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传 第18章 天利商行2

小说:华兴传 作者:山高路远月明 更新时间:2025-03-15 00:19:46 源网站:宝书网
  随着塑料币的推广,市面上的华兴银币骤然减少,对城内炒作人群,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打击。

  价格都涨到一两对三两了,出手之人竟然寥寥无几。

  醉红楼内的一处包间,围坐众人一边摇头叹息,一边心有不甘地抱怨起来。

  大家从各处筹来银子,本来想搏个好彩头,谁知却赶上个有价无市的冷清场面。

  一名老者笑着发言,说咱们炒的热闹,人家华兴又不傻,岂能一无所知?

  像华兴银币这种金贵玩意,你若把它当作交易媒介,自然会日日流通,随处可见,但若成为收藏品,甚至高级装饰品的话,情况可就不同了。

  华兴人初来时,不知其中奥妙,我等或许还能占些便宜,如今人家已来两年,对咱大燕朝日渐熟悉,岂会任由你我从中牟利?

  此时就连那些与华兴关系紧密的商户,也仅能收到八十银,之前那种足量纯银,肯定会越来越少呀。

  再说了,你三两换一两,还能有几分挣头?

  为首之人显然另有看法,直言大陆那些贵人看的可不是价格,而是这玩意儿的功用。

  纯银养人,再缀上一枚上品珍珠,可是夫人、小姐们的最爱。

  若是数量足够,请高手打造成珍品银器,价格可就高到天上去了。

  总之,纯度如此之高的银币,我大燕朝肯定是弄不出来的,其稀有特性,同样令人难以割舍。

  另外,你若是开银器铺的,看到这些银币,恐怕会想出百十种办法令其增值,而不是傻乎乎地当作货币随意浪掷。

  据我所知,江南富庶之地,对华兴银币的开价,高的更加离谱。

  得知银币已流入江南,在座众人再次慨叹起来。

  除了银币,又有人提起流出更少的华兴珍珠,几乎个顶个都是极品。

  如何能将这些好货弄到手,才是大家远道而来的目的所在。

  至于其它只闻其名,未见其实的华兴“宝物”,众人是不敢奢望的,那可都是朝廷的禁脔。

  这次作出回应的,还是那名老者。

  按照他的说法,华兴人带来的珍珠,肯定是有限的,稍稍流出,也是州城官员高价兑现的结果。

  关键是华兴人太有钱了,根本没有售卖的想法,你我若想收获少许,不付出巨大代价,一时很难得逞。

  这样下来,便会带来成本高昂的矛盾,未来如何消化、牟利,还需细细思量。......

  这时,座中有一人发声感叹,直言若是大军在手,定能收获泼天富贵。

  众人听后齐齐苦笑。

  有林辛佬这个前车之鉴,谁会去当“冤大头”?

  或许,督促官军尽早出兵,亦是一项可行之策?

  有人轻声说出心中所想。

  ......

  安顿好宅中事务后,任宇带着杨睿、陈昂来到苟家大院,向赵传喜询问州城事态。

  苟家人从城中搬走后,赵传喜逐步将这处院落变成了情报汇总基地,相关活动,也从地下,转为半公开状态。

  此时的崖州城,各路牛鬼蛇神来来往往,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能明目张胆地在闹市、酒楼互通有无,作为华兴代表,赵传喜等人再遮遮掩掩,就有些过份小心了。

  叙谈之间,赵传喜告诉任宇,眼下安全部的重点,已从打探州衙消息,转到关注市面动态上来。

  招抚在即,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与陈家等官面力量协同起来,铲除各种不安定因素。

  随着海贼覆灭的影响日渐消散,又有些不安分的家伙,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他们的目标,同样盯在宝物上面。

  关键是最受市面追捧的银币和珍珠,除了去年爆火一阵,便一直处于短缺状态,如果不加以疏导,怕是会引出狗急跳墙的破事来。

  还有就是各处官府派来的细作,都将州城作为消息汇总基地,干的也是热火朝天。

  最为可笑的是,这帮人还主动联系咱们,说是提前做些勾兑,省得在招抚谈判中撕破脸,搞的大家都脸上无光。

  孔杰回总部商议下一步谈判策略、崖州诸事,还需任首长帮着拿些主意。

  他们仅负责探听消息,也不知如何与这些“老爷”打交道。......

  听赵传喜絮叨半天,任宇笑着摆摆手,表示他仅负责商务,来崖州是做生意的,涉及到情报这种事,还是尽量向上汇报为好。

  实在紧急的话,就去通远军寨请示,或许更为靠谱。

  倒是各种商业信息,还需各位多多打听,为商行立足贡献力量。......

  坐在院子里,与赵传喜等数名安全部骨干交流一番,任宇心里多少有了点数,随即安排杨睿居中联络,常常过来问问消息。

  ......

  从苟家宅院出来,任宇晃了晃脑袋,向陈昂询问,我等这副行头,崖州人已经司空见惯了吗?

  陈昂笑着点点头,表示崖东、崖西的归义民越来越多,大家都学着首长们剪了发,就图个简单、自在。

  州城里的人们开始还骂几句,在被当面顶过几次之后,便没了声音,慢慢也就习以为常了。

  现在的归义民,背后有首长们做靠山,加上日子不再饥一顿、饱一顿,精气神也变的与往日大不相同。......

  从陈昂的语气中,任宇明显能感觉到一种淡淡的纠结,若不是华兴足够强势,他也会加入谩骂的行列吧。

  说话间,众人又来到醉红楼,在胡守信的引领下,进入一处房间叙谈起来。

  据胡守信所言,从去年年初开始,来崖州城做生意、找门路的人便越来越多,有些人来了又走,有些人干脆找房子定居下来,渐渐将市面带向繁荣,像醉红楼这样的场所,也不再是胡家独有。

  当然啦,作为老字号,醉红楼的生意仍是街面上最红火的,其中最直接的原因,便是胡家与华兴关系紧密,总有人过来攀谈、消费,顺便打听打听三亚消息。

  时间久了,他这个大掌柜,倒是攒下不小的名气。

  说到市面上的商业情况,胡守信表示银子很多,但华兴的银币、珍珠却少之又少,除了本身数量有限之外,也和城内富户们惜售有很大关系。

  卖地之后的富户们,手里有的是钱,自然就不急着脱手啦。

  面对这种情况,有些商户迅速转型,利用来往通远军寨的便利,送人送物资,收获相当可观。

  还有些商户找寻门路,或开酒楼,或卖消息,将城内市场搞的十分活跃。

  最为麻烦的,反倒是那些省城、府城来的“大人物”,说他们是细作吧,却又招摇过市,与州衙来往极为频密,说他们是商户吧,小生意看不上,大生意也就嘴上说说,看着挺忙,实际上一事无成。

  他们盯着的,除了华兴日常作为,便是那些珍稀宝物。......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华兴传,华兴传最新章节,华兴传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