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寅时末。

  在外征战两个多月的大唐太子李俊,终于大胜而归。

  他没有辜负大唐子民对他的期待,也没有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

  作为这个伟大帝国的储君,在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为国效力,保一方平安。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李俊,现在的状态,用意气风发来形容,绝对不为过。

  他张目远望,深情的凝视着眼前的繁花似锦。

  心中,除了无限的豪情以外,还有一份理性的控制。

  促使他保持理智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之一就是,他老爹李显对他的态度。

  他可以肯定,皇帝李显,对他亲封的太子,并没有什么过高的期待。

  应该说,这份不期待,并不是来源于他对李俊个人能力的否定。

  而是一些更深层次的,更难以用科学数据量化的原因。

  毫无疑问,显而易见的是,李显只疼爱他和韦皇后所生的几个孩子。

  他几乎把所有的父爱,所有的关注,都奉献给了他们,对于剩下的庶生子女。

  甚至包括李俊,他的所谓感情,都好像是看待隔壁家的小孩。

  成绩好的就夸两句,成绩差的就无所谓。

  无形的忽视,最为致命。

  好在现在的李俊,可以说与李显毫无血缘关系,所以也不会因为他的忽视而感到懊丧不满。

  父子二人的关系,竟然奇迹般的得到了缓和。

  此番,为了欢迎大胜而归的太子李俊。

  李显还当真动了一番脑筋,花了些心思。

  十分难能可贵。

  经过昨日李隆基的介绍,李俊已经对大唐迎接军队的礼仪,有了一定的了解。

  昨天李俊驻扎在洛河沿岸的渡口。

  今天,寅时末,他们会先经过分渠,再到运渠,通过洛阳南城,一座没有名号的浮桥,一直行进。

  最后,大军的中级以上将领,以及部分军人代表,大概五百人,囤聚到星津桥附近。

  再往前走,就该正式进入皇城境内了。

  而进入皇城的必经之路,就是那座著名的天津桥。

  按照正常的大唐礼仪规定,不管你是多高级的将领,功臣,亲贵,到了天津桥前,都要下马步行。

  当然,皇城里面也大得很,不会让你把马拴在桥对面。

  你可以选择牵着马上桥,这样一是为了彰显皇城的尊崇威严,二是为了安全考量。

  而今天,李显为了欢迎李俊回城,宣布的头一项恩典,就是准许李俊骑马通过天津桥。

  以示大唐太子至高无上的荣耀。

  当然在此之前,李俊要接受洛阳民众的欢迎赞颂。

  城中百姓被特准,走到街道上,欢迎年轻的主将,以及他凯旋的士兵。

  李俊在李多祚和姚逵的簇拥下,行进在洛阳城的主干道上,他享受着民众山呼海啸一般的呐喊。

  人们称颂年轻的太子,赞扬英勇无畏的唐军。

  马蹄哒哒,李俊在欢呼声中,亦陶醉非常,心情越加的亢奋。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李俊故意将行进速度又放慢了一些,就为了多听听百姓的赞颂。

  虽说,理智告诉他,这些百姓的拥戴,很有可能对他有害无利,但他仍然不肯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毕竟,只要一回到皇宫,就又要开启勾心斗角的苦闷生活,他多么想让时间就停留在这一刻啊!

  但是,现实当然是残酷的,很快,新的危险,又要降临在他的头上。

  给膨胀的他,一计当头棒喝!

  按照计划,下一个步骤,就是李显亲自出马,迎接宝贝儿子了。

  他将站在玄武门前,举行盛大的献俘仪式。

  当李俊听了这个安排之后,立刻有些后悔,那些俘虏中的高级将领,都让他给咔嚓了。

  可按照李显的意思,他是想检阅活着的俘虏。

  那已经摞了满满两筐的人头,就摆在他的将军帐中,他用余光扫了一下,深刻领会到,他没有将李显的心思理解透彻。

  没办法了。

  看来这次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就凑合着把这些人头进献给李显得了。

  想到胆小的李显看到这些人头时的神情,李俊就止不住的嘴角上扬。

  那该是多么惊悚又诡异的一副场景啊!

  导引官李隆基摊开纸卷,宣读李显为李俊写下的颂词。

  他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语调,给这篇本来就文辞雄健华美的文章,更加平添了几分气势。

  李俊翻身下马,双手接过这篇颂词,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就这篇洋洋洒洒的大作,肯定是出自李显的宫廷秘书,上官昭容之手。

  会有此猜想,绝不是李俊看不起李显,故意找茬,实在是他的这位老爹,身子骨太懒,根本不爱动笔。

  他内廷的公文,百分之八十都是出自上官婉儿,故而,大家对上官的文风已经十分了解了。

  李隆基骑着马,来到李俊身边,说道:“太子殿下,再往前半里路,就是天津桥了,众位将士就不能跟随了。”

  “我知道了。”李俊轻轻颔首,负责协调将士的无名子,也点头表示了解。

  李隆基的眼神略微一滞,这个清俊的男子,以前,怎么从来没见过?

  看他也没有穿铠甲,应该不是军人,他到底是做什么的?

  李隆基在心里存了一个疑问。

  李俊处于二人当中,却好似没事人一般。

  他早就想好了一套说辞,为无名子能够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这里,做足了准备。

  讨武小队的几个人,不止是无名子,还有唐大眼他们都一样。

  这次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是战功赫赫的,李俊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他不能让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的他们,再像阴沟里的老鼠一样,躲在黑黢黢的地方,不能见天日。

  更直接的原因是,这次他们参与战争,浴血奋战,那些唐军可都是看在眼里的。

  人们都已经认识了他们,如果,硬要把他们几个再化为隐形人,必定会招致更多的猜忌,怀疑。

  虽然,他带着他们来到洛阳朝廷,也不见得就能避免被人发现的命运,但李俊相信,这之后的事情就要看他的操作水平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回到大唐当皇帝,回到大唐当皇帝最新章节,回到大唐当皇帝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