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他无数次想要走到河流的对岸,只是湍急的漩涡一次又一次的在河面浮现,飞溅起来的白沫中,有着过去的倒影,因为是影子,也就显得格外的虚幻。

  他这才理解什么叫做‘如梦泡影’。似乎不知自己该迈出左脚向前进一步,还是该迈出右脚后退,正在他等待之余,河水并已渐渐归于平静。

  这条河是栎阳的护城河,又有支流曲曲折折的汇入渭水,最远能一直流到黄河,直达渤海湾——齐国的领土。

  从始至终,张垣都不曾接到芷兰宫的任何消息,他认为这正是永安对张家的弃绝。

  期间姚贾拐弯抹角的问过一次,张垣并不待见姚贾,但他这回的态度比之前算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他大致意思是李斯和永安公主事务繁忙,无暇过问,若他们在栎阳有什么不妥,可遣人书信于他。

  姚贾这样说,便就告诉张垣一个信息——若他们能一直这样安分守己下去,嬴政也大概率不会再追问张家的罪责。

  这是一件好事。

  但张垣还是会不自然的面露担忧。

  “不知兄长心事未解。这样下去如何是好。”

  郑绸默了默,想起不日前嬴荷华亲自的召见了她父亲的事。

  她拨动了手中一株稻禾道:“令兄大病初愈,或许还不适应吧。”她续言,“春日天气好,我们可邀他一同到外,兴许心情会好些。”

  说来也怪,本来他们被迁出咸阳定然是时时刻刻受到监视,可秦国朝中并未有人限制他们的活动。

  张垣一向不喜欢多想那些无意义的事,他没再继续想下去。

  微风拂过郑绸耳边的碎发,他这才真正注意到她鼻梁上方的那颗很小的黑痣。

  好像他见过她?

  ——

  齐国的临淄也已退去了严寒,刚刚下过雨,雨水随着排水管道一路畅快的流走,通往王宫的正街上没有一点积水。支起的街铺整齐的排在两边,商户们一早就出发,赶往集市。

  初春时节,融融一派的春光,阳光下的雨水将商铺与街道都照得发亮。

  同样发亮的,还有后胜手中璀璨珠宝——金灿灿的黄金已经不稀罕,东珠皎洁若月已经不够润泽,沉香犀珍已然不能引起后胜的注意。

  一面完的金丝楠木雕壁,刻着鸟兽鱼纹,繁复的刻纹中间镶嵌了一块圆形碧玉,这块玉通体翠绿,没有一丝杂质。

  这块价值连城的玉壁竖面由陈平带来。

  李斯与姚贾很早之前就有密阁之人安排在六国,齐国自然不少,这为陈平的行走提供不少便利。

  后胜坐地起价的功夫与郭开相比,过之无不及。因在礼仪之邦的文化环境中沉浸多年,后胜与一般见利之徒不太一样。

  说话艺术就是其中一绝。

  春天也不尽然是温暖,临淄这些天下雨,天气自是寒凉。

  后胜年纪也大了,高冠厚袍,拥着深褐狐裘,他语调不快不慢,举手投足也是礼仪周王。

  “秦使所言我自然理解。荀卿当世之显圣,秦王力邀他入秦,自是荀子之幸。然而其故年痛失得意门生,心中恐多有郁结。况其今年岁已高,去秦之路遥遥千里,舟车劳顿,何以昭你我待圣之诚?”

  他这一番话抑扬顿挫之间,既不失掉自己对秦国多年的诚意,也不失掉齐国该有的体面,更是体恤荀子。

  陈平一点儿不像张良,这次虽是秘密出行,但陈平是主使。

  “荀子乃为赵人,虽三次为齐国祭酒,而后至楚国兰陵为县令。若非齐王鼎力相邀,何以至齐?”

  陈平顿了一顿,才缓言,“莫非你想效仿旁人?”

  这一句很快让人想到了韩安送韩非入质于秦之事。

  后胜的眼睛瞟了一眼玉璧檀木雕屏,从上面繁复的刻画中回过头,将手搁在肚子上。

  “秦使不用拿韩非暗示我,哈哈,我并不在意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丞相。不过,秦使以为老荀子真是这次密谈的关键?”

  陈平侧过头,抬手支起了这间客房窗户的一个小角。他随意的往下看了眼外边,又回过头,煞有其事,“丞相在齐国自有自己的运行方式,多年来很有成效。”

  后胜笑笑,颇为贪婪的摩挲着手心的一块翠石。“在你之前,不乏有来相劝,我为何要将这样一个天大的好机会白白送给你?”

  人的欲望之大都是相似,但所求之物又各有不同。

  后胜与郭开就不同。

  陈平将目光落在了他摆在后胜面前的奇珍异宝。

  重商之国,国人多赖货物之实际。

  “自然是因为在下所出之价比他人都重。”

  陈平经谁的手有了今日这个出使的位置,他早就调查得相当清楚。

  魏国衰落已久,陈平又是寒酸乡野之民的出身,这样一个人还敢口出狂言。

  后胜不免轻蔑一笑。

  陈平让人再抬上了一只箱子。

  仆人小心翼翼的将箱子的盖子打开——后胜顿时呆住了!一件绝无仅有的艺术品!

  这世上最好的水晶也不如它。

  一座半米高的九层宝塔,凹凸不平之处,都是浮雕的云卷草纹,最上方一颗直径十厘米大的珍珠,在东海之滨也属罕见!

  更为传奇的是,晶莹透亮的塔身在烛光的照耀下光芒四射,宛若银剑之光,它折射的荧光刹那间充斥了整个密室。

  陈平遣人轻轻转动那样器物的楠木底座,随着转动,宝塔还自然发出悦耳的韶乐,流光溢彩的七彩光芒加之韶乐相配,炫目璀璨令后胜几乎头晕眼花。

  后胜惊呆了。

  不说后胜,这件器物第一次从芷兰宫被抬到秦国正殿上的时候,所有人也都呆住了。

  “此物出自哪位工匠之手,何种能工巧匠能做成此等美物啊!”

  随着后胜的赞叹。

  仆人的手法是被训练过的,这一被陈平喊停,宝塔之乐当即戛然而止,不带一丝挽留的音乐忽然断在室内。

  这才是要人心里发痒。

  后胜要为自己方才的不屑付出一点代价——使他抓心挠肝,却无法低声下气的开口要求陈平再开一次。

  陈平自己知道自己这就是在贿赂人,他能将人心底最本质的渴望激发,加以利用,这就是他的本事。

  “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之物。”陈平悠然而道。

  他下一句就是要说:能抓在手里的,只有金银珠宝。

  都是人精,后胜眼睛一转,就懂了他的意思。

  “我可是知道你用三万金离间了楚王与项氏。难道阁下觉得老荀子就值此物之价?”

  他扫过被流光溢彩晃花了眼的后胜,陈平只笑了笑。

  “三万金何尝虚无。秦灭五国,府库之中奇珍异宝取之不尽。若此物之精巧之物,更不在少数。”

  陈平见后胜眯着眼睛看他,他顺势后退一步到宝塔一侧,给后胜让出一个恰当的位置。

  玻璃透彻的照出他修长身形,微微上扬的笑意也作脉脉诚恳。

  “荀子之邀在先。齐国临淄之涂,车毂击,人肩连成帷。丞相若为齐人考虑,不伤人和,不失天和。齐秦一体,丞相之得何止三万?”

  后胜没说话。

  十五日后,一个人果然出现在了稷下旧馆。

  所谓的“血气精力则有衰,若夫智虑取舍则无衰。”,那位被奉为圣人的荀子。

  当齐国军士将之团团围住,刀光剑影又一次出现在他的眼前。

  他淡然从容如斯。

  白发苍苍,垂垂老矣。

  九十年的人生,经历太多战事,长平之战,邯郸之战……

  看过太多生死,白起,范增,黄歇……

  韩赵魏楚燕已倒在秦的旗帜之下。

  他看到的更多是颠沛流离、背井离乡、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

  陈平见到荀子的时候,他一言不发的伏案写着什么。

  一个年纪四十岁左右的学生恭恭敬敬侍奉在侧。

  荀子白发苍颜,口齿也都有些不清,书简的手也因身体机能的下降而颤抖个不停。

  陈平并不知道荀子在很久之前来过秦国,他也不知道嬴稷当年和荀子说过“儒无益于人之国”。

  “你是何人?”学生问。

  陈平通过腰牌认出了这个学生——曾同与李斯在吕不韦门下共事的司空马。

  荀子对于他的到来最初有些惊讶。

  他又听荀子颤颤巍巍笑,“秦人没忘记就好。”

  直到陈平参与了嬴荷华和荀子的谈话,他才真正体悟到李斯为何对嬴荷华这般戒备。

  不单是行为,她脑子所想,也绝对非同寻常。

  荀子果然是真正的大师。

  只有他能够教出李斯韩非,同时也能教出郑国张苍。

  他流离一生,与混乱共存,从未失去期望。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最新章节,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