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了解刘诏。同北荣开战,他坐不住了吧。
文德帝很笃定,刘诏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上战场建功立业,顺便搞点小动作。
顾玖眨眨眼,一脸无辜茫然。
儿媳不知陛下在说什么?
文德帝气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少在朕面前装傻。刘诏心头的想法,朕不信你什么都不知道。
儿媳的确不知道,刘诏没和我提起过。
顾玖装傻白甜装得特逼真,然而皇帝不信。
啪!
文德帝一巴掌拍在桌上。
还装!
装上瘾了,是吗?
要么和朕说实话。要么就滚回去告诉刘诏,要他有多远滚多远。这场战争,没他的事,叫他别惦记。
顾玖犹犹豫豫。
文德帝呵呵冷笑。
顾玖弱弱道:儿媳倒是有几句实话不吐不快,就怕说出来,会惹陛下不快。
文德帝很大度的表态,尽管说,朕恕你无罪。
信了你的鬼!
顾玖又不是真的傻白甜。
她继续弱弱地说道:虽然刘诏从未在儿媳面前流露过想打仗之类的想法,但是儿媳知道他想去大草原,想上战场。论朝中谁对北荣熟悉,非刘诏莫属。
当年他在北荣停留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北荣王庭的人他基本都认识,每个人的性情喜好也都清楚。加之,他的确是个战将,合适的人就该在合适的地方。从大局出发,儿媳以为陛下可以考虑将刘诏派往战场。
文德帝起身,双手背在背后,在大殿殿内走来走去。
同时冷声说道:要朕提醒你吗,祖宗规矩,皇子不得掌兵权。
儿媳知道祖宗规矩。不过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文德帝冷冷一笑,你真想将刘诏送上战场,不怕他有个三长两短?
顾玖定了定神,说道:儿媳只想支持刘诏的想法,不想让他留下遗憾。至于别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该来的躲也躲不过。
文德帝呵呵冷笑,朕竟然不知道,你对刘诏也是如此的冷酷无情。
顾玖小声反驳:儿媳不认为将他留在京城,就是贤良淑德。把一个立志杀敌建功的人,养成废人,只为了让他多活几年,儿媳不认为这是明智的做法。人活着,总得有点梦想,有点追求。
文德帝蹙眉,你是对朕的做法表达不满吗?
顾玖连连摇头,陛下误会了,儿媳只是在陈述自己的一些观点想法。可能违背了大部分的认知,但是儿媳承诺要说实话,自然不能隐瞒。
文德帝被噎住。
敢情是在这里等着他。
文德帝态度强硬地说道:祖宗规矩不能破,这个道理你该明白,刘诏更应该明白。从一开始,他就不该存有不该有的心思。
儿媳明白老祖宗为何会定下这个规矩,就是怕皇子一旦掌握兵权,会拥兵自重,甚至是造反。
既然知道,你还在这里废话?文德帝十分嫌弃。
顾玖嘴角抽抽,明明是对方叫他留下,这会反倒是变成她的错。好似她故意要留下一样。
真是哔了狗了。
顾玖说道:陛下明鉴,儿媳并不是在废话。儿媳有说过,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西北一地,几乎是鲁侯的一言堂。西北大都督一人,短时间内怕是辖制不了鲁侯。毕竟李大人是文官,不是武将。
没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勋,李大人就无法真正得到军队的支持,也就无法对鲁侯形成强有力的压制。陛下,战争已经打响,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派一个人前往西北,帮助李大人夺去兵权,最好能打一场胜仗,洗刷东北关防的耻辱。叫世人都知道,会打仗的军队不光是西北军,还有其他边军。
文德帝直接问道:你心目中的最佳人选是刘诏?
顾玖一脸坦诚,没有丝毫遮掩,除了刘诏,儿媳想不出比他更合适的人选。镇国侯已经老了,柱国公也老了。至于各府勋贵子弟,裴蒙一人足矣吊打所有京城勋贵子弟。儿媳并非故意涨裴蒙志气,儿媳只是实话实说。
同京城一干纸上谈兵的勋贵子弟比起来,常年在战场上历练的裴蒙,比他们强太多。甚至可以说,连刘诏在战场上历练的时间都大于京城一干勋贵子弟。
而且刘诏还有其他勋贵子弟不具备的优势,他是皇子,身份上高于裴蒙。尽管裴蒙不乐意,见到刘诏也得下马行礼。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压制。人在愤怒的时候,总是比较冲动,会做出错误的决定。常胜将军说不定也有大败的一天。
文德帝冷哼一声,敢情你指望着朝廷的常胜将军打一场败仗?
顾玖小声说道:儿媳相信陛下心头也是这么盼望着。
放肆!
儿媳知罪!
文德帝恼羞成怒,裴蒙打败仗,对朝廷有何好处?对你有何好处?朕倒是忘了,裴蒙要是败了,刘诏就可以趁势崛起。为了一己私利,出卖朝廷利益,是有多无耻?
陛下的话,儿媳不敢苟同。
你还敢狡辩。说盼着裴蒙大败的人不是你吗?
儿媳只是打个比方。儿媳再怎么无耻,也不可能出卖朝廷利益。大周同北荣这场战争,儿媳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是一场国战,决定着两个国家的国运。儿媳的确是个自私的人,但绝不会出卖国家利益,更不会盼着裴蒙在战场上输给北荣。要输也是输在自己人手里。
文德帝表情和缓了一些。
输在自己人手里,总强过输给敌人。
他挥挥手,你退下吧。好生安置那些难民,其余的事情无需你来操心。
顾玖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她躬身告退,离开了兴庆宫。
文德帝心情不太好。
顾玖离开后,他一直坐在椅子上深思,许久都没动一下。
常恩有些担心,又不敢打扰。
只得一次又一次撤换茶水,确保文德帝任何时候想要喝茶水,茶水温度都是刚刚好。
一声长叹!
文德帝终于换了个姿势,发出了一点点动静。
谢天谢地。
常恩喜极而泣。
文德帝眉头微蹙,显然在发愁。
大殿内,只有常恩一个人伺候。
文德帝可以放心说话。
刘诏的能力,朕比任何人都清楚。但他是嫡长皇子,朕不能信任他,更不能给他兵权。
陛下可以从京营挑选武将,前往西北助李大人一臂之力。
文德帝摇摇头,京营所有人加起来,无论是战功,还是资历,还是军中威望,都压不住鲁侯。
如果裴蒙是吊打所有勋贵子弟,那么鲁侯就是吊打大周所有勋贵武将。
鲁侯的爵位,正儿八经是他自己挣来的。
裴家本是一等伯。
鲁侯继承了爵位后,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用鲜血铸就了他的功勋和侯爵。
裴家由伯爵升为侯爵,全是鲁侯一人之功。
大周建国一百多年,已经进入王朝中期。
这个时候做武将,比不上开国那帮老家伙。武将们想要靠军功封爵,很难很难。
前后几十年,只有鲁侯一人,正儿八经靠着军功由伯爵升为侯爵。
鲁侯是真的牛,并非吹嘘出来。
文德帝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对待鲁侯,对待西北军,他总是小心翼翼。
战争来了。
要怎么做?
眼睁睁看着西北军,再立旷世奇功。从今以后,从皇帝到朝堂,无人能压制鲁侯。
还是派干将分薄西北军的军功,压制鲁侯和裴蒙的锋芒。
朝中所有人都清楚,想要将北荣赶走,甚至反杀北荣大军,打到北荣王庭,这个艰巨的任务只能指望西北军。
其他边军,防守还行,进攻就是辣鸡。
所设骑兵,面对北荣铁骑,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三回冲锋。
骑兵对骑兵,还是得指望这西北军,尤其是天狼军。
文德帝很苦闷。
他将朝中武将全都筛选了一遍,挑出一二十个武将,准备派到战场上历练。
但是要选一个压制鲁侯的人,到底该选谁。
镇国侯不能用,柱国公已经来了
文德帝很失望。
常恩替文德帝分忧,大皇子殿下不能掌军,能否做监军?监军不掌军权,却有节制武将的权利,必要的时候还能替武将做主。
文德帝紧皱眉头,瞥了眼常恩,顾玖给了你多少好处?
常恩吓得一身冷汗,扑通一声,就跪在地上。
陛下明鉴,老奴没有收诏夫人的好处。老奴若有一句虚言,必遭天打雷劈,五马分尸。
没收他的好处,干什么替刘诏说话。
老奴见陛下苦恼,想替陛下分忧。老奴愚钝,老奴该死!
常恩抬起手掌,一下一下,打在自己脸上,打得啪啪啪作响。
很快,两边脸颊高高肿起来,像是发面的紫红馒头。
够了!
常恩住了手,连连叩谢皇恩。
文德帝说道:你要记住,你是朕的人,只能效忠朕。若敢背叛朕,朕会诛李九族。
老奴遵旨!谢陛下不杀之恩。
起来吧!
老奴叩谢陛下。
文德帝很笃定,刘诏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上战场建功立业,顺便搞点小动作。
顾玖眨眨眼,一脸无辜茫然。
儿媳不知陛下在说什么?
文德帝气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少在朕面前装傻。刘诏心头的想法,朕不信你什么都不知道。
儿媳的确不知道,刘诏没和我提起过。
顾玖装傻白甜装得特逼真,然而皇帝不信。
啪!
文德帝一巴掌拍在桌上。
还装!
装上瘾了,是吗?
要么和朕说实话。要么就滚回去告诉刘诏,要他有多远滚多远。这场战争,没他的事,叫他别惦记。
顾玖犹犹豫豫。
文德帝呵呵冷笑。
顾玖弱弱道:儿媳倒是有几句实话不吐不快,就怕说出来,会惹陛下不快。
文德帝很大度的表态,尽管说,朕恕你无罪。
信了你的鬼!
顾玖又不是真的傻白甜。
她继续弱弱地说道:虽然刘诏从未在儿媳面前流露过想打仗之类的想法,但是儿媳知道他想去大草原,想上战场。论朝中谁对北荣熟悉,非刘诏莫属。
当年他在北荣停留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北荣王庭的人他基本都认识,每个人的性情喜好也都清楚。加之,他的确是个战将,合适的人就该在合适的地方。从大局出发,儿媳以为陛下可以考虑将刘诏派往战场。
文德帝起身,双手背在背后,在大殿殿内走来走去。
同时冷声说道:要朕提醒你吗,祖宗规矩,皇子不得掌兵权。
儿媳知道祖宗规矩。不过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文德帝冷冷一笑,你真想将刘诏送上战场,不怕他有个三长两短?
顾玖定了定神,说道:儿媳只想支持刘诏的想法,不想让他留下遗憾。至于别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该来的躲也躲不过。
文德帝呵呵冷笑,朕竟然不知道,你对刘诏也是如此的冷酷无情。
顾玖小声反驳:儿媳不认为将他留在京城,就是贤良淑德。把一个立志杀敌建功的人,养成废人,只为了让他多活几年,儿媳不认为这是明智的做法。人活着,总得有点梦想,有点追求。
文德帝蹙眉,你是对朕的做法表达不满吗?
顾玖连连摇头,陛下误会了,儿媳只是在陈述自己的一些观点想法。可能违背了大部分的认知,但是儿媳承诺要说实话,自然不能隐瞒。
文德帝被噎住。
敢情是在这里等着他。
文德帝态度强硬地说道:祖宗规矩不能破,这个道理你该明白,刘诏更应该明白。从一开始,他就不该存有不该有的心思。
儿媳明白老祖宗为何会定下这个规矩,就是怕皇子一旦掌握兵权,会拥兵自重,甚至是造反。
既然知道,你还在这里废话?文德帝十分嫌弃。
顾玖嘴角抽抽,明明是对方叫他留下,这会反倒是变成她的错。好似她故意要留下一样。
真是哔了狗了。
顾玖说道:陛下明鉴,儿媳并不是在废话。儿媳有说过,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西北一地,几乎是鲁侯的一言堂。西北大都督一人,短时间内怕是辖制不了鲁侯。毕竟李大人是文官,不是武将。
没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勋,李大人就无法真正得到军队的支持,也就无法对鲁侯形成强有力的压制。陛下,战争已经打响,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派一个人前往西北,帮助李大人夺去兵权,最好能打一场胜仗,洗刷东北关防的耻辱。叫世人都知道,会打仗的军队不光是西北军,还有其他边军。
文德帝直接问道:你心目中的最佳人选是刘诏?
顾玖一脸坦诚,没有丝毫遮掩,除了刘诏,儿媳想不出比他更合适的人选。镇国侯已经老了,柱国公也老了。至于各府勋贵子弟,裴蒙一人足矣吊打所有京城勋贵子弟。儿媳并非故意涨裴蒙志气,儿媳只是实话实说。
同京城一干纸上谈兵的勋贵子弟比起来,常年在战场上历练的裴蒙,比他们强太多。甚至可以说,连刘诏在战场上历练的时间都大于京城一干勋贵子弟。
而且刘诏还有其他勋贵子弟不具备的优势,他是皇子,身份上高于裴蒙。尽管裴蒙不乐意,见到刘诏也得下马行礼。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压制。人在愤怒的时候,总是比较冲动,会做出错误的决定。常胜将军说不定也有大败的一天。
文德帝冷哼一声,敢情你指望着朝廷的常胜将军打一场败仗?
顾玖小声说道:儿媳相信陛下心头也是这么盼望着。
放肆!
儿媳知罪!
文德帝恼羞成怒,裴蒙打败仗,对朝廷有何好处?对你有何好处?朕倒是忘了,裴蒙要是败了,刘诏就可以趁势崛起。为了一己私利,出卖朝廷利益,是有多无耻?
陛下的话,儿媳不敢苟同。
你还敢狡辩。说盼着裴蒙大败的人不是你吗?
儿媳只是打个比方。儿媳再怎么无耻,也不可能出卖朝廷利益。大周同北荣这场战争,儿媳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是一场国战,决定着两个国家的国运。儿媳的确是个自私的人,但绝不会出卖国家利益,更不会盼着裴蒙在战场上输给北荣。要输也是输在自己人手里。
文德帝表情和缓了一些。
输在自己人手里,总强过输给敌人。
他挥挥手,你退下吧。好生安置那些难民,其余的事情无需你来操心。
顾玖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她躬身告退,离开了兴庆宫。
文德帝心情不太好。
顾玖离开后,他一直坐在椅子上深思,许久都没动一下。
常恩有些担心,又不敢打扰。
只得一次又一次撤换茶水,确保文德帝任何时候想要喝茶水,茶水温度都是刚刚好。
一声长叹!
文德帝终于换了个姿势,发出了一点点动静。
谢天谢地。
常恩喜极而泣。
文德帝眉头微蹙,显然在发愁。
大殿内,只有常恩一个人伺候。
文德帝可以放心说话。
刘诏的能力,朕比任何人都清楚。但他是嫡长皇子,朕不能信任他,更不能给他兵权。
陛下可以从京营挑选武将,前往西北助李大人一臂之力。
文德帝摇摇头,京营所有人加起来,无论是战功,还是资历,还是军中威望,都压不住鲁侯。
如果裴蒙是吊打所有勋贵子弟,那么鲁侯就是吊打大周所有勋贵武将。
鲁侯的爵位,正儿八经是他自己挣来的。
裴家本是一等伯。
鲁侯继承了爵位后,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用鲜血铸就了他的功勋和侯爵。
裴家由伯爵升为侯爵,全是鲁侯一人之功。
大周建国一百多年,已经进入王朝中期。
这个时候做武将,比不上开国那帮老家伙。武将们想要靠军功封爵,很难很难。
前后几十年,只有鲁侯一人,正儿八经靠着军功由伯爵升为侯爵。
鲁侯是真的牛,并非吹嘘出来。
文德帝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对待鲁侯,对待西北军,他总是小心翼翼。
战争来了。
要怎么做?
眼睁睁看着西北军,再立旷世奇功。从今以后,从皇帝到朝堂,无人能压制鲁侯。
还是派干将分薄西北军的军功,压制鲁侯和裴蒙的锋芒。
朝中所有人都清楚,想要将北荣赶走,甚至反杀北荣大军,打到北荣王庭,这个艰巨的任务只能指望西北军。
其他边军,防守还行,进攻就是辣鸡。
所设骑兵,面对北荣铁骑,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三回冲锋。
骑兵对骑兵,还是得指望这西北军,尤其是天狼军。
文德帝很苦闷。
他将朝中武将全都筛选了一遍,挑出一二十个武将,准备派到战场上历练。
但是要选一个压制鲁侯的人,到底该选谁。
镇国侯不能用,柱国公已经来了
文德帝很失望。
常恩替文德帝分忧,大皇子殿下不能掌军,能否做监军?监军不掌军权,却有节制武将的权利,必要的时候还能替武将做主。
文德帝紧皱眉头,瞥了眼常恩,顾玖给了你多少好处?
常恩吓得一身冷汗,扑通一声,就跪在地上。
陛下明鉴,老奴没有收诏夫人的好处。老奴若有一句虚言,必遭天打雷劈,五马分尸。
没收他的好处,干什么替刘诏说话。
老奴见陛下苦恼,想替陛下分忧。老奴愚钝,老奴该死!
常恩抬起手掌,一下一下,打在自己脸上,打得啪啪啪作响。
很快,两边脸颊高高肿起来,像是发面的紫红馒头。
够了!
常恩住了手,连连叩谢皇恩。
文德帝说道:你要记住,你是朕的人,只能效忠朕。若敢背叛朕,朕会诛李九族。
老奴遵旨!谢陛下不杀之恩。
起来吧!
老奴叩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