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在奉旨跋扈,

  王九需要转变;

  一半是憋屈太狠!

  王九需要发泄。

  两者结合起来,曾圣仁就活该被打两个大耳刮!更是活该他被当成标本,当众一刀给砍了。

  这事让关心王九的沈有容,当时都吓着了。

  老将军一生征战万里,杀的人不知凡几!之所以吓得哆嗦,那是因为真的非常关心他王九:

  抛开其他不说,至少他最寄予厚望的儿子!已与王九荣辱与共。

  老将军当时的本能反应,肯定是王九完了,谁也救不了他!连说了三个你,王九也听懂了:

  你怎么如此冲动!你怎能如此自大!你怎么如此愚蠢!

  老将军没错,王九其实也没错,只是思维方式不一样。

  如果没有后手,王九当众斩杀一个未经定案的三品文官,那肯定死定了!要么现在跑回去造反。

  王九的后手不复杂,蛮直裸裸:所有岛上的文武官,都得给他背书!都得同时留下书面材料,一致证明曾圣仁…那是跟海盗分赃不均而被杀。

  当然,纪白已飞快去重写奏报去了!当纪白写完、王九润色,所有事件经过就有了一个模板。

  很体贴!其他人自己照抄一遍,署名用印、不用动脑。一份份详实的书面证明材料…也就形成了。

  不愿书面证明也行,那他也会被海盗所杀!或因与海盗分赃不均被杀。不拷打、不强迫、全凭大家自觉!就这么体贴又讲道理。至少,比背中三枪自杀更讲道理。

  自然,那些出具好书面材料的人,从岛上出去后?不管他们在岛上说得再好听!指定会半公开诉苦,甚至会满世界嚷嚷。

  这不要紧!

  有书面材料在手,又是奉旨成婚当下!朝廷得捏着鼻子先压下此事。至少,也得先晾个一年半载才好重新翻案!因为他们也就剩点“面子”。

  问题是一年半载后!那谁吃饱了撑的来翻案呢?

  物证全无!口供又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翻得动案的贵人眼里只有利益!若考虑到山东那么多官员塌方?让王九给他们陪葬至于吗!

  真想翻案的家属亲朋?一是翻不动;二是可能还得为赃官害臊!曾圣仁与海盗蛇鼠一窝,那可罪证确凿。三是,其他与海盗有勾结的官员,会自觉地拼命阻止翻案……

  奉旨成婚就是奉旨跋扈!这是沈有容与王九的思维不同之处。

  劳苦功高、皮岛犯忌、蒙受“恩宠”,别人会认为这时要低调!

  王九不同:老子低调够久了!这时不趁机多搞事?以后朝堂没有顾忌了!想搞事都搞不了。

  再说,东林给他安排奉旨成婚,可谓苦心孤诣!总不能好处他们全得了,自己净被关在京宅里低调吧?不搞事!对得起人?

  王九正想搞事,既然莫曾两货找上门?那还用跟他们客气!

  而且……

  有两个标本在此!他在京的日子才会好过。毕竟贵人要弄他王九,也得通过一条条狗不是?

  ……

  搞事的前提是不能把自己搞死!

  像今天这事,若换成久历生死的武将们,一开始就主导此事?他王九基本已将自己搞死!或万般无奈下,给自己套上狗链子。

  所以,当看到侯恂他们都踉跄地,被引导进指定场所后!王九还得赶紧处理事情。

  显而易见!

  大钦岛还另外存在一个,一个他与沈乃大都不知道的点!一个差点将他王九搞死的点。

  沈乃大没有隐瞒王九的动机!说明他是真不知情。

  沈乃大不知情,意味着沈有容、乃至登莱水师都不知情。

  说明啥?说明东林在大钦岛,存在一个监控登莱水师的情报点。

  不将这个点挖出来?不得不明天出发的王九,肯定还会有危险!王九先让人去秘密彻查……

  此其一。

  另有一件大事,也得及时处理:那就是违抗军令的问题。

  舰队返港是相当于救了他王九!否则他即使能与那伙人纠缠、僵持?才一艘战舰的王九,也永远不敢下海!陆战王九可以教水师做人,水面上大概率会反着来。

  但是,违抗军令就不行!这可是王九练军之始,契雪就反复给他上过课的观念!最后形成信念。

  王九印象最深的,是契雪讲的关于戚继光练兵的往事。

  戚继光初当蓟镇总兵时,发现当地士兵纪律涣散,战斗力低下。为提高士兵战斗力,戚继光决定进行次大规模军事演习。

  演习当天,突然下起大雨!士兵们都以为演习会取消,纷纷回营帐避雨。然而,戚继光却下令继续演习,并亲率士兵在雨中进行操练。

  士兵们看到戚继光以身作则、深受感动!自觉投入到演习中。

  而戚继光亲率士兵们,在雨中进行各种战术演练。雨中奔跑、跳跃、刺杀的战术,及队列军阵!竟练了整整三个时辰,直至完成所有课目。

  事后,虽病倒、病死一些士卒,戚继光自己也大病一场!但蕲镇的军纪军令从此焕然一新。

  戚帅事后曾对部将言:何谓强军?军纪军令方为根本。

  军纪所束、绝不容情!纵有天大理由、落泪情由?法无例外。

  军令所达,如山不移!纵然违令收益再大,遵令之损失再重?亦非违令理由!务必照罚照斩不误。

  王九一开始,对戚帅的军纪观点很认同,但对其军令不敢苟同。

  既然违令收益很大,遵令的损失也很大!干嘛不能变通?

  契雪告诉王九,戚帅部将也问过同样问题,戚帅的回复很简单:着眼一时,部将对;着眼长远,部将错得离谱。

  王九后来一想也就悟了:有坚定信念之人少终究太少!人性,本质上都有些偷奸耍滑。口子一开?理由、借口总会比办法多得多……

  举个极端的例子:两支数万大军对阵!双方总有炮灰部队。那么问题来了:谁愿意当炮灰部队?

  所以,何谓天下强军?就是把军令军纪融入骨髓深处的部队!怎样将其融入一支队伍的骨髓深处?

  王九没其他办法,可能戚继光也没有。唯有自始至终!不容任何例外!不因任何理由开口子。

  这也是上次麻漠…被结实打五十军棍!而他甘心受罚的真正原因。

  当日他接到九军令是:相机接应、救出东阳堡余部,从西边山林回国。一条很明确的军令!但麻漠却擅自违令了。

  他率部急行军潜到叶赫城下。打出了不错战绩!更对整个战局的顺利脱围,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因为他那五百人里有两百突骑。

  但这不是违令理由!

  之所以麻漠刚回来时,王九没处罚他?是因叶赫部一来就反复说情!若急于处罚麻漠?会让叶赫部生出其他想法。

  但后来找其他借口,狠打麻漠五十军棍!皮岛将士都会知道真正原因,警戒目的也自然达到。

  这次的情况很类似。

  皮岛护卫舰队接到的军令是:不受任何干扰!不惜一切将所有船只安全、顺利护送回皮岛。

  而皮岛的护卫舰最后离港,与登莱水师最先进港的战舰,前后错开的时间不足一个时辰。

  王九部确实不熟悉水战,但陆战中好的方面也一直在保持:

  每次出航,舰队都设有前哨、后卫、侧护。因此,航行中就不会有突然遇袭、全军覆没之危。

  这便出现一个必然的结果:登莱水师大规模进港!皮岛护卫舰队不可能无丝毫察觉。

  因为护卫舰队的前哨,与登莱水师的前队,错开的间歇不足半小时。如今的海船其实都极慢!半小时的航程也就十来里。

  睛空下、大海船、离水近二十米的桅杆、精挑细选的了望手!二十里外的黑点能分析出个大概。

  这便是王九一直在希翼的原因!多希望他们能违令回救自己,多希望有电话,或者电报也行!

  甚至都在暗骂自己!干嘛把军令搞得如此死板、严苛……

  当他们回来真救下他?王九想法却已变成军令如山、违令当斩!却又无法真斩,因为若是整支舰队的集体行为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最新章节,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