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屋右边建房时隔成了里外两间,里间现在是禾苗她们三个孩子的房间,外间放了些东西还没收拾好。

  等再过两年,倒是可以让女孩们住里间,男孩子住外间。

  赖嘉欣一边看一边内心规划着。

  要知道谷丰她们直到目前都是跟爹娘一起住的。

  短时间还好,长时间赖嘉欣觉得肯定不行,她习惯一个人睡来着。

  穿过堂屋,左右还有两小间房,左边是厨房,右边是杂物房。

  后院倒是前院的两倍大,右边角落是厕所,厕所门正对着杂物房的墙面。

  左边角落里有一口井,是因为住在村口,离横穿村子的小溪有点远才特地打的,当时花了不少钱。

  也是由于住在村口,当初这边住的人家还没现在多,四周的院墙足足垒起两米高。

  墙上还扎了许多原身丈夫好不容易才弄到的碎瓦片和玻璃碎片。

  安全等级倒是不错。

  不过让赖嘉欣最满意和松了一口气的则是厕所。

  是仿着城里做的可以冲水的,虽然是手动版冲水。

  用破缸子和平整的大石块改造的,跟旱厕比起来好了不止一点两点。

  旁边放了个破旧木桶,装的生活污水,倒是循环利用了起来,不浪费。

  加上有条件时就会熏艾,因此味道倒是微乎其微。

  赖嘉欣心里不由庆幸。

  这还是原主怀孕后,大着肚子上厕所不方便,原身丈夫特地改的。

  再次祝福她们,这也是她唯一能做的了。

  整体上,赖嘉欣对于自己往后居住的地方还是比较满意的。

  在村子里也算出挑了,不说内里,光看外表比上不足比小却有余。

  至于之前说的收拾屋子,倒也不是说脏,而是前两天禾苗她们从家里带过来的东西要规整一下。

  为了让三个孩子在临溪村、不,现在是临溪大队,能好好生活,首先就得想办法解决户口问题。

  毕竟这可关系到最重要的粮食问题。

  再一个,光靠三个年幼的孩子和嫁出去的原身根本保不住家里的房子。

  可以说在原村子里无亲无故的,至于孩子外祖家那边,在随着孩子娘去世后来往就少了。

  在面对可能要接手的负担更是避之不及,似乎没有这门亲戚一样。

  好在,临溪大队村支书的侄女是嫁到原身娘家那边,家里闹矛盾要分家,正愁房子的事。

  原主他哥就想着作为交换,将孩子的户口落到临溪大队。

  靠着维持得不错的房子,这场交易自然是成功的。

  原主按照他哥的交代,还置换了自家房子旁边的一间垮了一半的茅草屋及地基落到禾叶名下。

  等以后禾叶到了结婚的年纪,建个小两间土房完全没问题。

  姑侄还能互相照顾。

  对此,赖嘉欣只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为了孩子,原身哥哥真的考虑得已经很全面了。

  而房子原有的可以用、能带走的自然都带了过来。

  比如厨房的灶台里多出来的另一口锅、烧水的水壶也多了一个。

  还有禾苗她们现在睡的床,里间里的一个柜子、一个箱子。

  都是带过来的。

  家里的东西多了一些,多少是要收拾下的。

  参观完整个院子后,赖嘉欣重新回到自己的房间。

  因为原身丈夫是家具厂工人的缘故,家里倒是不缺基本的家具。

  里墙摆放着一个立柜,旁边是一个大衣柜。

  衣柜上方还有两个木头箱子,跟原身丈夫特地打的大衣柜不同的是,立柜和箱子都是原身的嫁妆。

  离立柜距离一米位置处是一张拼接在双人床旁边的单人床,其外三方都打了围栏。

  是为了防止小孩半夜掉下去。

  双人床旁边、正对着门的方向摆放着一张桌柜、一把椅子。

  这些就是整个家里最重要的大件了。

  房间只有一扇窗户,正对着前院,上面没有玻璃,只糊了纸。

  之前取下的草席挂在了旁边的墙上,在睡觉时可以挂上,起防风、遮蔽视线的作用。

  墙角还放了个大木盆,是刚刚擦身子的木盆三倍之大,那是原身用来洗澡的。

  赖嘉欣扫视了周围一圈,对每一样物品的熟悉感渐增。

  原身留给她的记忆仿佛融会贯通了一般,不再是虚浮的。

  顺着记忆的方向,赖嘉欣打开了立柜。

  立柜通过中间的两个抽屉划分为两大层,上层放着自家最厚的一床棉被。

  中间有一个是带锁的抽屉,赖嘉欣取下脖子上挂着的钥匙,打开了抽屉。

  里面放着个木盒子,里面正是家里最珍贵的积蓄。

  推开嵌入式的盖子,映入眼帘的是一本户口本,三样银首饰,以及一些规整好的钱票。

  三样银首饰分别是一对银镯、一对银耳环、一枚银戒指。

  银镯是原身的娘给她打的嫁妆。

  戒指是她娘自己的,去世前留给了她。

  耳环则是结婚时,丈夫送的。

  飞快掠过前面这些,赖嘉欣看了一眼关上的门,然后就开始数钱。

  虽然记得数目,但是这个时候的钱她可没见过呢。

  一张、两张、三张......一共一百零五块,以及几张票据。

  一百零五块中里有八十块是家具厂给的慰问金,十块是原身丈夫的同事凑的。

  剩下的十五块才是家里今年好不容易才攒下来的。

  前几年的钱拿来买粮食都紧巴巴的。

  要不是银首饰不值几个钱,且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粮食,家里暂时没用上,早就拿去换粮了。

  记忆里原身还提过,但被丈夫拒绝了。

  说是留一个念想。

  一直到今年,家里才攒了一点。

  本来放在外面的还有一些钱,可两场身后事办下来钱包已经空空如也了。

  粮食也少了一部分。

  至于为什么家具厂会给慰问金,则是因为原身丈夫是在厂里出的事。

  是在帮忙搬家具的时候没站稳,又被落下的家具砸了一下头,还没送到卫生所人就没了。

  厂里这才有了这一表示。

  而没站稳的原因,厂里的代表没细说,可是原身心里大概清楚。

  得了浮肿病的人哪里还有什么力气。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六十年代供销社,懒虫端上公家饭,六十年代供销社,懒虫端上公家饭最新章节,六十年代供销社,懒虫端上公家饭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