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子修确实有些头脑,他帮三皇子想出了一个“藏兵与佛”的策略。

  这个年代,佛教盛行。

  比如已经覆灭的南朝,就十分推崇佛法。

  最严重的时候,皇帝都吵着闹着要出家,还要朝臣们花重金赎买。

  北地虽然不像南朝那般疯狂,却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寺庙与僧侣。

  太后、皇后等后宫女眷,不管虔诚不虔诚,都会修个小佛堂,弄串念珠,隔三岔五地烧个香。

  上行下效,官眷们也都喜欢礼佛、拜佛。

  只京畿地区就有大大小小的寺庙十几个。

  最大的寺庙,比丘、僧侣等,有数百人。

  这些人,不事生产,不纳赋税,不服徭役。

  偏偏还占据着偌大的土地。

  贾易就很看不过眼,叱骂这些“出家人”是蛀虫。

  他提出了灭佛的政略。

  其实,这一点是符合圣人的统治利益的,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

  但,贾易总是有个老毛病——太极端、太迫切。

  古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

  贾易呢,却喜欢大刀阔斧、风风火火。

  政令是好政令,却容易好心办了坏事。

  丈量土地、清查隐户是如此,灭佛更是如此。

  前者损害的是世家、权贵的利益,后者则是连市井小民都在痛骂。

  百姓们就是想拜个佛,寻求一下心灵寄托,贾易都他娘的不允许,这也太过分了啊。

  简直就是民情激愤啊。

  圣人再次无语凝噎。

  他现在的重点打击对象是世家。

  而不是如同贾易这条疯狗一般,对所有人都进行无差别的攻击。

  圣人担心会横生枝节,破坏了他的大计,只能驳斥了贾易的“灭佛”倡议。

  所以,京畿以及整个大周朝,还是处处寺庙,躲在寺庙里的人,则数以万计。

  萧子修便看出了其中可以动些手脚——

  “把部曲等都安排在寺庙里,他们是‘僧’,不是兵。”

  每个寺庙藏个二三百,十几个寺庙就能藏个三五千人。

  三千兵马,搁在西北、辽东的战场上,根本不算什么。

  但,在这京城,已经能够发动一场宫变了。

  当然,三皇子不会搞什么政变。

  他的母亲是宠妃,他是父皇的爱子,有圣人做靠山,他只需乖乖听话,等着圣人传位于他就好。

  他会暗中豢养私兵,不过是防患于未然罢了。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嘛。

  比如当下的京城,五皇子蠢蠢欲动,二皇子虎视眈眈。

  八大勋贵暗中调兵遣将,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到来。

  三皇子必须有足够的武力用以自保。

  否则,二皇子或是五皇子真的动了,他们进宫之前,先分兵去三皇子的燕王府一同砍杀,三皇子就只有等死的份儿。

  三千“武僧”,就能在动乱中保住燕王府。

  “阿娘,京城大乱在即,您回去跟子修说一声,让寺里的人,想办法进城吧。”

  面对自己的母亲,萧昭仪没有了在皇帝面前的温婉娴静,她面容冷肃,眼底闪烁着勃勃野心。

  其实,如果仔细看的话,她这副孤傲冷漠的模样,与赫连珏十分相似。

  萧昭仪甚至比赫连珏更多了几分老辣。

  “是!”

  萧母虽然是做母亲的,但君臣有别,她在萧昭仪面前,还是非常的恭敬。

  再者,萧昭仪二十多年前就被掳走,母女分别这些年,彼此间也没有多么深厚的感情。

  唯一能够维系双方的,只有切实的利益——

  萧昭仪是宠妃,她的儿子是圣人属意的继承人。

  萧氏作为南朝的小氏族,想要成为顶级世家,就要靠萧昭仪母子!

  所以,对于萧昭仪的命令,萧家上下,百分百的听从。

  ……

  三皇子的燕王府在召集“武僧”,五皇子也没有闲着。

  他自己母族不显,但他攀上了永昌长公主啊。

  永昌的公主府,只亲卫就有一千五百人,绝对是公主中的最高配置。

  另外,永昌还暗中豢养了许多部曲、死士。

  只这部分人,就有三四百。

  除此之外,永昌还效仿西汉的那位吕太后,豢养了许多靠山妇。

  这些妇人,个个膀大腰圆,力大无穷。

  每人一根捣衣杵,一哄而上,只七八个人,就能把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活活打死。

  想当初,永昌的第三任驸马不做人,背着永昌偷偷养了外室。

  永昌二话没说,直接带着一群靠山妇杀了过去。

  也就是永昌没有起杀心,否则,那个贱男人和外室,都要被乱棒打死。

  还有上次的贾易,也被靠山妇结结实实的揍了一顿。

  整个新年,他都没能下床。

  其凄惨程度,真是让一众仇敌欢欣鼓舞、拍手叫好!

  可以说,永昌也就是没有谋逆的想法,否则以她手中所掌握的武力,足以在京城搅动风雨。

  “那是过去!以前我以为阿圭还是我的好阿弟,结果呢,他早已成了‘圣人’。”

  张口天下,闭口大局!

  啊呸!

  她堂堂长公主,先帝唯一的掌上明珠,现在却被个布衣出身的狗官如此折辱,还险些把唯一爱女的性命都搭上了。

  圣人居然还要让她“忍”!

  她忍不了!

  也不愿意忍!

  所以,她把南陵许给了五皇子。

  她固然要给五皇子一定的帮助,比如赫连宗室的支持,再比如钱财、人脉等。

  但,永昌也从五皇子那儿得到了“名正言顺”。

  皇子清君侧,似乎更合乎情理,也更能让世人接受。

  她一个出嫁了三次的长公主,若是扯旗造反,好像就不是那么的稳妥。

  再者,一旦自己真的出了头,那就是覆水难收。

  将来若是失败了,可就再无挽回的余地。

  还不如躲在五皇子这个便宜女婿后面,只是摇旗呐喊,却不是真的参与其中。

  如此的话,永昌就是进可攻、退可守!

  总给自己留了后路。

  五皇子:……无所谓了!

  都是赫连家的人,谁不是有八百个心眼子?

  不过是你利用我、我利用你!

  至于谁能赢到最后,就要看个人的本事,以及老天的安排了。

  五皇子压下自己的小心思,从长公主那儿借了两千兵卒。

  加上他楚王府的亲卫,竟也凑够了三千人。

  还要二皇子,他弄到的兵马最多,足足五千人。

  大战,一触即发!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流放王妃靠种田造反,流放王妃靠种田造反最新章节,流放王妃靠种田造反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