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终于还是做出了决定,非常慎重的考校了手底下所有千户的本事,然后给出了五个千户名单。

  这让陈秋很失望。

  他挥退所有人,仅留下崇祯。

  “其实,我想要的并非这五个千户的名单,而是想让你拒绝我军令。

  天津重镇,是清军何人在掌军务,有多少兵马,兵马是清军还是汉军?

  你都并未去了解,而是直接给出了自己手底下认为可用之千户名单。

  我此前说,你虽然只是一个总兵,手底下虽然只有万人,但你别忘了另一个身份,除了总兵以外你还是一个皇帝,要对得起皇帝这个身份!

  让你考虑,让你做决定。

  留你们一群人在那商议,便是让你们商议出一个最明智之选择。

  史可法虽然是个迂腐,但好歹领兵多年,多能打仗暂且不说,起码他能看出来哪里能打,哪里不能打。

  但你却连商议都不商议,直接回营去考校军官去了!

  你是个皇帝,遇到大事儿你要以皇帝的身份来考虑问题,要考虑全局。

  我也说过,你并非领军之人才,但就算不懂军事,一个皇帝必须得会用人。

  可是,你挑出来的这五个千户,他们所带的人全部都是新兵,老兵呢?

  有过作战经验的老兵你全抓在手里作甚?

  还是琢磨着我要夺你兵权?

  所以把这些新兵扔出来?

  其实你最应该做的事就是拒绝我的乱命,如果你去了解一下天津驻守的人,便会知道此次偷袭是不成的。

  因为驻守天津重镇的是清军大将刚林,汉军正黄旗怀顺王耿仲明,以及汉军正红旗恭顺王孔有德两部汉军辅之,此三人合兵一万五千余人驻守天津整治水师,同时谨防我们在关外破山海关而入。

  在这种情况下,你那五千人又如何能去?

  你是皇帝,应当从全局去想才是啊!”

  崇祯默然,他也没想到,陈秋的话居然只是考验!

  “现在,你从全局去看,天津重镇,该派谁去偷袭?”

  当陈秋语重心长的说完后,再问出这个问题时。

  崇祯依稀有点错觉,眼前的这个人并不像是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反而像是一个老人。

  这个时候他终于抓到了问题的重点:“陈师,只是去偷袭,并不需要拿下?

  为何要去偷袭天津?”

  铺开地图,陈秋回问他:“那你觉得,清军为何要在天津驻扎一万五千余人?”

  崇祯看完地图明白了,天津去京城,也就是二百里地,骑马的话一天都用不了。

  “可为何只去五千?

  我辽东如今有兵马六万,为何不一鼓而下,直奔京城?”

  陈秋终于露出笑容:“有想法,但还不够周全,再仔细想想!”

  崇祯想了好久,想不到任何理由:“我辽东有水师战船七十有二,若均船运百人,便能运七八千人。

  若是再挤一挤,一趟运上万人,也并非不可!

  只需来回五六趟,便可将五六万人运入关内,拿下天津后直奔京城……”

  正说的挺兴奋,但是一旁陈秋的眼神,让他实在说不下去了。

  “我前面说过,你不适合带兵,但这也不怪你,从小你的老师教你,就没想把你教到正道上!

  没学过兵法,就连跟我作战,也才打过几仗而已!

  不过,你可以回去找你能找的人,琢磨琢磨商量商量,互相交流学习学习。

  琢磨一下,为何指派五千人去偷袭天津重镇?

  而不是直接派五万人去把天津给打下来!”

  说实话,崇祯三十好几的人,居然被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失望的眼神给弄得羞愧的不能自已。

  他时常有种错觉,那根本就不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而是一个对自己后辈失望的长辈。

  他走出城主府,找来史可法,皇后,太子朱慈烺以及长公主朱媺娖,甚至连杜风雨和张嫣也找来了。

  “今日陈师考校与我……”崇祯将今天陈秋所说的话,所问的问题,直接的告诉在场众人。

  “诸位,请为我解惑!

  为何只派五千人去偷袭天津重镇,而不是直接拿下,然后直奔京师?”

  他今天被陈秋打击的有点惨,导致他现在心态有些失衡,特别是陈秋失望的眼神,更让他迫切的知道自己怎么会让陈秋那么失望。

  所以把今天的所有事情,跟陈秋之间的交谈话语,全部一字一句说完。

  这是陈秋所始料未及的,也是在场众人所料未及的。

  问问题就问问题,托底做什么?

  你是皇帝,不是刚启蒙的学生,这不是向老师问问题,皇帝还是要保持一些神秘性的。

  所以在场最尴尬的是史可法,和杜风雨。

  特别是杜风雨,哪怕他早就知道崇祯是皇帝,但是他效忠的人依然是陈秋。

  这一点他不能变也不敢变。

  史可法好歹还是效忠皇帝的,虽然知道皇帝这么尴尬的事情有些不敬,但也从陈秋跟皇帝之间的互动可以看得出,陈秋真的是在掏心掏肺的培养皇帝。

  所以在场陷入了一片沉默当中,最后还是长公主朱媺娖打破了这一片沉默。

  “父皇,有没有可能,咱们这五六万人,真要去攻打天津重镇,根本就打不下来!”

  朱媺娖小声的说了一句。

  这还用琢磨吗?

  天津重镇虽然只驻扎了一万五千余人,但那都是满八旗和汉八旗的老兵,悍将。

  可辽东他们自己的人,除了一开始几千人,拿下了沉阳之后又新招了一万人。

  也就是统共一万六千余老兵,前段时间,陈秋下令接收汹涌前来投军的新兵五万。

  这才有了崇祯现在所看到的五六万兵马,可能是能打仗的兵马吗?

  这确实不能怪崇祯,他真的没打过几场仗,而且出了京城跟了陈秋之后,一路顺风顺水地来到辽东立下了根基。

  并且小心思不少,却从来不肯把心思下沉到带兵当中去。

  朱媺娖不一样,她自从来了辽东之后,真的是,每天都认真的研读兵书,以及训练自己麾下的士兵。

  时常还跑到陈秋面前去求教。

  崇祯一家子,除了周皇后时常要忙政务以外,太子朱慈烺有时候也很忙抚顺那边赫图阿拉那边也有不少政务。

  所以其实也就是她一个人在努力的学习如何领兵。

  无论他们商讨的怎么样,学习的怎么样,辽东该出兵还是出兵了!

  给水师补充了兵力,补充的七千余人,手持最新式的火枪,以及枪炮将作营给南明小朝廷送给黄蜚的将近五十艘运粮大福船也铸造了火炮。

  有上百万人口做后盾,辽东大地本来就不缺铜铁矿,枪炮匠作营近3万人,现在的生产速度飞快。

  不过生产速度再快,也快,不过兵员增长的速度。

  光是水师,现在就有七千人幸好水师后来补充的四千余人,都是参加过战斗的老兵。

  黄蜚领命后,开着五十条船领着五千人就朝着天津卫去了,他接到的命令是要打出气势,让天津卫的兵马不敢稍离。

  这就是陈秋的命令。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末:从揍崇祯开始,明末:从揍崇祯开始最新章节,明末:从揍崇祯开始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