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自在的。

  她不喜欢。

  还好她的新衣服尽量都做一个色、一个样式的了。

  这样在别人眼里,不仔细的,只会觉得她一直就穿的一件棉袄。

  非常符合大众认知,不打眼。

  至于旧的那两件,也都改给孩子们了。

  里头给她们续了新棉花,但外头还是旧的。

  费了赖嘉欣好一番功夫,还只能她自己完成,折腾半天才弄成功。

  好在成果是很不错的。

  给他们穿正好,哪怕在地上打滚也不糟蹋衣服。

  就是有一点,几个崽的棉袄各个都垂到了小腿的位置。

  新、旧衣服都是一样。

  行动上会有一点点影响。

  尤其是对于谷雨谷生这两个小不点来说。

  穿得厚厚的,裹得像头小熊,有时走路都摇摇摆摆的。

  毕竟算是在负重前行。

  再怎么说,起码保暖是妥妥的。

  赖嘉欣心想。

  她想要这样的衣服还没有呢。

  可能是因为布料的限制,流行的都是短款的棉袄。

  除了军大衣外。

  至于这个,赖嘉欣就不指望了,没有明面上的渠道,是得不到的。

  大不了她多穿两条裤子,也是一样的。

  赖嘉欣这样安慰自己。

  “姑姑,这是徐奶奶送过来的。”

  第二天下班回来,赖嘉欣看着厨房里多出来的一篮子菜,其中的莴笋是她家菜园里没种的。

  “好,我知道了。”

  赖嘉欣点了点头。

  又跟孩子们说了是谢礼的原因。

  “这样啊。”

  禾苗听了若有所思。

  “那以后还会有人来找姑姑借衣服吗?”

  “可能会吧。”

  “但姑姑也不是谁都借的。”

  赖嘉欣正在洗手擦手,嘴里随口一说。

  “新衣服不借。”

  谷雨突然出声,手还指了指自己的衣..脖子。

  里头穿的是赖嘉欣给她们做的毛衣。

  赖嘉欣:面板出品的怎么就不是她做的呢。

  “对,不借。”

  “我们谷雨真聪明。”

  捏了捏她的小脸,赖嘉欣笑着赞同。

  “要是姑姑不在家的时候有人来,你们不用应什么,等我回来再说。”

  “不管啥事。”

  稍微讲究点的也明白这个道理。

  “好。”

  禾苗应道。

  “正好,今晚我们再炒个莴笋吃。”

  视线瞥到篮子里的菜,赖嘉欣觉得刚好可以换个口味。

  莴笋她不怎么吃,所以就没特地种。

  菜园里多是她喜欢、常吃的菜。

  偶尔吃些别的也不错。

  她这么一说,孩子们也行动了起来。

  饭早就煮好了,就等赖嘉欣回来就可以炒菜吃饭了。

  削皮的削皮、切菜的切菜,几人合力之下,晚饭很快就端上了饭桌。

  “还挺好吃。”

  赖嘉欣夹了一筷子莴笋片到嘴里,满意地点头。

  炒莴笋也挺受孩子们喜欢。

  接下来几天的饭桌上怕是少不了它了。

  至于春秀口里说的爱干净也不是假的。

  过几天还回来的袄子的确有好好爱护。

  之所以晚了两天送回来也是才等到太阳大一点的日子。

  洗好晒干才好还回来。

  另外还给谷雨她们带了几颗糖。

  成功收买了几个崽。

  赖嘉欣下班回来后才知道这回事。

  徐大妈还专门说了声,说是春秀知道她在上班,就没多留。

  不然应该当面还给她的。

  赖嘉欣也回了句“没事,不能耽搁人家白白等着,转交就够了,而且她也太客气了”。

  徐大妈送的一篮子菜已经是借礼了。

  两人又客套了两句,见徐大妈离开,赖嘉欣才拿着衣服回房。

  “姑姑。”

  禾花举起手放到她面前。

  赖嘉欣摇头,拒绝了她们分享的水果糖。

  目前奶糖成为了赖嘉欣的偏爱。

  水果糖她不爱吃了。

  轻甩了两下干净的红袄子,心里对春秀母女俩的印象又好了两分。

  不过这次就没有把它再压箱底,而是收进了柜子里。

  拿取也方便。

  等再遇到这样的情况,要是上门的人跟徐大妈一样和她关系好、是不方便拒绝的人。

  且也像春秀母女这般讲究,她也不介意帮回忙。

  女孩子一辈子几乎也就这一次的事。

  收拾齐整好看点,赖嘉欣完全能理解。

  举手之劳。

  当然,要是不符合前提条件的,赖嘉欣会直接让她们滚的。

  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少来烦她。

  ……

  年关将近,赖嘉欣要去参加一回乔迁宴。

  两辈子都算得上是头一回。

  也是第一次带着禾苗、谷丰他们去县城。

  为此特地在这天休了假。

  一家七口准备坐村里的牛车去。

  她那小自行车可载不下这一家子人。

  在秋收最忙的时候,临溪大队终于分配到了一头牛。

  当时整个大队都欢喜了好多天。

  甚至有人晚上不睡觉守着牛在。

  早上早早起来就是为了看它一眼的人更是多得很。

  就跟看宝贝一样。

  谷丰他们就是后者。

  那股新鲜劲维持了一个多星期才结束。

  就连照顾牛的这个活,村里人都争了半天,让赖嘉欣真长了见识。

  不过也的确,这年头,一头牛真的是宝贵的公共财富。

  最后,还是大队长陈有力拍板,让以前就养过牛的王老三照顾。

  老三不是名字,是在家里排行老三。

  只是这个名字叫惯了也就这样了。

  现在地里不忙的时候,每个星期的周三和周日王老三有时会驾着牛车往返县城一次。

  坐牛车的大人一人一分钱,算是大队的一个创收。

  也便利了大队里的人。

  起码有事要出门的时候方便了不少。

  当然,也不是就一两个人也跑的。

  钱的事不说,还心疼牛呢。

  这也导致了,大队要是谁想去县城,都会先约伴,看有没有人一起。

  赖嘉欣这次没有约。

  毕竟她一家子七人这个数也达标了。

  在王老三驾着牛车到村口时,离得近的几家就听见了。

  在门口张望的禾叶更是跑回屋里喊。

  “姑姑,车来了。”

  赖嘉欣都已经收拾好了,听到这把堂屋门一锁,就领着自家几个崽出门了。

  把院门关上,就朝着前面不远处的牛车走去。

  “王三爷爷。”

  “王三叔。”

  谷丰他们喊了一声,就上去占座了。

  最前头,牛屁股后面最暖和,就是味道也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六十年代供销社,懒虫端上公家饭,六十年代供销社,懒虫端上公家饭最新章节,六十年代供销社,懒虫端上公家饭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