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明 第126章 雾里看花

小说:糜明 作者:摆烂的老王 更新时间:2025-01-14 14:18:25 源网站:宝书网
  初春时节,雨纷纷!

  两个人还在屋里辩驳,外面已经下起了毛毛细雨。

  王安赶忙摆动手指,一旁的小太监赶忙端着茶杯侯在一旁。

  “哦?孙大人是要教我兵事吗?”刘一燝笑眯眯的说道。

  孙承宗一改常态,脸色缓和的说道:“不然,我只是想告诉老大人,山海关是辽西走廊的最后一道屏障。

  若是按照刘大人的设想,总有一天辽东会退守山海关。

  可山海关一旦失守,京师将直接暴露在建奴的铁骑之下。

  大明诺大的疆土,岂不是任由建奴驰骋?

  刘大人一直阻挠此事,难道真的就在为陛下设想吗?

  故,敢问刘大人,祖大寿私自出兵,真的有那么十恶不赦吗?”

  刘一燝听完这话,面部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只是看着孙承宗说道:“孙大人此言差矣,不是祖大寿私自出兵十恶不赦,而是辽东不可再出现下一个李家。

  如若换成任何一位将领,今日我都不会薄了孙大人的面皮。

  只是我身为首辅,深知辽东若是变成一言堂,对大明是百害而无一利!”

  孙承宗抬起手指头,指向刘一燝,刚要说话,朱由校打起了哈欠,赶忙说道:“两位老师不必争辩。

  朕知两位肱股之臣心中所想,可如此吵来吵去也没有个结果。

  今日朕有些乏了,明日再议吧!”

  说着朱由校轻轻挥了挥手,两个人跪地说道:“陛下保重,臣告退!”

  宫殿门口的小太监看到缓缓走出的两人,立刻哈着腰打起了伞。

  毛毛细雨铺在脸上,痒痒的,可若是不打伞,只是一会满身就会湿漉漉的。

  宫墙之上不断有水珠滑落,顺着红色的墙漆缓缓落在地面上,最终汇成小小的河流!

  两个人并肩而行,动作不疾不徐。

  孙承宗接过身后太监的雨伞,随后挥了挥手。

  两个小太监躬身缓缓后退,直至消失在毛毛细雨里面。

  他转头看着这位比他年龄还小几岁的首辅,将雨伞遮在刘一燝的头顶,随后身体贴近。

  上次两人同行,还是六年前,彼时的他还在主持应天乡试。

  由于他在试题上写了自己的语录,而遭到党人的忌恨,党人试图利用官员每三年一次的考核,将孙承宗逐出京师,时任学士的刘一燝力保孙承宗,孙承宗得以豁免。

  那一天只不过并没有下雨,但两个人也是这样走出的皇宫。

  一晃眼白驹过隙,两个人都两鬓斑白!

  “稚绳不必自谦,朝堂之上各抒己见,实是社稷之福!”刘一燝叹息的说道。

  尽管两人在天启皇帝面前吵成一团,可走出那座宫殿,刘一燝还是非常欣赏孙承宗的才华的。

  尽管他的岁数并没有孙承宗大,可老态龙钟的他,仿佛与孙承宗相差甚多。

  孙承宗望着一头白发的刘一燝说道:“首辅为何那么不信任祖氏?可是里面有什么问题?”

  刘一燝摇了摇头,用手将已经洇湿的鬓角理了理说道:“祖氏坐大与否对于辽东来说都没有太大影响,只是朝堂之上,有些事情并不是取舍就能断定的。

  就好比山海关虽然有兵部分司在,可兵事一起,兵部分司也只能做一些后勤的调度一般。”

  刘一燝仿佛是走累了一般,停在原地喘着气。

  “可这跟祖氏的奖罚有何关系?”孙承宗疑惑的问道。

  刘一燝看着孙承宗说道:“朝廷希望看到的是平衡。

  若是辽东形成一家独大,那山海关到底是不是陛下的就不好说了。”

  孙承宗顿时陷入了沉思。

  “虽然祖氏努力的在营造自己成为一个孤臣,可越是这样,朝廷就越不会让祖氏如愿。

  毕竟陛下刚刚成年登基,这么一把刀不能握在陛下手里,那……”

  说着刘一燝比划了一下脖子,孙承宗顿时后背发凉……

  朱由校面带微笑的躺在床榻上面,金黄色的丝绸帷幔挂在两边。

  “吵的朕头都疼了!”朱由校缓缓说道。

  王安听到后,赶紧走到朱由校的身边,伸出葱白的双手按在朱由校的太阳穴上,缓缓的轻轻揉捏起来。

  彼时还是司礼监总管的他,还未被魏忠贤和客氏谋害。

  朱由校感受着王安手指的力道,甚是舒坦。

  “还是大伴的手法力道好,那些个小太监还是太年轻了!”朱由校面容舒爽的说道。

  王安笑呵呵的说道:“老奴自年幼入宫,受陈总管提携,幸得太上皇赏识,添得在陛下身边。

  陛下还小的时候,奴才就照顾陛下了,这辈子奴才也就守着陛下了,若是还没有些长进,那老奴还不如告老还乡。”

  王安脸色略微的红润,屋内温度让他格外的不自在。

  好在王健送来了些许的肥皂,才能让他时时刻刻的呆在朱由校的身边。

  朱由校闭着眼睛,一时间宫殿内变的安静了下来。

  过了片刻,朱由校像是睡了一觉,双眼微睁。

  “辽东真如师父说的那样严重吗?可为何这一战打的又如此的简单?”

  朱由校脑海中不自觉的想起了那个瘦弱的稚童。

  王安思趁后说道:“老奴可不懂得这些兵事,可要说起来,奴才还是觉得那孙大人说的有些道理。”

  “哦?有何谏言?”朱由校意外的睁眼看着王安。

  作为两个将他推上王位的人,王安可谓是起了巨大的作用。

  王安不慌不忙的笑着说道:“陛下您想,孙大人当年主持应天应试,可是被弹劾的差点丢官回乡了,可刘大人还是据理力争的留下了孙大人。

  要我说,这刘大人和孙大人都是为陛下着想。

  可前些日子朝廷里不都推荐孙大人为兵部尚书嘛?那就说明孙大人是通晓兵事的。

  只不过刘大人看的是大明的天下,而孙大人看的是辽东。

  但成祖六出边关北击鞑靼和瓦剌,换来了大明百年的安稳。

  故奴才认为,一劳永逸是比较稳妥,可也要看朝廷户部的调度是否能够撑到那个时候!”

  朱由校笑着看着王安,坐直身体说道:“让你说了半天,等于没说一样!”

  王安笑呵呵的说道:“面对这种军国大事,哪里是老奴这种阉人能够说的清道的明的。”

  朱由校哈哈大笑起来,王安也紧跟着笑了起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糜明,糜明最新章节,糜明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