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臣换一种方式来讲...”

  “大汗觉得天山的所有权是元帝国的,还是窝阔台,察哈尔三部共有的?”

  忽必烈脸色一僵...

  “天山的所有权当然是本汗的...”

  “至于察哈尔和窝阔台,哼,竟敢不臣服本汗...”

  “他们也就是离本汗太远,要是离得近。”

  “本汗把屎都给他们打出来...”

  刘秉忠轻轻说道。

  “那大汗怎么不去打?”

  “难道大汗对于做蒙古的第二位秦始皇不感兴趣?”

  听了这话。

  忽必烈很愤怒...

  这个狗日的...

  本汗的情况你比谁都了解。

  劳资要是能打会不去打?

  人家其他几个汗国也是成吉思汗嫡系子孙...

  我自立为汗已经得罪了很多蒙古部落了...

  现在所分裂的这么多蒙古汗国就是本汗的锅。

  再去打...

  他们怕不是会联合起来搞我...

  面对刘秉忠的问题。

  忽必烈很干脆的结束了这个话题。

  同时心中不断的安慰自己。

  要不是看在这个刘秉忠曾经帮助过自己,还有着太子太师、元朝上柱国、常山王等元朝开国三公的诸多身份在。

  劳资绝不会让他有好果子吃...

  哎,本汗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大度了。

  一定是所谓的的儒家文化搞的鬼...

  嗯。

  是这样的。

  ......

  清朝。

  看到秦始皇封禅的举动。

  乾隆也一阵无言...

  封禅可是对自己功绩的一种证明。

  按照乾隆对自己的理解。

  他的功绩至少足够封两次禅...

  只可惜。

  泰山自从赵恒之后就臭了..

  元明都没皇帝乐意去...

  那真是狗都不去。

  可怜他乾隆千古一帝。

  连封禅都没地方封...

  只能被迫整日在皇宫吟诗三百首...

  留下自己一世美名。

  ......

  对于秦始皇的封禅之举。

  诸皇帝心态各异。

  没有人知道秦始皇的第一次封禅究竟经历过什么。

  很快。

  大家眼前的内容开始变化。

  【然而,嬴政的一腔热血再次受到六国学者的冷漠。】

  【依例,封禅的大典需要儒生来主持完成。】

  【而那些六国学者的儒生们,听到嬴政要在泰山封禅的想法时。】

  【并没有立刻准备封禅所需的礼仪及仪式...】

  【那些儒生们喋喋不休的争吵了数日...没有一人将嬴政放在眼里。】

  【等到封禅的日子已经临近。】

  【儒生们依旧没有任何准备,只是争吵,争吵那些百无一用的细枝末节。】

  【嬴政心中清楚,这是六国学者们最为无声的抵触。】

  【愤怒的嬴政最终决定,不需要儒生主持这场大典。】

  【甚至不需要任何儒生的陪同...】

  【嬴政靠着自己的诚心登上了泰山的山顶。】

  【并在文武百官的陪同下在泰山山顶完成了祭祀...】

  【自始至终,嬴政的愿望都很简单。】

  【他希望自己的帝国长命百岁。】

  【他希望六国的子民可以心归一处。】

  【封禅大典完美的结束了、】

  【然而在下山的时候。】

  【一场意外发生。】

  【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淋湿了整个封禅的队伍...】

  【当嬴政一脸疲惫的回到巡游的车队里时。】

  【六国的儒生学者们看着嬴政狼狈的身影...】

  【居然大声的讥笑起来。】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当着秦军将士的面。】

  【六国的儒生们丝毫不顾忌自己的嘲讽神色。】

  【这是一次面对面的羞辱...】

  【他们那狰狞的表情就如同恶魔。】

  【深深的刺痛着嬴政的内心。】

  【愤怒的嬴政把手放在了自己长的天子剑上。】

  【只要利刃出鞘,只要嬴政一声令下,成千上万的秦军将士们便会将这些儒生们千刀万剐。】

  【然而,经过剧烈的挣扎..】

  【面对六国的学者们,嬴政再一次选择退让。】

  【他没有惩罚任何人。】

  (史记记载:“博士不得用于封事之礼,闻始皇遇风雨,则讥之”。)

  【他依旧盼望着,能够以最完美的方式让六国接纳秦国的统治。】

  ......

  秦国。

  “砰!”

  嬴稷一拳打在了面前的案几上。

  “该死的六国学者...”

  “竟敢如此轻视孤的子孙...”

  “高傲?”

  “他们有什么可高傲的...”

  “真不知道这群该死的学者在高傲什么?”

  “在高傲他们的才华不足以救国吗?”

  嬴稷很愤怒。

  “朕的子孙有如此功绩,尚想着能够以最稳妥的方式让六国的百姓归心...”

  “朕的子孙有如此胸襟...面对你们的一次次挑衅,嬴政一再给你们机会...”

  “他们有什么资格嘲讽政儿,讥笑政儿...”

  “以失败者的身份嘲讽成功的人..”

  “他们的格局,配得上自己学子的身份吗?”

  “他们枉为学士!”

  看着六国学士的表现。

  嬴稷心中憋着一股怒气无处发泄。

  他只觉得自己的政儿举步维艰。

  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打下疆域容易,治理疆域太难了。

  尤其是在嬴政之前...

  没有任何的参照物。

  ......

  大唐。

  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二人看着这些儒生的举动。

  也提不起任何好感...

  因为大唐建国以来。

  他们父子二人也没少被一些大儒教训...

  两人倒不是说儒家毫无用处。

  对于帝国的统治。

  儒家肯定是出了大力的。

  但是。

  怕就怕遇到那些德高望重的腐儒。

  他们不但不能给你有用的建议。

  还对你各种掣肘...

  你要是不采纳他们的意见。

  他们就说你不尊重读书人,然后鼓动天下的读书人跟朝廷作对...

  你想打他们。

  他们求之不得用自己的生命换取自己的贤名。

  然后把你变成暴君...

  看到这里。

  李世民父子只觉得嬴政好难。

  因为想要改变儒生的观念,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不改变学者的观念。

  六国文化怎么进行统一呢...

  ......

  【然而,嬴政的又一次退让,却并没有迎来六国贵族们的感谢。】

  【嬴政巡游的车队来到韩国旧地“博浪沙”处的时候...】

  【遭到了袭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最新章节,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