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常山种的麦子看起来比村里分到的种子更好。

  “老张,你这些麦子能不能卖给我们一些?明年我们想种这种麦子试试。

  我们今年的麦子长得还不如你家的一半大。”

  李明拿起一把麦子仔细端详着说道。

  其他村民听了也纷纷看向赵常山。

  “可以啊,你们需要多少,我会给你们预留好。

  我家按每亩二十八斤来种。”

  “老张,我们现在每亩种三十斤,就按这个量算吧,你能给我们留出三百亩的种子吗?”

  “行,也就是九千斤,不多,仓库现成有的放着,不会坏,等下一次播种的时候直接来取就行了。”

  “那老张,这麦种多少钱?”

  “这样吧,你们给合作社打个申请,说明我家麦种更好,请他们收了再分给你们,这样的话你们也不用花钱了。”

  “噢……可以这样吗?”

  “怎么不可以?试试看嘛。”

  “嘿嘿……好的。”

  这时陈大伯已经挑好了一些西瓜,价格是两个角钱一个,赵常山几乎没有做什么工作,只是在栽种时挖了个坑,在长成期间稍微管理一下就行,摘的时候费了一点力气。

  这笔钱可以说是赚得很轻松。

  他问清楚了村民们要这么多瓜的原因——原来有人会做果酱,要用西瓜来做,也算是一种家常美味。

  村民们买走了六十个西瓜和两千个鸡蛋,赵常山多了八十块钱。

  第123章

  某一天,赵常山跑去鹤岗打电话给老友周叔。

  上级领导听到小麦已经晒好了,要求尽快行动。

  周叔赶紧带人带着卡车过来。

  早上九点打完电话,下午三点队伍已到了。

  走进院子里,看见地面上铺满厚厚的麦粒,所有人都感到非常高兴。

  这麦粒品质不错,完全可以作种子。

  旁边农庄也给出了差不多的报告。

  众人开始忙着将麦子装袋、称重。

  赵常山意识到这些人都还没吃午饭,便先让粮食装车,厨房则准备丰盛的饭菜。

  大锅炖菜,木桶蒸米饭,并加上嫩玉米切粒和大米一同蒸制,绝对是一顿美食;鸡肉块拌土豆也是必不可少。

  配上自制的腌咸菜,每个人都能享用满满一大碗。

  周叔这边定好了麦子价格——一级,定价每斤一毛零八分钱。

  二十多名工人从三点忙到了六点多才完成装包称重。

  总重量达到斤,约莫等于十四万斤。

  估计这是北大荒今年第一个丰收的成绩单。

  赵常山这片地水足肥美,一亩地收获了三百五十六斤七两。

  那时一亩超过三五百斤就是上等麦子了。

  也只有精心照料的老农民才可能有这样的成果。

  周叔看着坚强的面庞想象出赵常山日夜劳作的情景。

  叫来跟在他身边的会计算账。

  很快得出数字:.6元。

  这就是这一年的小麦收入。

  当天共有五个车辆拉货,平均每个车上装载大约一千九百斤。

  此外还额外装了西瓜带走,周叔也给了价钱。

  最终总数元。

  这让赵常山不禁犯愁,账户还有三四万元,现在又多了一个万多,总收入已经超过五万元。

  而后面的收大豆、玉米更会增加更多收入。

  过了中元节后的8月18日,

  赵常山写了诗,感叹往事。

  同时拿出了储物间的大猪头、羊头及两条鱼认真摆了一桌子供奉,喝闷酒从中午到傍晚,不知不觉中饮了两瓶。

  最后还不忘泡点馒头和骨头一起啃食。

  次日在冰爽的房间里倒在床上入睡,直至凌晨四点才醒来。

  醉酒的结果使脑袋一整天都在隐隐作痛。

  八月底那天,周叔坐着货车来访。

  “常山,我给你介绍了两位后勤唐主任与顾会计。”

  赵常山招待了大家,然后抱出一个刚从井水里浸过的西瓜。

  一刀下去红壤白肉的西瓜被切成几瓣。

  “常山,今天我们来给你送粮和钱。”

  顾会计说,“赵同志,请你看一下票据,确保数目正确无误。”

  确认后,赵常山交接过收据和现金。

  “周叔,你顺便把我这大部分的全国粮票寄给我父亲吧,他可能会有需要的。”

  赵常山还接受了周叔送来一百斤面粉、一百五十斤大米、一百五十斤粗粮和玉米渣以及几十斤腊肉。

  赵常山感谢地说:“谢谢各位帮忙了,这些足够支撑我的生活

  ### 修订后的故事

  “能下蛋的母鸡也是最好的。”

  “好,给你200只行不行,今年只能供应这么多。”

  李主任说道。

  张主任一听这话,激动得拍了一下大腿:“李同志,真是谢谢你了,你可帮了我们的大忙啊。”

  “张主任太客气了,大家都是同志,相互帮忙是应该的。”

  李主任答道。

  “对对对,应该是的。”

  张主任乐呵呵地说。

  最终,通过刘大爷调整价格后,张主任决定以每只3元购买300只下蛋母鸡,并以每只2元购买50只公鸡,共计一千元。

  这300只母鸡将确保今后兵团总部能有一些鸡蛋的供给。

  日落时分,李伟开始了抓鸡的任务。

  他们用特制的大竹笼关鸡,回到基地后找地方饲养,同时先剪短翅膀。

  剩下的细节,他已无需交代。

  大家简单吃了晚饭后匆匆离开。

  看到手中的钱款,李伟又陷入了沉思中。

  ### 第124章 增加负担

  李伟的土地里还种着200亩大豆和50亩玉米,剩余20亩地则用于种植土豆、绿豆、花生、向日葵种子及蚕豆各4亩。

  自从周师傅拉走小麦之后,他已是几番光顾。

  周师傅透露今年的收成可能减少40%,以前可以收获一千万斤,今年却只够600万斤,少了400万斤粮食的缺口。

  上级要求留足明年所需的粮种与口粮,再加上需上交500万斤粮食,这样一来,实际上已经无粒余粮。

  目前还没有收到上交数量的确切通知,按惯例估计也会是同样的数字。

  但上层需要更多粮食,各个国营农场也需要存粮。

  如果缺乏存粮,人们怎能挨过严冬、继续播种?

  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这些玉米。

  而据周师傅的消息,他们的口粮已被限量,这让李伟感到困惑。

  以前军队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定量发放口粮,而现在这么做……

  “真的到这么紧迫的地步了吗?”

  “你在想什么呢?”

  周师傅反问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洪荒:先天神道,吾为紫微大帝,洪荒:先天神道,吾为紫微大帝最新章节,洪荒:先天神道,吾为紫微大帝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