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老者并没有马上拆开,而是说到。

  “随我来吧。”

  于是赵兴安便在后跟随到了旁边的小屋之内。

  这时候有几个年纪大的学子,快步走了进来将里面的碳盆端了出去。

  过不多时,他们小心翼翼的将一个碳盆端了进来。

  老者轻轻点了点头,几个学子告辞。

  他这才看见了赵兴安。

  “若是口渴了,自己去倒水,老夫年纪大了,就不招呼了。”

  赵兴安赶紧点头,他马上取来水壶,出去问了一下水在哪里。

  然后将水烧开,拎了进来。

  老者此时正在看信,听到脚步声伸手指了指旁边一个柜子上面。

  赵兴安过去一看,里面有个陶罐,打开之后正是茶叶。

  取出来沏了两杯茶,恭恭敬敬的摆在桌上。

  这时候老者将信放下,看了他一眼。

  “你如何看当今的天下大势?”

  赵兴安一听愣了一下,他不知道这老者为什么这么问。

  难不成是苏良臣的信里面说了什么?

  不过既然老者问了,他自然要回答。

  “当今天下隐患重重,最糟糕的莫过于吏治,各地官员人浮于事。”

  “以至于百姓嗷嗷待哺,日子越过越难,再加上边关多事,百姓还要摊军饷。”

  “如此一来,更是雪上加霜,若是这局势不扭转的话,恐怕祸事不远。”

  老者看了他一眼,淡淡的说道。

  “这一次并州生乱,可是边军却按兵不动,借此要挟朝廷。”

  “你却说是坏在吏治上,是你看不懂还是没想到?”

  赵兴安当即就是一拱手。

  “朝廷自有法度,只是因为时间久了,这法度无人执行,才会有此局面。”

  “若是重振朝纲,这个局面必然会有改善。”

  老者眯起眼睛来,语气加重几分。

  “必有改善?那也就是说这祸事依然还会来了?”

  赵兴安点了点头。

  “这个我就不好说了。”

  他不是不好说,是不能说。

  开玩笑,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那都会经历更替的。

  不可能本朝例外。

  而且现在积弊日深,说句不好听的,已经是病入膏肓了。

  这一次苏良臣整顿边境,跟回光返照差不多。

  这么说就是因为苏良臣并没有把那些乱民尽数剿灭,留下了一大隐患。

  这时候老者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

  赵兴安也赶紧起身。

  老者摆了摆手。

  “你在这里坐着,我去去就来。”

  过不多时老者返回房中,手里面拿着几本书还有一叠纸。

  “这文章和书你拿回去读,下次来的时候,写上自己的心得。”

  “我自然会指点你一番,时候不早了也早点回去吧,我这里没有多余的地方。”

  这是在赶人了。

  赵兴安也不敢多说拱手告辞,自始至终都没有机会问一问,这老者是不是南山先生。

  见到他出来,周志武便上前询问。

  “东家咱们接下来是不是找个地方住下?”

  赵兴安摇了摇头。

  “不用了,直接回家。”

  这让周志武有些诧异。

  “这么快就走?”

  赵兴安呵呵一笑,看了一眼手中的东西。

  “东西已经拿到了,留在这里干什么?”

  回去的路上,他把书展开一看。

  就是他们常读的四书五经,不过看着书的样子,应该是手抄本。

  而且要比他平时读的书厚上许多。

  翻开一看,里面居然还有注解写的十分详细。

  书的字体跟注解的字体是一模一样。

  不用说,这书就是那个南山先生自己写的。

  其中有些观点,跟赵兴安自己认为的不太一样。

  比如说礼记开篇四个字大学之道,旁边写了一排字。

  何为道?

  伦理纲常自有其法,然心欲难治!

  这让赵兴安心中也是若有所思。

  其他几本也是一样。

  随后他拿起文章来,又看了一下。

  开篇第一个上面编写着,三冗之害。

  里面便说道当今朝廷面临三大问题,冗员冗兵冗费。

  并且其中内容详实。

  赵兴安一看心中就是一动。

  这根本就不是文章,更像是给皇帝上的奏折。

  他心中不由得想到。

  看起来这个南山先生大有来头。

  苏良臣让他过来走这一趟,看起来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好老师啊。

  光是充斥着文章之中列出的种种实例。

  就能够知道。

  这南山先生是能够接触到朝廷隐秘的。

  那就说明他肯定曾经在京城也是位列朝堂高官之中。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躲到这犄角旮旯。

  而且之前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说他没了功名利禄之心。

  这显然不是对自己说的。

  恐怕之前有人专门请着南山先生出山,只不过被这老人家给拒绝了。

  想到这里赵兴安心中有些奇怪。

  为什么苏良臣会对自己这么好?他有什么目的呢?

  一时之间他也想不明白。

  不过这几篇文章他却仔细读了一遍,其中也是有不少启发。

  当今朝廷的问题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夸张。

  因为取消了府兵,各地却有驻军。

  而且按照正常标准来说,每个县驻兵约有千人。

  可是拿他们泗水县来说。

  现在能有一半就了不起了。

  由此可见,吃空饷有多厉害。

  一时之间他看到有些入神。

  而就在此时。

  府城之中的苏良臣也接到了朝廷的旨意,让他回京复命另有任用。

  吃过送行宴。

  苏良臣便带着人出了府城。

  只是临行之时,他回头看了一眼,叹了一口气。

  跟着他身后的陆善行低声说道。

  “大人不必忧心,那些乱民已经成不了气候,我也会在这里仔细看着。”

  “必然不会让大人的一片苦心付之东流。”

  苏良臣听完之后轻轻点了点头。

  “一切就有劳陆大人了。”

  这时候陆善行开口询问。

  “只是想要问一问大人,不知朝廷定了何人接替并州节度使之位?”

  苏良臣缓缓摇了摇头。

  “这个事情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会尽力为陆大人争取的。”

  “毕竟你镇守并州多年,论资历来说已是足够。”

  听到这话,陆善行的脸上露出笑意来,当即便拱手说道。

  “多谢大人提携,今后若有需用之时,请大人直接开口便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最新章节,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