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圜志 第15章 医馆开张(上)

小说:棘圜志 作者:月湾的莎菈 更新时间:2025-02-20 23:07:51 源网站:宝书网
  晨露未退,济世堂前已经排起了长队。

  \"大家不要着急,按序就医。\"伙计小陈一边维持秩序,一边解释,\"今日是济世堂改制后的开张第一天,一切都要按新规矩来。\"

  堂内,沈明轩正在检查新设的诊室。这是他根据现代医院的布局重新规划的:挂号处、诊室、药房分开设置,既提高效率,又避免交叉感染。

  \"爹爹,这个放这里对吗?\"思雨奶声奶气地问,小手指着药柜上的标签。虽然才学会说话不久,她对医馆里的事物却表现出惊人的理解力。

  \"对,按照五行相生相克来排列药材,方便取用。\"沈明轩一边整理药柜,一边教导。这种编号系统是他根据现代医院药房的管理方式改良的。

  张若兰走进来,看着这对父女,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师爷,第一批学徒已经到了。\"

  \"请他们进来吧。\"

  很快,十几个年轻人鱼贯而入。这些都是经过白衣堂严格考核的医者学徒,有的是来自各家医馆的学徒,有的则是专程从外地赶来的。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先说说济世堂的规矩。\"沈明轩正色道,\"第一,医者当以救人为本,不论贫富贵贱;第二,诊治需按规程,做到规范有序;第三,学习需勤学苦练,不得半途而废。\"

  这些规矩,是他结合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传统医德要求制定的。

  \"还有最重要的一条。\"他特意强调,\"行医重在经验传承,但更要与时俱进。你们要学会思考,不能盲从古法。\"

  学徒们认真记录,有的已经开始窃窃私语,显然对这种新颖的理念很感兴趣。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一位老者抱着孙女求医,说是昨夜高烧不退,其他医馆都看不好。

  \"请进诊室。\"沈明轩示意第一诊室,这是专门处理急症的地方。

  \"几位学徒也来看看。\"他招呼道,\"这是很好的实践机会。\"

  小女孩面色潮红,呼吸急促,明显是重症。沈明轩先是按现代医学的望闻问切进行检查,然后才开始把脉。

  \"爹爹。\"思雨突然开口,小手指着女孩的后颈,\"那里有淤。\"

  沈明轩仔细查看,果然发现一个几不可见的红点。这让他想起前几天的\"引毒术\"事件。

  \"诸位请看。\"沈明轩向学徒们示意,\"这个红点有何特别之处?\"

  众人凑近观察。一个眼尖的学徒说:\"这红点周围,似有细小的黑线。\"

  \"不错。\"沈明轩点头,\"这正是关键。大家注意看这些黑线的走向。\"他取出一个特制的放大镜,这是他根据现代显微镜的原理改良的。

  通过放大镜,众人清楚地看到那些黑线呈现出规则的放射状。

  \"这种形态,\"沈明轩解释道,\"在寻常的热症中是不会出现的。它更像是...\"

  \"蛛网!\"思雨突然说。她的小手在空中划了个圆,恰好和那些黑线的分布方式一致。

  沈明轩眼前一亮。这让他想起现代医学中某些神经毒素造成的症状。特别是某些蜘蛛毒素,会沿着神经纤维扩散,形成放射状的病变。

  \"老丈,令孙女最近可曾接触过什么特别的东西?\"

  老者想了想:\"前儿在后园玩耍时,倒是被什么东西蛰了一下。当时就上了些跌打药,没太在意...\"

  \"后园可有蛛网?\"

  \"有!最近不知从哪来了许多蜘蛛,结了好大一片网。\"

  沈明轩若有所思:\"这蜘蛛,该不会是紫斑蛛吧?\"

  张若兰立即明白了什么:\"前些日子确实听说城南发现了紫斑蛛。这种毒蛛本不该出现在我们这个季节...\"

  \"而且数量异常。\"沈明轩补充道,\"很可能和那些人有关。\"

  他转向学徒们:\"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诊断思路。首先是望诊,发现异常体征;其次是细致检查,找到关键线索;最后是追根溯源,确定病因。\"

  \"那该如何治疗?\"一个学徒问。

  \"这就要用到'以毒攻毒'的法子了。\"沈明轩取出银针,\"不过在此之前,我先教大家一个验毒的方法。\"

  他让人取来一碗清水,然后用银针蘸取患处的一点血迹滴入。奇特的是,水面立即泛起一圈紫色的涟漪。

  \"这就是紫斑蛛毒的特征。\"他解释道,\"而且根据扩散的速度和颜色的深浅,还能判断毒性的强弱。\"

  学徒们惊叹不已。这种简单而直观的检验方法,让他们对传统医术有了新的认识。

  就在这时,思雨突然指着水面:\"爹爹,那些花纹,和前几天的笛声一样!\"

  沈明轩心中一凛。果然,水面上泛起的涟漪,竟然和那天\"摄魂笛\"的音波纹路极为相似!

  \"先救人。\"沈明轩迅速收敛心神,转向学徒们,\"现在我演示一种改良版的'逆行追毒法'。\"

  他取出三根不同粗细的银针,这是他特制的组合针。最细的用于定位,中号的引导毒素,最粗的则负责封堵。这种设计借鉴了现代医学中分级治疗的理念。

  \"大家注意看。\"他先用最细的银针,沿着黑线走向轻轻刺探,\"要先确定毒素的具体走向。这就像画地图一样,要把毒素的'路线图'搞清楚。\"

  学徒们认真观察。有个机灵的问道:\"为何要用不同的针?\"

  \"这就说到针法的创新了。\"沈明轩一边施针一边解释,\"传统的追毒法用单一的针具,就像用一把钥匙开不同的锁。而这种分级针法,则是针对毒素扩散的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手法。\"

  他示意大家看银针入穴的深度:\"最细的探针要寻找毒源,所以要刺得极浅,就在皮下组织;中号针要沿着经络走向,深度要到达肌层;最粗的封针则要触及深层组织,形成一道'毒障'。\"

  思雨在一旁仔细看着,突然说:\"就像堵水一样!\"

  \"没错!\"沈明轩赞许地看着女儿,\"这确实和堵水的原理相似。我们要先找到'源头',然后疏导'水流',最后在关键位置设置'堤坝'。\"

  这种通俗的比喻让学徒们眼前一亮。有人已经开始在笔记本上画起示意图。

  就在这时,张若兰端来一碗特制的解毒汤。这是她根据沈明轩的配方改良的,既有传统解毒药材,又加入了一些新的成分。

  \"药引子很特别。\"一个学徒仔细闻了闻,\"似乎加了檀香?\"

  \"善于观察。\"沈明轩点头,\"檀香不仅能安神,还能促进药力扩散。这是从葡萄牙商人那里得来的新知识。\"

  他一边让人喂药,一边继续施针。渐渐的,小女孩额头的汗珠开始退去,呼吸也平稳了许多。更重要的是,那些黑色的细线开始褪去。

  \"神奇!\"老者激动得跪下叩头,\"小女子得救了!\"

  \"快请起。\"沈明轩扶起老者,\"这次能这么快见效,还要感谢思雨及时发现了关键症状。\"

  就在这时,门外又传来一阵骚动。一个满头大汗的伙计跑进来:\"师爷!城南又发现好几个类似的病例!\"

  沈明轩和张若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凝重。这绝非巧合!

  \"看来要给学徒们上一堂特别的临床课了。\"他转向众人,\"现在分组行动。每组配备三种银针,按我刚才教的方法处理。记住,遇到特殊情况立即汇报。\"

  \"先等等。\"思雨突然说,小手指着窗外,\"那边...有紫气。\"

  \"在城南什么位置?\"沈明轩迅速展开一张苏州城地图,这是他特制的医案分布图,上面标注了各个医馆和重要地点。

  \"都在这一带。\"伙计在地图上指出几个位置。

  沈明轩眉头一皱。这些位置连起来,竟然和之前\"摄魂笛\"事件中的地点形成了某种呼应。他从药箱中取出一个特制的罗盘,这是根据现代指南针改良的方位仪。

  \"果然。\"他喃喃道,\"这些位置都在某种特定的方位线上。\"

  \"就像经络!\"思雨突然说。她的小手在地图上划过,轨迹恰好和城市的主要街道重合。

  张若兰眼前一亮:\"这些街道的走向,正好是古城的'气脉'所在。难道说...\"

  \"他们是在尝试用整个城市作为载体。\"沈明轩说出了一个可怕的推测,\"就像人体经络一样,利用城市的地势和水道,形成某种特殊的'场'。\"

  \"白衣堂已经开始行动了。\"张若兰说,\"各个医馆都收到了预警,开始准备防疫物资。\"

  沈明轩点头:\"很好。现在我们要分三步走。\"

  他转向学徒们:\"第一队跟我去城南救治病人,记住刚才教的分级针法。第二队协助张太医统计病例,建立详细档案。第三队负责配制解毒药,按照新配方准备。\"

  这种分工方式,正是借鉴了现代医院应对突发疫情的预案。

  \"另外。\"他特别叮嘱,\"每个病例都要详细记录症状特征,特别是那些异常的体征。这些记录对找出病因至关重要。\"

  就在这时,思雨突然拉住他的衣角:\"爹爹,我也要去。\"

  \"太危险了。\"沈明轩正要拒绝,却见女儿眼中闪过一丝紫光。

  \"让她去吧。\"张若兰说,\"她的特殊感知能力,或许能帮上大忙。\"

  沈明轩想起方才女儿察觉的异常,只得点头:\"好吧,但你要一直待在我身边。\"

  队伍很快分头行动。沈明轩带着第一队人马赶往城南,路上遇到不少慌忙求医的百姓。据说有人看见蜘蛛群在夜里突然出现,专门往人多的地方爬。

  \"不对劲。\"沈明轩皱眉,\"蜘蛛再怎么异常,也不会主动袭击人。除非...\"

  \"有人在操控它们!\"思雨突然指着一个角落。在那里,几只紫斑蛛正沿着一个奇怪的轨迹移动,就像被什么看不见的力量指引着。

  更诡异的是,这些蜘蛛的行进路线,竟然和地图上标注的方位完全吻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棘圜志,棘圜志最新章节,棘圜志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