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们等了好久的榜单终于出来了。

  一千两百三十人,中了一千人。

  剩余的两百三十人实在是不过关。

  这一次考试,考的东西都非常基础,因为处于一个极度缺人的状态,只要能留下基本上都留下了。

  榜单粘贴了两份。

  一份粘贴在县衙外面,在光滑的外墙上用浆糊把红纸贴上,还剪了一些纸花装裱的很漂亮,

  很隆重。

  以此来向城里的百姓显示读书的好处,让他们愿意去把孩子送进学堂。

  而却没有什么人来看榜。

  因为另一份榜单直接被官吏带到了城外的大营。

  直接按照名单将三榜分成三堆。

  发放不同的证明,并询问是否有其他的志向。

  如果有想从事其他的工作,县衙里会很开明的帮忙安排。

  如果没有,则直接按照榜单分配。

  甲榜百人最为得意,个个喜笑颜开的聚成一团。

  他们不仅成绩最好,

  日后发展的机遇也不一样。

  常言道宰相门前七品官,可见平台和机会是很重要的。

  而甲榜分配到各郡治所县衙,

  自然要高人一等,

  机会更多。

  而乙榜四百人,分配到各处县衙,也是很令这些寒门出身的书生很高兴,有了从政的机会。

  丙榜六百人,则不能从事县衙处理政事的工作,而是进行专业培训,从事劝农,督工,等专业工作。

  也算是不错吧,但是丙榜六百人多少还是有些遗憾。

  开心也有,遗憾参杂。

  真正开心的纯粹的不多,王朴是一个。

  他爱读书,也爱种田,为人又朴实,

  劝农官的工作,既合他的兴趣,也合他的理想。

  将农业技术,律令宣讲给乡间百姓,

  督促指导他们,并带着大家一起劳动致富,靠汗水获得幸福生活。

  而表示遗憾的则是剩余的两百三十人。

  他们心里只有失落了,个个垂头丧气,好似霜打得茄子。

  但是他们心里也明白自己的才学到底怎么样。

  所以只有遗憾和惭愧。

  毕竟王朴这样的半部诗都中了,还处于丙榜前列,可想而知这些没中的,估计也就是勉强认字。

  或者里面有一些别家的学生,不通五经。

  不过虽然失望,但是并不绝望,还有机会。

  这些人基本上都报名了支教,有官府供给食物,书籍,只需要再埋头教学,顺便苦读一年。

  这次考试的试题难度大家都看的出来,只是苦于无书可读,才不能中。

  苦读一年,说不定能中甲榜,

  今日的不中,

  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官吏分好榜,四方人各自带进城,城中分好了地块,建了一些大通铺作为他们的宿舍。

  甲榜的按照成绩和意愿,进行分配,四个郡,一个治所分二十五人。

  乙榜的同样是直接用船送往各县,由各县衙进行培训和任用。

  丙榜与不中榜的人反而得以留下,接受各科的培训,以及教学的培训。

  忙活了一天,太阳西斜才忙完了工作。

  随后解散自由活动。

  辛方正找到王朴互相道喜。

  辛方正自然是中了,虽然他不是儒生,但是面对这样基础的考题,还是表现的比王朴好,中了甲榜。

  本来辛方正不打算留下,想参加下一次的法科考试,这才专业对口嘛。

  可是领了董良的书就得给董良干活,想参加考试,就得先去支教。

  毕竟书和粮食不是白送的啊!

  可是辛方正自从领了书以后就不愿意再出去做事等待了。

  面对南昌县衙这里浩如烟海的藏书,实在让他的心痒痒。

  出去工作多少要影响他的读书活动。

  因此中了甲榜就中了,不用再费劲准备下一次的考试。

  又因为成绩优异,可以留在南昌县衙,如此一来,既近水楼台先得月,又有很多时间和精力,可以钻进南昌县的书窝里。

  这里不仅有法家的书籍,百家云集。

  就在县衙培训学院的图书室里。

  而且这些书都有雕版。

  如果想要更多的收集,除了县衙免费发的,也可以自己花钱买,反正也不贵。

  毕竟是批量生产的。

  辛方正以经打定主意好好工作,好好读书。

  再也没有以前的那种心不在焉吊儿郎当的自傲样子。

  因为王朴中了丙榜,得偿所愿,所以家里做了两个好菜,要庆祝一下。

  正好辛方正也没地方去,这么些天来也和王朴混熟了,就要一起去王朴家里看看。

  王朴道:“我家里饭菜朴素,还没有军营里的大锅饭好吃,你可不要嫌弃啊!”

  辛方正笑道:“讨个喜气和吉祥,不在意饭菜的口味。何况白吃谁不高兴啊!”

  王朴对辛方正的混不吝也习惯了。

  王朴带着辛方正等着自己大哥从县衙出来。

  天色已经不早了,县衙里的工作也结束了。

  很快就等来了王淳。

  王淳总是一脸微笑,拎着一个食盒从县衙里出来。

  笑着就说:“咱爹的手艺实在太差,我花钱请县衙的大厨帮忙搞了几个菜,咱们回家好好喝一杯,大厨也向我道喜呢!”

  王朴笑着接过食盒,又介绍辛方正给王淳认识。

  王淳吃了一惊:“呦,原来你就是辛方正,辛兄啊!久仰久仰,请到我家一叙,一醉方休。”

  三人一起走,辛方正还是好奇的问:“王兄何处知道我的名字?”

  王淳笑道:“昨日诸葛长史还说,明明是一五经考试,偏偏半篇法家思想,就是您老兄了啊!”

  原来辛方正是学法家的,虽然涉猎过五经,但是后面的思考题却都是按照自家心意随便写的,自然流露的都是法家的思想。

  不过诸葛亮不是一个迂腐的人。

  看他回答的合情合理,也很有才华,并没有因为是用了别家的学术,回答了问题就给他废黜。

  而是按照同等的,公平的给辛方正评了分。

  辛方正很有才华,反而凭借不走寻常路的思考题得了一高分。

  三个人往城外走,来到了王朴的家里。

  王老汉正坐在院子里摆弄一堆工具。

  王朴因为住在大营里备考,有段时间没有回家了,见到王老汉还很诧异。

  “爹,你这是在干什么?”

  王老汉身体还很健康,只是头发有些花白,站起来看自己儿子带着好消息回来。

  正起来,发现有客人。

  “额,这位客人是?”

  王朴道:“爹,这是辛方正,甲榜的考生嘞!”

  “哎呦呦,了不得啊!这是要做大官的郎君啊!”

  “快请,快请!”

  王老汉带着大家进屋。

  屋里很简单,但不凌乱,很宽敞,反正乡下盖房子,基本上想盖多大盖多大,毕竟现在人很少。

  大家坐下,王淳打开食盒,一个鸡,一个鱼,几个小菜。

  本来是王家父子吃肯定是够的,加上辛方正也差不多,但是王老汉却不满意。

  “你呀,怎么这样小气,就准备了这些东西。快去,将我院子里挂的猪腿取下来,再多做些。”

  王老汉对辛方正说:“这猪腿是年前诸葛长史清缴附近的野兽,杀的野猪,把猎物分给百姓。我这里分了一条猪腿,就是硬了点,我也不爱吃。自家做饭,没有官衙的厨子做的好,招待不周啊!”

  辛方正连忙道:“哪里,哪里,不必动用猪腿,这几日吃的多,积食,现在的饭菜已经很丰盛了。”

  王老汉笑呵呵的摇摇头。

  “还有别的客人要请嘞。”

  然后就招呼王朴去将邻居,就是刚分来的蛮族一家三口请过来。

  王朴笑道:“不曾想,几日不见,爹你和新邻居相处的这样好。”

  王老汉笑道:“官府有了新政,要是地里收成好,有奖励嘞。如今我两家合作耕地,休戚与共啊!”

  “官府还说,要是能指导的山上百姓种的地好,更是多奖励一份。让南昌县的人看看,我王老汉的种地手段,哈哈。”

  王朴笑着去请了隔壁的一家。

  隔壁一家夫妻两个,都是壮年,带一个青年儿子。

  不一会儿,就回来了,一进来就看见王老汉和辛方正聊的很开心。

  “邻居一会儿就来,你们聊的什么,这样高兴?”

  王老汉道:“随口谈谈官府的政令,这一次是真碰到青天了啊!贤人啊!我从中原流离到这大江以南,未曾遇到过这般爱民的官啊!好官啊!”

  王朴又问道:“爹,你那门口怎么那么多的木匠用的工具啊?你不是不会木匠活吗?”

  王老汉笑呵呵的,漏出来还很齐整的牙齿。

  “不会可以学嘛,活到老学到老嘛,官府里董先生说的话。”

  又扭头对辛方正说:“如今官府有专门的人,来教导我们,学罢种田,有余力可以再学别的。我种田种的好,自然有余力,就打算学些木匠活。”

  王老汉有些得意。

  “城里经常会招工,干几天不算是徭役,给发工钱。教手艺还不要钱。尤其是说,要是谁能研究出来新工具,官府查验有用的,立马给赏千钱。要是能造出来有大用的工具,还给封爵呢!”

  “小老儿两个儿子都吃上了官家的饭,我却不要他们养,等我学的好了,指不定要当他们的上司呢!哈哈哈哈。”

  王老汉充满了乐观。

  几十年的经历,南北的迁移,不乐观活不到现在这样,还风生水起呢!

  王老汉对着儿子和辛方正说些肺腑之言,殷殷嘱托:“这官衙是真的爱百姓,我的儿子愿意去为官府效力,别人的儿子愿意给官府打仗。”

  “不像在中原,男子都要投靠富家,女子要给别人为奴,全家受人欺凌,官府还要搜刮欺压。”

  “在中原大家都宁可做逃户,在这里,大家都愿意听从官府的调遣,愿意给刘使君拼命。这样一比较,情况已经一目了然了啊!”

  “我王老汉识字不多,但是眼睛却看的分明,一面百姓对官衙恨之入骨,一面百姓愿意给官府献上生命。你们好好的跟着刘使君的步子,老老实实的效力,哪里还要忧愁将来干不成大事,立不了功业呢?”

  窥一斑可见全豹,从王老汉一家的遭遇和想法,怎么能得不到豫章四郡百姓的想法呢?

  辛方正也是忍不住在心里感慨。

  这是一块充满希望的土地,刘备来这里半年不到,却已经得到了这些百姓的支持。

  虽然要成大事往往需要的是世家的钱粮,但是在豫章四郡,一来是大户毕竟不如繁华之地,根深蒂固。

  二来,真正得到百姓的认可,才有劳力,才有兵源,这样的主公,这样的民情,何愁大事不成呢?

  辛方正也算是见多识广,各地虽然也有似乎贤德的长官,但也不过是与民休息。

  而真正的费尽心思去帮助百姓生活的,却是一个也没有。和平事情如此,更不用说如今群雄争霸,百姓都是棋子,谁还会在意这些韭菜呢?

  辛方正是法家人,本质上也是追求功业,把百姓当做棋子。

  但是他们很清楚的知道,要怎么样去运用民力来让主公获得利益。

  而无论怎么驱使,当百姓自愿去跟随,去出力的时候,这样的大势,就已经成了。

  辛方正对这个新官府充满了信心。

  很快,邻居带着山里的一些皮子作为礼物,两家人带辛方正,一起快快乐乐的庆祝了一番。

  因为带着山里百姓一起耕作可以获得好处,官府也支持大家共同生活,平等相处。

  汉家百姓也没有歧视这些有纹身的,而这些纹身的百姓,也因此过的毕竟舒适,也愿意在山下扎根。

  庆祝完后,接下来是大培训阶段。

  因为时间关系,董良要求必须在十五天内结束培训。

  让这些人全部走上岗位。

  别的还好说,尤其收到重视的是农,工,医三类。

  因此在大宅子改建的学堂里,每天让这些人闻鸡起舞。

  王朴每天按照新编撰的《豫章农书》进行学习,同样是佐以老农之经验。

  王朴因为自家父亲就是种地的好手,吸收的快,反而成了班级里的先进。

  工学的学机械制造和算数,医学的则每天参与动物解剖。

  辛方正这样的一头扎进书堆里,总之是十分充实的生活。

  (昨天第一次二合一,效果不错。因为我要五百均订,那么两更一天要有一千订才能达到,现在一更只需要五百订就可以。而我的追定只有一百多……不过二合一导致一天只更新一次,据说会少一次更新的曝光。不过现如今也只能这样尝试了。多谢大家支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最新章节,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