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维琪拿过来看,乡间士绅多有聚会结社,自办的单传书报并不为奇。拿来发现这报纸和邸报、塘报大有不同。

  纸张大小不同:约有两尺宽,一尺三寸高,明显是抄纸时便已定好模具,也不奇怪,人家有造纸厂。

  排版结构不同:邸报和书籍一样,均为栅格,而这民报除了右首有大大两个字:民报,还有注明年月日,其他区域按文字多少自由划分,并无定式,而且正反面都有字。

  书法字体不同:邸报多为馆阁体,而这民报,写的是随心所欲,一张纸上能有好几种书法,且字体娟秀,明显是女子所抄。

  内容也大有不同,里面写的五花八门,不过都分有区域,吕维琪仔细瞧看。

  【头条】公共马车试行路线,两纵一横

  【招商】十个陶瓷厂开放投资招标

  【采买】高价收购棉花、铜、锡、铅、皮毛

  【农事】暖棚开放承包,克难英烈亲属及残疾社兵优先

  【招工】招募马夫、先生(需识字能算)、账房(需识字能算)、记实(需识字)、雕刻工(需识字)。

  【卫生】患伤寒早诊治,新药十文钱

  【文教】杨家庄小学招收新生

  【生活】每月十五有社戏,会场逢三、五、八为集市。

  吕维琪平时看的邸报、社刊之类,大多是忠孝爱君、官绅善举、军国大事。

  而这民报,每个版块的标题和内容,都是乡民邻里之间的芝麻小事,说的都是大白话,甚至俚语都有。

  但越看越有意思,且里面大有商机。

  吕维琪指着【招商】道:“这个投资,是不是入股的意思?”

  吕兆琳恭敬道:“正是,这一块由他们的商务堂负责,我上次去时多有接触。”

  吕维琪叹道:“我如今已致仕,薪俸微薄,单靠老家那些田产,又有旱灾,又有流贼,难以养活咱们一大家在洛的开销,只有辛苦你多为家里开源节流。”

  吕兆琳听爹夸赞,喜道:“这是儿子该做的。”

  吕维琪颔首道:“府衙的人,只靠我的老脸是不行的,你该打点打点,脸面不如金面。”

  吕兆琳笑道:“这个儿子懂,府上、学里、县里都有打点,不然咱们的纸墨也进不去,我正准备效仿办厂,拉府里几人入股集资,再投资到这陶瓷厂。”

  吕维琪抚须笑道:“有长进了,如此更为稳妥。”又指着头条内容:“你说的这个周会长,果然是良善士绅,坐这什么公共马车,孤寡老人、克难忠烈、记实都不用付钱,照顾腿脚之便,甚好。只是这克难忠烈和记实是什么意思?”

  吕兆琳详细解释一番。

  吕维琪道:“不错,这和我们孝义家学甚合,你不是要去投资陶瓷厂么,我与你同去,观摩这孤寡赡养,也可为伊洛会讲学解义。”

  崇祯八年十月初八,是巩县公共马车试行的日子。

  周怀民及一众人站在杨家庄服务站,等着吉时。

  杨家庄会长杨君岳看着旁边热闹的会场,笑道:“今日虽无社戏,但比上次有社戏时,商贩来的还多。”

  保户堂知事付惟贤道:“每个摊位十文钱,咱们这会场共有一百四十个摊位,今日只摊位费就有一两三钱。”

  铜钱与白银汇率一直在变。

  北林庄会长王修安心里算了一下,道:“按周会长的意思,咱们每个月要有九场集市,会场摊位一个月下来就有十两,杨家庄农会真是赚大了。”

  杨君岳大笑:“我们也出地了,不过大头还是给保户堂拿去了。”

  周怀民道:“保户堂的几个干事,去你木材厂定制这些摊位木板,去白窑砖厂采买砖头,还要调用社兵维持秩序,都需要花钱。”

  从南边来了一辆马车,打着赵的旗号。

  王修安道:“赵老爷来了。”

  任庄会长赵良栋下了车,拱手道:“抱歉各位,来晚了。我任庄与你们这里二十多里,甚是不便。”

  周怀民笑道:“所以我们才开通这公共马车。先规划两纵一横,这第一纵,就是从最北的洛尾湾,中间过五个村,到这里杨家庄、再往南直达你任庄。以后任庄、马家庄你们那一带村民,只需花两文钱,即可畅通无阻。”

  王修安点头:“大手笔。”

  赵良栋疑惑:“这两文钱能办成什么事,这韩记马车行岂不是亏大了?”

  杨君岳解释道:“马车行现在由保户堂包下来了,现在草料、人工、车轿修缮都由保户堂出资,韩好生任马车行掌柜。”

  周怀民补充道:“这算是总会的公共产业。”

  此时从西边路上走来几位商贩,其中有一人背着木箱,上面插满五颜六色的泥人。

  周怀民笑道:“这人我认识,是偃师的泥人张,上次我还买了几个。”喊道:“张师傅,又来了!”

  泥人张心里还纳闷,这还没到会场呢,十字路口怎么站了这么多人,有社兵,还有记实姑娘,男干事,簇拥着七八个人,这几人一看就是巩县本地举足轻重的人物。

  服务站也用红布盖着,不让人喝水了?自己大老远一路走来,正想着可以到这里能免费喝口热水。

  泥人张笑着打招呼,走近道:“各位老爷,这服务站今天是不让喝水了?”

  几人大笑,周怀民解释道:“怎么会?咱服务站已升级改造,今天是公共马车开通的日子。你旁边这几位是?”

  泥人张知道这位,上次一下子为孩子买了十几个泥人,对他颇有好感,介绍道:“上次社戏我挣钱了,这次也介绍几位同乡一块来,有做锁钥的,有做雕木的,有卖鞋的。”

  他一一介绍道,还挺健谈。

  格物堂知事周怀祺,听到雕木,眼睛一亮,问道:“识字不?能不能雕刻字模?您怎么称呼?”

  雕木的商贩道:“我叫汪余庆,常用的字都会雕,干这个的,不会雕字怎么能行?”

  周怀祺和周怀民两兄弟互视一喜,嘱咐道:“会后你先别走,来本村格物堂找我们,想聘你为师傅。”

  旁边站了半天的韩好生看了看日头,道:“周会长,时辰差不多了吧。”

  泥人张听到,惊讶道:“你就是周会长?”

  周怀民点头,和杨、王、赵商定开始,韩好生吆喝道:“良辰吉日已到,为马车行剪彩!”

  要说这里最高兴的,莫过于几位记实了,为了挣几两银子,每个姑娘每天都要走几万步,像今天这种天气还好,要是刮风下雨的, 可是遭罪。

  现在好了,只需上车刷脸,就能免费乘着马车跑来跑去。

  保户堂干事,听到韩好生吆喝,开始点燃鞭炮。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周怀民和杨君岳一起剪断绑绳,两人互视确认后,把红布一把扯下。

  “哇~~”旁边围观的记实、社兵、商贩及众村民惊叹。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最新章节,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