11:7、11:5。

  3:0零封对手。

  双打每个国家都只能报一对,林嘉奇选择了李钦。

  单打可以报2人,就林嘉奇和卜世荣。

  他只能参加一项男子团体赛,所以很珍惜这唯一的一项机会。

  轮到了李钦打三单,一般的弱国一单强就不错了,三单就更弱了。

  这显得他技术丰富,控制良好,反击犀利。

  于是,他减少了正手的使用,练起了直拍横打技术,和对手死怼反手。

  这就是所谓以赛代练了吧,毕竟平时训练,不管你再怎么认真。

  也绝对比不上打比赛时,全神贯注的认真。

  于观众们发现了一个直拍横打十分犀利的小哥。

  哎呦!

  这个小哥的直拍横打真厉害,挑、撕、拧、拉、弹、推、拨、挡、切、抹……

  反手技术真丰富,能攻能防甚至还能削球。

  直接把横拍的反手给怼死了。

  很快大小局,分别以11:7、11:6、11:8,也都是3:0零封对手。

  第二天,早上10:30。

  男队团体赛对战瑞典队,这或许是一场硬仗?

  毕竟在孔刘的双子星时代,最辉煌并不仅仅是中国队。

  还有瑞典的三大将,曾经的乒乓球之神瓦尔德内尔。

  号称世界第一反手还研究出克制直拍打法的佩尔森。

  第三是卡尔松,相比前二位大哥略逊,但也有很高的水准。

  后面也出了个法尔克和莫雷高德,成绩虽远不如前辈。

  但实力也相当的不错了,万一瑞典又有黑马呢?

  由不得杀神不重视,陈王己终于跑过来观战了。

  陈王己语气深长的说:

  “你们要小心,瑞典可是欧洲的传统强队。”

  林嘉奇点头应道:

  “放心,我会全力以赴的。”

  在林嘉奇真正的情况下。

  11:3,轻松获胜。

  林嘉奇一脸轻松的走回来。

  “教练,这就是你说的欧洲传统强队?”

  陈王闷声道:

  “也许是对方慢热?”

  林嘉奇淡定道:

  “那好,那我再来一遍!”

  这一次更惨,对面被彻底打崩溃了,心气都没了。

  11:2

  林嘉奇都不好意思,大喊助威了。

  林嘉奇故意笑眯眯的道:

  “教练瑞典队确实很强,但是好像我更强呢!”

  “你随便打了,我去看一下女队。”

  陈王己向对面的老教练佩尔森摆了摆手,转身离去。

  团体赛是一单和二单交叉对位,都打一次。

  基本上没有田忌赛马的可能。

  最多抽签抽个主客队,主队一单先打客队二单。

  第三局林嘉奇放松了一些攻势11:6。

  先拿下了一分。

  丁浩然上前与林嘉奇击掌赞叹道:

  “林队,你牛!”

  林嘉奇与他交叉而过。

  “好了,后面就看你们的了!”

  瑞典也不算太强,但是也不算太弱。

  佩尔森看着林嘉奇第三局的打法没那么凶狠了。

  知道他是在留力了,但是他的队员也还是打不赢。

  第一局,11:3。

  他还试图想挽救一下。

  第二局又是11:2。

  完全不是同一等级,队员都放弃挣扎了。

  他也懒得训斥他了。

  第二局丁浩然对瑞典的一单,两人打得还是比较激烈的。

  但丁浩然还是以3:1拿下第二分。

  三单对三单就更没有可能翻车了。

  李钦的实力比丁浩然还要强上一些,只是被按在了三单上。

  不过李钦还是把对手拿来练直拍横打了。

  唉,瑞典乒乓球的时代己经落幕了。

  现在只能靠天才出现了,没有天才,是无论如何也肯定打不出来的。

  佩尔森是瑞典的男队教练,是世界级的战术天才大师。

  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他再优秀。

  手下无可用之乒,也没有任何办法。

  瑞典本来人口就少,家长们又更喜欢足球和篮球。

  学习乒乓球的人太少,他先后带出了法尔克和莫雷高德就己经是尽力。

  法尔克为人和成绩还是不错的。

  莫雷高德号称猴王,从小就是个叛逆少年。

  他很有天赋,就是有点懒,不太听话。

  但凡他能再勤奋多几分,今日成就还能更高。

  两人的现在成绩还是不错的,但还是远不如前辈。

  而且他们都已经老了,瑞典急需新鲜的血液。

  为了延续瑞典乒乓球的辉煌,他很关心新人的成长,亲自来压阵了。

  对面的两个新人很有天赋啊!

  若是我手上有两个这种天赋的选手,或许就可以重现瑞典的辉煌了。

  在小球时代,中国队其实并没有那么明显的优势。

  后来改成了大球,也是欧洲前辈们把控推动的。

  目标是增加力量的作用,增加相持回合数,降低发球的作用。

  他们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对结果。

  中国队从不缺天才,缺什么更不会缺少勤奋。

  加上每一次世界大赛前的封训,让他们的适应能力是最强的。

  老欧洲选手也不缺天才,唯独无法全力以赴的练球。

  因为欧洲的球员自己小团体练的比较多,投入的时间也不够长。

  最多就是俱乐部之间互相比赛练习。

  然而乒乓球这种项目,必须要和许多名高水平的运动员一起对练效果最好。

  即使是业余爱好者,天天和一个人对练,觉得自己很牛逼。

  出去和别的高手交流,很容易因为不适应各种球风而输球。

  乒乓球高手一定要多交流!

  大球直接把当年一大批老欧洲选手彻底玩死了。

  只有老瓦,波尔等少数人活了下来。

  幸亏现在欧冠赛越办越好,大球的改动,确实也加大了力量的作用。

  力量的天平,即将重新平衡,可是佩尔森悲哀的发现:

  瑞典队没新人了,包括欧洲许多国家也差不多一样。

  现在欧洲乒乓球的希望就看德国和法国了。

  又或者那一个国家再出新星。

  难道瑞典乒乓球的辉煌就要落幕了吗?

  还有一局佩尔森的思绪已经不在比赛上了。

  若论乒乓球最鼎盛,最振奋人心的时代,是什么时侯?

  或许中国人会认为是:

  马战龙双圈大满贯?

  中国女队一代又一代大魔王的生产线?

  不!

  绝对不是!

  任何一个竞技体育项目,一枝独秀,都是这个项目的悲哀。

  百花绽放,万马奔腾才是这个项目的幸运。

  2000年左右的世界乒坛或许才是乒乓球这个项目最为鼎盛的时期吧!

  不过,中国大球时代的红利已过。

  其他国家新的一代,也已经慢慢成长了起来。

  无妨肥沃土襄已经有了,耐心等待合适的种子就好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乒坛浪子之人民艺术家,乒坛浪子之人民艺术家最新章节,乒坛浪子之人民艺术家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