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建议从百姓利益出发,不仅加长山野之民的服役期限,也应施以其他恩惠,以确保政策公平公正,从而减少不满情绪。

  “比如再次减免劳役,分摊到全国百姓。”

  “野人的数量如此庞大,而朝廷可以控制徭役的总量。”

  “假设我们征召三百万野人参与劳动,那么普通百姓的负担就可以大幅减轻。”

  “他们怎么会不愿意呢?”

  ** 惊愕地看着对方:“殿下,这招高明!”

  “利用民众间的矛盾,这正是君王治国的关键策略之一。”

  “只要在诏书中详细说明理由,并明确指出归附后的野人的徭役负担能减少多少,立即将占据道义高地。”

  “若野人依旧冥顽不化,必定引起百姓反感。人人唾弃,如过街老鼠般。”

  “到时候他们的处境会愈发艰难,不得不走出大山回到社会中来。”

  扶苏笑了笑:“本宫并没有多想,只是希望通过这次赦令造福百姓而已。”

  ** 心知以对方的智慧绝不会忽略此等后果,这只是不欲授人以柄。

  毕竟,太子以天下苍生为念,乃仁厚之君,怎会去算计百姓和野人呢?

  唉。

  这位兄长大有长进了!

  “那由微臣负责起草诏书,殿下则负责润色和审阅?”

  ** 主动提出。

  反正他已经声名不佳,朝臣及民间如何揣测对他影响不大。

  “就有劳先生了。”

  扶苏应允得从容淡定,让人刮目相看。

  **心里感叹:

  不错啊,兄长越来越像个君主的样子了。

  换做以前必是百般推辞,一副深感愧疚的模样。

  现今却泰然处之。

  这才对,一国之君,理应心系万民。

  “先生笑什么?”

  扶苏略显窘迫地转开视线。

  ** 随即转移话题:

  “据估算,野人总数近千万,青壮劳力不少于三百万。”

  “有了这支力量,秦国会大幅缓解人口短缺的问题。”

  “不管是开山、修路、挖矿还是屯垦边境……”

  **轻笑,

  似乎平分后也没什么多余的人力,但也不妨碍。

  目前江山尚安定,如无重大战事,人口增加速度超乎想象。

  所以不必过于担心。

  扶苏点头同意:

  “本宫也考虑过这点,以国库的存粮至少能供养三百万野人大半年时间。”

  从今年夏收情形来看,各地上交的粮食都增加了不少。

  精铁农具的普及,更将加快未来的耕地开垦量和粮食储备。

  这样,野人劳作的条件就能保证了。

  **顿了一下说:

  “内务府刑徒不仅包吃住,每天还给两个钱补贴。”

  “如果野人参 ** 役,也需同样待遇,否则怕会引起抱怨。”

  扶苏懊恼拍头。

  确实还有些疏漏。

  “殿下勿虑,”**宽慰道:

  “每天两个铜钱虽不多,却足以让他们积攒些许用于生活,改善生活质量,增添盼头。”

  扶苏点头表示赞同。

  很多小事只有实际经手时才明白其必要性。

  “老弱病残怎么安置?” **细心询问。

  “他们在皇庄中开垦耕田或养蚕种桑。或选择一些轻省工作交给健妇幼童。”

  “记得雷火司设在咸阳郊外时我曾纳闷那些沃土为何无人耕作。原来是因山民时常下山滋扰。”

  现在实行宽赦,各郡县闲置土地可再度利用。“

  “对了,荒废土地也可分给无法服役者使用。就近安置,亦可增补税赋收入。”

  “妙策!”扶苏眼前一亮。

  二人皆心知朝廷看重的是大量野人劳动力,其余老幼病残只能尽力而为。

  但仍需周全规划避免遗露。

  “先生觉得还有什么未考虑之处吗?” 扶苏急切准备草拟详尽章程呈报给父皇。

  此刻机会难得,趁父皇心情愉快定当答应许多请求。

  “兵法讲究料敌以宽,施政也类似。”

  “假设有上百万青壮入伍至京畿服役建桥修路。您可想过未来怎样安排这些归附者?”

  “早有打算分流至北境屯垦戍边,其中优秀者收入麾下,广袤疆域总会有地方安身。”

  ** 提醒:“一切计划依赖月氏迁徙及邻邦恭顺。若月氏拒绝迁移怎么办?”

  **试着测探扶苏心思变化。

  “还真没考虑到。”扶苏陷入思索。

  迹象显示月氏准备举家迁移并证实其物资采购。即便**箕准无魄力,但任何变数不能完全排除。

  “我们的要求光明磊落,没什么需要隐瞒的。”

  “燕国人肯定会问,为什么关山条约里没有提到这一条?”

  “使臣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他:现在就有!来人,将国书递上来,请燕国君主签字盖章。”

  公子扶桑忍不住大笑,结果牵动了伤口,痛得轻呼一声。

  “大人,如果真按您说的办,礼部很快就要面临人才凋敝的局面了。”一位谋士漫不经心地说,“使臣原本就是消耗性的资源,所谓‘养士千日用在一朝’。”

  “秦国什么都缺,但绝不缺希望扬名立万的人才。”

  “殿下请放心,即便再多人遭遇不测,礼部依旧会人满为患。”

  他接着解释道:“如果燕国答应了,我们便有了合法依据,去安置民众在该地区。如果他们拒绝并且擅 ** 害我秦使,那么发兵讨伐便是顺理成章之举。”

  扶桑心中对此竟无半点波澜。“作为君主,维护百姓和国家利益,这才是天职。”

  “大人也是这么想的。”

  “下臣考虑着,什么时候起草一函正式文书送去燕国。”

  “暂时维持箕州名义上的自治权,由秦官吏逐步接管实际管理。”

  “不出二三十年,箕州恐怕就会因种种问题自行瓦解。”

  “到那时,我们可以将之并入秦疆,设郡置县。”

  谋士嘴角闪过一丝冷笑,看着燕国的读书人苦心钻研秦国的典章制度以求强国之道,“本座何等慈善,不如直接把燕国变成秦国的一郡一县,让你们的梦想实现吧?”

  扶桑坚定地点头,“老师所言甚是。”

  “蒙甘此人有能力,五千军卒足以震慑局面。”

  “与殿下商讨此事,远比之前预期顺利得多,不必再费尽唇舌苦苦规劝了。”

  “殿下……”

  谋士左右张望一番,低声问道:“假如将来您登基为王,最希望做的事情是什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洪荒:造化青莲,开局创灵根一族,洪荒:造化青莲,开局创灵根一族最新章节,洪荒:造化青莲,开局创灵根一族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