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圜志 第37章 朝纲剧变

小说:棘圜志 作者:月湾的莎菈 更新时间:2025-02-20 23:07:51 源网站:宝书网
  京城,皇宫。

  \"海上消息属实?\"嘉靖皇帝手持密奏,面色凝重。

  \"回陛下,千真万确。\"张居正躬身道,\"沿海各地均有奏报,言及诡异的铁甲船和海底异象。臣以为,此事已非寻常海寇可比。\"

  殿中气氛顿时凝重。六部九卿俱在,却鸦雀无声。

  最后还是严嵩打破沉默:\"陛下,此事或与倭寇勾结海商有关。臣建议,立即收紧海禁,严惩......\"

  \"不可!\"张居正突然打断,\"目前情况特殊,若贸然收紧海禁,反会打乱布防。微臣认为,应当立即派遣钦差,前往东南沿海调查。\"

  \"哦?\"嘉靖来了兴趣,\"爱卿可有合适人选?\"

  \"臣推荐......\"张居正刚要开口,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大事不好!\"一名锦衣卫百户跌跌撞撞冲进大殿,\"浙江...浙江沿海,突现诡异天象!\"

  大殿中一片哗然。锦衣卫百户跪在地上,浑身湿透,显然是快马加鞭赶来。

  \"详细说来。\"嘉靖皇帝声音沉稳,但握着奏章的手却微微发紧。

  \"回陛下,三日前,浙江沿海出现异象。天空中七星连珠,海面上竟有光柱冲天。更诡异的是......\"百户声音颤抖,\"据报,有渔民亲眼目睹海底升起古老建筑!\"

  此言一出,满朝震惊。兵部尚书马上站出来:\"这不可能!定是渔民眼花......\"

  \"等等,\"礼部侍郎突然开口,\"臣记得祭祀古籍中,确有关于'东海龙宫'的记载。传说上古时期......\"

  \"荒谬!\"严嵩厉声打断,\"朝廷大事,岂可谈及这等神怪之说?依臣看,此必是倭寇利用妖术蛊惑百姓,意图......\"

  张居正却若有所思:\"陛下可还记得,去年苏州师爷沈明轩上书,提及海上异动?当时我们都未曾在意,现在看来......\"

  嘉靖目光一凝。去年那份奏章他确实印象深刻,不仅记录详实,更附有大量图样和推演。只是当时众人都认为是天方夜谭,便搁置了。

  \"宫中太医可在?\"嘉靖突然问道。

  \"回陛下,太医院院使在此。\"一位白发老者出列。

  \"你与那沈明轩可有往来?\"

  \"回陛下,此人医术精湛,曾多次与敝院切磋。更有一套验尸新法,令人叹服。\"

  嘉靖点点头,正要说话,外面又传来急报:\"陛下!东南海防告急!福建水师统领求见!\"

  大殿铜门被推开,一位身着戎装的将领大步入内。他行礼之后,立即禀报:\"回陛下,属下巡海时发现,沿海多处水文出现异变。更有大量鱼群反常北窜,渔民纷纷逃离海边......\"

  \"这......\"嘉靖转向众臣,\"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朝臣们面面相觑。突然,一直沉默的吏部尚书开口了:

  \"陛下,臣以为此事非同小可。海防、漕运、沿海百姓生计,处置不当都将引发大乱。建议立即召开廷议,详细讨论。\"

  \"而且,\"张居正补充道,\"沈明轩既通医术,又擅破案,更了解海事。不如......\"

  \"不可!\"严嵩立刻反对,\"一个地方师爷,如何能担此重任?况且......\"

  话未说完,殿外又是一阵骚动。这次是兵部司务厅前来报信:

  \"陛下!刚收到消息,琉球国突派使者求见,言及海底异象;安南国亦有密信递来,说他们沿海也出现类似状况!\"

  嘉靖的表情终于出现了松动。他站起身,在殿中来回踱步。

  良久,他才开口:\"张爱卿,你觉得应当如何处置?\"

  张居正早有腹案:\"臣以为,此事已非一国之事。建议:其一,立即派钦差前往东南沿海调查,以沈明轩为主要协查;其二,召集沿海各地水师统领,共商防务;其三,暂缓海禁,以安商旅;其四,密查此事是否与倭寇、海商有关......\"

  \"不行!\"严嵩再次打断,\"此举恐怕......\"

  \"够了!\"嘉靖突然提高声音,\"事关重大,岂能儿戏?传旨:着沈明轩即刻入京,另派兵部侍郎何卓同往东南沿海调查。张居正、严嵩即刻组建议事厅,限三日内拿出具体章程!\"

  众臣齐声应是。但就在这时,一声惊雷突然响彻京城上空!

  抬头望去,原本晴朗的天空竟突然乌云密布。更诡异的是,那些云朵竟然在缓缓形成一个古怪的图案。

  \"这是......\"张居正眯起眼睛。

  嘉靖却突然想起一件事:\"去年沈明轩上书中,似乎预言过这一幕......\"

  大殿之中,气氛愈发凝重。嘉靖命人取来去年沈明轩的奏章,翻到最后一页,上面赫然绘着一幅诡异的云图,与当前天空中的景象竟然分毫不差!

  \"这......\"严嵩面色一变,\"难道此人真有未卜先知之能?\"

  张居正却注意到奏章背面还有一行小字:\"七星连珠之日,天象显化之时,海上必有大变。届时,朝廷当以三事为重:其一,慎防内奸;其二,察天下异动;其三,防海上奇变。\"

  \"内奸?\"嘉靖目光如电,扫视群臣。

  就在这时,兵部司务厅的官员又匆匆进殿:\"陛下,刚刚得到消息,江南五个港口同时出现异状。大量商船无故沉没,却找不到任何残骸!\"

  \"这......\"礼部侍郎突然想到什么,\"陛下可记得上月,江南海关监督曾上书说,近来有大量奇怪的铜器和铁料运往沿海?\"

  \"铜器?铁料?\"张居正眼中精光一闪,\"可是制造铁甲船的材料?\"

  殿中众臣顿时明白过来。如果真有人在暗中打造铁甲船,那必定涉及重大隐患!

  \"立刻彻查!\"嘉靖断然下令,\"着锦衣卫即刻前往江南各关口,严查铜铁流向。另外......\"

  话未说完,殿外又传来一阵骚动。这一次是内阁大学士赵贞吉求见,他手中捧着一封火漆未开的密信。

  \"陛下,\"赵贞吉神色凝重,\"这是方才从浙江海关加急送来的密信,说是...说是沈明轩亲笔所书!\"

  嘉靖立即示意打开。密信上写道:

  \"臣沈明轩叩见陛下:事态紧急,不得不越级上奏。臣在东海查获一个惊天阴谋,事关国运。恳请陛下立即下令:其一,封锁沿海五大港口;其二,严查近三年来所有海关要员;其三,派兵盘查所有出海船只。时不我待,否则,恐有大变......\"

  信的末尾还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正是当日在苏州发现的\"天蛇引\"!

  \"这......\"众臣面面相觑。

  就在此时,天空中的乌云突然开始快速旋转,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京城上空,雷声大作!

  \"诸位......\"嘉靖缓缓起身,\"事已至此,朕意已决。传旨......\"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太监突然跌跌撞撞地冲进大殿:\"陛下!不好了!东厂指挥使...指挥使......\"

  \"说!\"

  \"指挥使带着一队人马,突然冲入了内库,抢走了...抢走了传国玉玺!\"

  \"什么?!\"满朝哗然。

  张居正却突然想到什么:\"等等,玉玺上的那条龙......\"

  严嵩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色。

  而此时,京城的天空中,那个巨大的云漩竟然隐隐显出一条龙的形状!

  \"立刻封锁京城!\"嘉靖雷霆震怒,\"点齐五城兵马司,封锁所有城门!\"

  然而为时已晚。又一名锦衣卫匆匆入殿:\"回禀陛下,东厂指挥使已带人出了德胜门,向东南方向去了!\"

  \"东南......\"张居正若有所思,\"陛下,臣觉得这一切都不是巧合。传国玉玺、东海异象、天空龙形,必有关联!\"

  就在此时,礼部收藏古籍的老学士忽然开口:\"老朽记得,先秦古籍中有记载,说上古时期,东海龙宫与中原王朝有特殊联系。每逢朝代更迭,龙宫必有异象......\"

  \"不得胡言!\"严嵩厉声打断,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嘉靖却来了兴趣:\"说下去。\"

  老学士颤巍巍地取出一卷竹简:\"据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派方士徐福东渡寻仙。临行前,赐予徐福一枚'龙印',据说是上古龙宫至宝。而这龙印的图案......\"

  \"与传国玉玺上的龙纹一模一样!\"张居正突然想通了什么,\"陛下,臣怀疑,东厂指挥使偷取玉玺,绝非临时起意。他们的目标,是要利用玉玺中的龙纹之力!\"

  \"可是为何要在此时......\"话未说完,殿外又传来一声惊呼。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天空中的云龙突然张开巨口,发出一声无声的咆哮。紧接着,整个京城的地面都开始微微颤动!

  \"地龙翻身?\"兵部尚书脸色大变。

  \"不,\"张居正盯着天空,\"是东海龙宫在呼应!\"

  此时,沈明轩的密信中那个\"天蛇引\"符号突然散发出诡异的光芒。嘉靖定睛一看,发现符号竟在缓缓变化,最终形成了一个箭头,直指东南方向!

  \"传旨!\"嘉靖当机立断,\"着锦衣卫指挥使率精锐即刻追击,务必截获玉玺!另派兵部右侍郎何卓火速前往江南,与沈明轩会合!\"

  \"陛下!\"严嵩突然跪下,\"此事重大,不如让臣亲自前往......\"

  \"不必了。\"嘉靖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严爱卿还是留在京中,与张居正一同筹划防务要紧。\"

  就在此时,值守内阁的中书舍人匆匆入殿,手中捧着一封火漆已开的密信:\"陛下,这是方才从浙江巡抚衙门加急送来的密报。据说,东海海底发现了一座巨大的...古城!\"

  殿中气氛瞬间凝固。

  张居正仔细阅读密报,脸色越来越凝重:\"根据巡抚大人的描述,这座古城的建筑风格与传说中的龙宫极为相似。更关键的是,他们在城门上发现了一个图案......\"

  \"什么图案?\"嘉靖追问。

  \"一条衔尾龙!\"张居正深吸一口气,\"与传国玉玺上的龙纹,一模一样!\"

  此言一出,满朝震惊。而天空中的云龙,也在此时发出最后一声无声的咆哮,随即消散无踪。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危机暂时解除时,礼部老学士突然想起一事:\"等等!老朽记得,徐福东渡时,曾留下一句预言:'千年之后,当七星连珠,龙印归位之时,东海龙宫将再现人间。届时,天下必将大变,王朝更迭...'\"

  这句话如同一记惊雷,在大殿中久久回荡。

  \"传旨!\"嘉靖站起身,声音前所未有的凝重,\"即刻召开廷议,从即日起,大明王朝...正式进入备战状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棘圜志,棘圜志最新章节,棘圜志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