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文艺时代 第二百六十七章 布局嘉和

小说:逆流文艺时代 作者:半池柳 更新时间:2025-01-14 08:29:48 源网站:宝书网
  第268章 布局嘉和(求订阅)

  在袁梁看来,《无极》就是一部根本没有落到实处的电影。

  不管昆仑奴、光明还是王妃,《无极》里的很多角色都没有在人物背景上进行一定的深化。

  《无极》的剧情,根本经不起推敲。

  而《霸王别姬》之后的陈凯鸽心气太高,野心太大,一心想把东西方的文化融入进去,才导致拍出来的作品最后变得不伦不类。

  《英雄》尚且不论,像冯晓钢的《手机》和《天下无贼》这些作品,最起码故事是连贯的,是观众能看懂的。

  可《无极》背离电影最基本的原则,又加上了很多国内观众看不懂的东西,能在贺岁档拿下1.75亿的票房,最主要还是因为院线方的支持。

  陈凯鸽在电影里加上这些西方的元素,最主要还是瞄准了海外市场。

  可电影在剧情处理上实在太粗糙,不仅国内观众看不懂,国外的观众同样也是一脸懵。

  《无极》的海外版权,甚至都比不了冯晓钢的《手机》。

  这就是袁梁当初听到《无极》这个名字,就敬而远之的原因。

  和老谋子不一样,《霸王别姬》之后的陈凯鸽已经失去了进取心。

  韩山坪请陈凯鸽出山,陈凯鸽手里是没有什么好的项目的。

  《无极》之所以还能拿到这么高的票房,最主要还是因为国内的电影市场已经开始复苏。

  冯晓钢经营多年的贺岁档,算是每一年中最好的一个档期。

  再加上当下影迷去观影更多是靠院线的支持,电影的口碑效应影响也还不如互联网时代,才让《无极》拿下了1.75亿的票房。

  《无极》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大烂片。

  挂断电话,袁梁又开始看起了电影的素材来。

  八月初开机,四个月的时间,《暮光之城》第一部素材早早已经拍完。

  小幂幂更是在电影开机早在10月份就回到了国内。

  但整个剧组却没有一点的停滞,小幂幂第一部的素材是拍完了,第一部也早已开始了后期制作,可《暮光之城》是一部有着四个系列的电影。

  经过第一部的磨合,整个剧组的配合已经越加的默契。

  这样的情况下,袁梁肯定不会轻易中断电影的拍摄。哪怕小幂幂已经离开,剧组其他角色的戏份却一点都没落下。

  截止12月初,《暮光之城》四个系列,后三个系列其他角色的戏份,已经拍了一半多。

  等小幂幂寒假从国内过来,下学期再请一段时间的假,《暮光之城》整个系列的应该就能拍完。

  袁梁的速度之所以能这么快,主要还是因为他的这些作品,都是有原作参考的。

  比如布景,比如摄影机的角度,每完成一点的戏份,袁梁就会按照自己的进度提前把后面的拍摄安排好。

  只要演员的表演不出问题,在整个剧组有条不紊的配合下,袁梁的拍摄速度一直都很快。

  不过临近年终,袁梁还是稍稍的暂停了拍摄的速度。

  一方面因为小幂幂不在,女主的戏份没法拍,一方面也是因为闫晓东手上的《功夫熊猫》,他不敢轻易的做出判断。

  《功夫熊猫》不仅是星空的重头戏,也是国产电影的重头戏。

  闫晓东的个人影响力还不够,导演只能挂袁梁的名字,所以袁梁是无论如何都要回去看一眼的。

  好在西海岸也不远。

  《功夫熊猫》的基础素材,很大一部分是由国内的星空动画制作出来的,只有国内没法做的素材,星空才交给了微粒和莱尔。

  而在微粒和莱尔这家合并之后的公司,主要做的就是画面的3G处理以及素材整体合成。

  在动画技术方面,眼下的微粒莱尔或许还比不上引领潮流的梦工厂,但是经过《金鱼公主》和《功夫熊猫》的磨合,曾梨名下的这家动画公司已经开始在好莱坞崭露头角。

  事实证明,技术都是要靠项目慢慢培养起来的。

  “第一部的素材都已经做好了,你先看看整体有没有什么瑕疵,我再精剪一遍,应该就可以开始电影后期的合成了。”

  闫晓东的准备工作做得很足,袁梁来之前,电影的配音、背景之类的素材,早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之所以还没合成,就是不敢轻易对电影最后剪辑的内容做出决定。

  袁梁摇了摇头,“不用看了,直接剪吧,剪辑出来不合格的素材再送去处理就好了。”

  “也行吧!”

  闫晓东对此倒没什么意见,《功夫熊猫》整个系列的剧本都很严谨,在动画剧本上,袁梁的要求同样也很严格。

  老早在看到剧本的时候,闫晓东就知道这是个已经成熟得不能再成熟的剧本。

  而像袁梁这类有着多部电影拍摄剪辑经验的导演,对这样的剧本本身的理解是很深的。

  袁梁拿走最后的剪辑权,也让他心里的压力小了许多。

  毕竟中影和总菊都对这部电影寄予厚望,而且《功夫熊猫》本身的投资也不低。

  电影的剪辑没花太多的时间,剪辑好袁梁就把电影的事情交给了闫晓东。

  但他却没有回去,魏东知道袁梁到了西海岸,老早就从国内飞了过来。

  “《暮光之城》还有多久才杀青,你过年要不要回去了?”

  袁梁摇着头,“大概率回不去,《暮光之城》应该要到三四月份才杀青,既然开机了,就一口气把它拍完!”

  “那《博物馆历险记》怎么办?”

  《博物馆历险记》经过几个月的审核,华纳、环球、哥伦比亚的排期方案已经出来了。

  为了照顾国内的档期同步上映,三家都决定把《三个傻子》的排片往后推一推。

  “《博物馆历险记》是在全球同步上映,不仅国内需要宣传,国外同样也需要。

  有陈培斯老师在国内,他自身的国民度也够,到时候在宣传上多下点力气就是了。

  到时候国外的新闻传过去,也能一定程度上带动国内的宣传。”

  对于《博物馆历险记》,袁梁的重心主要还是放在海外市场。

  这是个在国外很受欢迎的题材,袁梁没必要放着美刀不赚,而去照顾国内市场。

  《博物馆历险记》这类的电影,有着院线方的支持,只要宣传得当,要拿个一两亿的票房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那好吧!”

  “嘉和那边的事情怎么样了?邹老先生最近的态度怎么样?”

  在忙完发行部门的架构后,魏东的重心就放到了和嘉和的接触上,目前嘉和是什么态度,袁梁也不得而知。

  魏东摇了摇头,“邹老先生的态度不是那么好琢磨,李泽凯掺和进来,让他们拿下了华纳在台省的院线,无形中让嘉和暂时的喘了口气。

  而且邹重衍一直都在跟澄天联系,我虽然透露出了一定的善意,但未到绝境,邹老先生应该不会轻易的松口。”

  “嘉和今年还有没有其他的动作?”

  “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甚至从前年以来,他们就没再主动主导过任何的影视项目。

  虽然也有一部分的影视投资,但收益都不是很理想。

  现在的嘉和就是在吃老本,要不是李泽凯掺和了一手,恐怕嘉和现在都已经撑不下去了。”

  魏东也有些感慨,谁能想到当初在香江一度压过邵市的嘉和,竟然会走到了今天的地步。

  “不着急,继续跟邹老先生保持好联系,然后联系下李泽凯,《暮光之城》杀青之后,我再抽空跟他见一面,试试他的态度。”

  拿下嘉和对于星空的意义不仅是多了东南亚的发行渠道那么简单。

  星空既然已经朝着上市的路走,拿下嘉和对于看好星空的投资者来说,是很振奋人心的。

  星空的二轮融资,也不会再拘泥于好莱坞这些制片方。

  “嘉和尽管是日薄西山,但毕竟也算是香江电影的一个标志。

  以星空现目前的规模,就算融资,恐怕想要拿下嘉和也很难。

  你有什么打算没有?”

  “刘士腾的银杏投资已经正式落户香江,到时候我会以银杏投资的名义收购嘉和一部分的股份,到时候星空再出手,问题应该就不大了。”

  “银杏投资这边能拿多少?”

  “等我先跟李泽凯聊聊吧,他手里的嘉和的股份不少,只要他点头,银杏这边应该没什么问题。”

  “李泽凯手里现在可是有嘉和近四成的股份!”

  “问题不大,邹老先生之所以没有释放出任何的信号,恐怕也是在等李家的态度。

  稍微往后推一推也挺好,嘉和虽然拿到了华纳在台省的院线,但只有新项目才能盘和现在的嘉和。

  李家毕竟不是做影视的,嘉和在他们的帮助下如果没有出现转机,说不定李家会主动抽身也说不定。”

  前世邹文淮在澄天对嘉和的收购上之所以那么爽快,就是因为李家不看好嘉和今后的发展前景。

  李家的臂助没有让嘉和起死回生逐渐失望,邹文淮自知救不活嘉和,才一股脑将将和卖给了NEc投资的澄天。

  然而魏东关注的重点似乎不在李家对嘉和的态度上。

  “伱才来美帝小半年吧,你确定银杏投资能拿下李泽凯手上的股份?”

  袁梁笑着道,“运气比较好,刘士腾投了几个不错的项目,再加上《暮光之城》的片酬,拿下李泽凯手里的股份应该差不多了。”

  “什么项目?”然而魏东却紧追着不放,接触过嘉和,他很清楚李泽凯手上的那些股份的价值。

  “脸书,类似于国内的qq!”

  袁梁也没什么好隐瞒的,魏东早就知道银杏投资的存在,只要脸书的交易出炉,当初的投资就会暴露到阳光下。

  “国内的qq,那个叫扎什么的在校生建的那个图片分享的网站?”

  袁梁点了点头,他没想到一天忙到晚的魏东对此也有了解。

  “现在市值多少了?”

  “10月份估值五个亿,恐怕还会往上涨!”

  脸书这两年的市值就是在坐火箭,随着电脑的普及,脸书的估值一天一个样。

  “美元?”魏东听到这个数字,有些坐不住了。

  袁梁懒得理会他,“拿下嘉和问题应该不大,李泽凯如果要是对嘉和失去信心,应该会对脸书的股份有兴趣。

  当初李泽凯也投资过qq,见着互联网泡沫就急忙出手了。

  这次就看他怎么选了。”

  然而魏东却抓住了袁梁话里的重点,“你就这么不看好嘉和能够起死回生?”

  袁梁很直接的点了点头,“嘉和本身的模式很难留住人,就算把项目的摊子铺开了,吃肉的更多也是程龙、周闰发这些人。

  邹文淮已经老了,没有邹文淮的嘉和,很难再靠面子去请动程龙周闰发这些人。

  嘉和这两年没有再主导新项目,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这个。

  单单靠李家的帮忙拿下台省的院线,不过是杯水车薪。”

  现在的嘉和,没有能主导局面的人出现是很难活过来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嘉和已经没钱了。

  前世收购嘉和之后,伍克播的动作一套接一套,先是大规模砍掉影视部门的一些人,随后放低身段开始在电视剧上进行投资。

  又是联系电视台办综艺,又是丰富嘉和艺人机制,才有了后来的澄天嘉和。

  但伍克播的这些动作,都不算真正的把嘉和救活。

  澄天嘉和和香江电影圈里的嘉和影视,已经出现了本质上的区别。

  就算拿下了嘉和,伍克播也没有借助嘉和自身的发行渠道拿出过一部像样的作品。

  魏东闻言思考了许久才抬起头,“到时候不会弄巧成拙,让银杏投资成了嘉和最大的股东吧?”

  他没想到袁梁短短两年时间又在美帝攒下了这么大一份家底,星空现在是有一些余钱,可想要整个把嘉和吞下,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都一样,先把嘉和拿下来,以后再慢慢把银杏投资的股份转到星空去。”

  “那也只有这样了!”

  魏东心里也明白,星空如果要整个吞下嘉和,除非开启二轮融资。

  但首轮就已经估值50亿的星空,贸然开启二轮融资,对星空今后上市也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思考着,魏东突然抬头看向袁梁。

  “对了,我记得银杏投资的负责人好像是曾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逆流文艺时代,逆流文艺时代最新章节,逆流文艺时代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