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枭主 第197章 祭祀武庙

小说:寒门枭主 作者:逍遥狸猫神 更新时间:2025-03-23 06:37:09 源网站:宝书网
  科研署对多种火器研发与改进,有的还在研发阶段,有的具备实战能力。

  后装铜火帽枪,后装合金火炮是在原有的火枪火炮基础上改进。

  经过试射,缺点不太明显。让江毅很满意,对参与研究的工匠给予奖励。

  后续会投入更多的钱,研究更先进更厉害的火器。

  各种冷兵器也会研究与改进,毕竟冷兵器也有优点。

  直到傍晚,江易才返回汉王宫,看起来心情很不错。

  又过了几天平静,汉国境内没有大事发生。

  各国商人陆续来汉国做生意,那些商人也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述律崇光又派使者来了,是向江易求助,同时表达歉意。

  南辽与大梁联合攻击北辽,致使领土减少。

  江易拒绝帮助北辽,上次购买商品占了很大便宜,又派兵企图占领西河区。

  汉军出手还击,并击退了北辽军。

  这个时候还有脸来求助,双方闹得不愉快才过去没多久。

  述律崇光听使者的回复,感到有些气愤。

  如今北辽孤立无援,西域各国怕得罪汉国,无法进入其境内进行贸易。

  所以有些西域国家跟北辽断交,也禁止出售商品给北辽。

  “唐阙派人送信给我,将士们剿灭当地造反势力还算比较顺利。只是有些世家暗中刷手段,给我军将士造成了一点麻烦。”

  看来永康帝的话不管用,当地势力为所欲为。

  如果他们继续给汉军制造麻烦,如有必要,就采取强硬措施。

  “他们怕将士们趁机占据当地,可能受到曹家挑唆。”

  刘峥看了一下江易递过来的奏章,也料到会发生这种事。

  “也好,只要他们把事情闹大了,我们就有理由占领那几个州。”

  如今,汉国跟大梁签订了互不犯协议。

  只要大梁先违反协议,汉军就有理由反击,并占领其地。

  为统一天下做准备,战争可以有计划进行。

  大梁大部分领土有很高的价值,北方辽国觊觎很久了。

  辽国一分为二,只要时机成熟,就会再次统一。

  跟大梁短期友好合作,等待国内发生大变故,辽国出兵南下。

  江易若有所思片刻后,“听说永康帝病重。估计命不久矣,江澈治国能力不行,梁国也离灭亡不远了。”

  大梁犹如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已经药石无救。

  江易也没打算拯救大梁,只想着建立新王朝,打造新秩序。

  这个计划早在几年前就制定了,也按照计划进行。

  “等永康帝驾崩之后,就是我们夺取梁国江山之时,至少让他不成为亡国之君。”

  如此一来,也照顾到了永康帝的面子。

  至于那些兄弟姐妹未来如何?就在于他们是反抗,还是归顺。

  “听梁国那边不少人说你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臣认为大王做得够好了。”

  刘峥实话实说,这可不是夸赞,这些年韩国帮大梁牵制住了辽国。

  可有些人就是不理解,把江易视为逆贼。

  “李望多次提起苏木,并请求我想办法把此人拉拢过来。”

  苏牧也是一位名将,让他留在南辽很屈才。

  “臣也有所耳闻,当年由北苏南李双武,北苏就是苏牧,南李就是李耿。”

  唯一可惜的是,李耿当年宁可战死。也不归降。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拉拢苏牧,让他成为汉国武将。

  这就是他们接下来的计划,多拉拢一些他国名将。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汉国虽然有不少武将,有几位年纪较大了,有不少才二十出头。

  作战经验尚浅,或者军事天赋不高。

  “苏牧对辽国比较忠心,他可能跟李耿一样,宁死不投靠他国。”

  有些武将有自己的信仰,忠于自己的国家。

  “成可以肯定,苏牧不是那么愚忠。只是他的家人在辽国,不敢轻易投靠大王。”

  江易听了之后,觉得有道理。

  换作是他,也会因家人安全,考虑投靠他国。

  “对了,去年我让人建造武庙,祭祀那些历史上有突出贡献的武将。”

  江易今天看了公布尚书递交的奏章,武庙已经建造完成。

  耗费一年左右的时间,同时让人收集并整理历朝历代名将。

  把那些武将的排位放进武庙,享受世人祭祀。

  此举是为了提高武将的地位,让世人记住他们曾经的付出。

  “大王立了武庙,是否考虑再立一个文庙?天下武人是感到很荣耀,若是文人受到冷落,会有人说大王重武轻文。”

  这事可大可小,武将固然重要,文官同样重要。

  若是厚此薄彼,以后文官不会尽心尽力为汉国做事。

  江易还活着的时候,汉国还不会出现问题。

  或许他儿子能够稳住国内各方势力,到第三代以后,汉国就有可能出问题。

  文人十年寒窗苦读,一朝考取功名,做了文官。

  最终得不到重视,必然心生怨恨,文人可能会投靠他国。

  “请大王明鉴,历史上也有不少文人为国家鞠躬尽瘁。请采纳陈的建议,立文庙,笼络天下人心。

  刘峥说这些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汉国未来。

  “你所言有理,那就建造文庙。收集历朝历代有突出贡献的文官,让世人祭祀。”

  一开始,江易也没想那么多。听了刘铮所言,觉得确实忽略了文人的感受。

  今天下午打算去武庙祭拜一下历史上有名的武将,原定计划不变。

  “你回去准备一下,下午前往武庙祭拜那些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武将。”

  “臣这就回去准备。”

  刘峥告退了,为江易能够采纳建议而感到欣慰。

  当初投靠他没有选错,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能,也能得到明主的赏识。

  很快到了下午,江易带着文武官员前往长安武庙祭祀。

  周围的百姓看热闹,等江易他们祭祀结束离开之后。

  百姓们才可以进入武庙祭祀,庙中也有他们崇拜的武将。

  不少文官心里犯嘀咕,为什么只立五庙而不立文庙。

  难道汉王只重视武将,认为文官的作用很小。

  其实不然,江易也是出于周围局势考虑。

  刘峥提醒了他,并给了一些建议,也采纳了。

  过几天会全国公告,让天下文人安心。

  武庙周围高度警戒,防止有刺客行刺。

  武庙外的百姓看到江易的车驾到来,顿时激动不已。

  他们欢呼雀跃,向江易打招呼。

  他向百姓们招手,有些百姓激动地落泪。

  这几年,在汉国过得太幸福了,江易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无比重要。

  由于出行计划保密,想要行事疆域的那些人,不可能知道他会来武庙祭祀。

  也就不能提前做好刺杀准备,就算来了,也很难成功的。

  保护江易的那些禁军武器装备精良,而且功夫也很高。

  靠近武庙的人要接受检查。任何有危害物品,都不能带进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寒门枭主,寒门枭主最新章节,寒门枭主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