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说,曹操既然是曹参的后代,世为汉臣,可如今曹操专权欺主,不但蔑视皇帝,更是蔑视祖宗,乃是曹氏家族之叛逆!而刘皇叔是天子查宗谱,口称皇叔的,怎么就是无可考了呢?

  而且高祖出身亭长而得天下,织席贩屡又有何耻辱?】

  刘邦:就是,出身低怎么啦?不过,为啥王爵后代最后会落得一个织席贩屡的地步?

  准备好要推行推恩令的刘彻:养这么多王,既费钱还不安全!

  小七:“一想到汉高祖刘邦跟秦始皇嬴政就差了三岁,我就觉得不可思议,总感觉这俩是两个时代的人!”

  秦始皇:什么???

  小六:“毕竟一个是秦朝第一个皇帝,一个是汉朝第一个皇帝。而且,刘邦、嬴政出生的时候,语文课本大反派秦昭襄王还没死呢,还是战国时期呢,是不是更不可思议?”

  小五:“真的奇妙!”

  秦始皇:奇妙个屁!!!

  这个汉朝,这个汉朝的立国者,居然现在就存在了?还就比我小三岁?

  这么说,我死后,秦就,没了??

  【严畯说诸葛亮的话不是正论,问他治何经典。

  诸葛亮说自己从来不做这些,这都是书呆子们干得事情。自古以来的大贤们,也都不治什么经典,商汤的伊尹以前不过是个奴隶,姜子牙更是做过渔夫,张良、陈平也都没听说有治过经典。如今的书生们张口经典闭口古训,不过只会舞文弄墨而已!】

  严畯:不是,我治经典也不对了?

  诸葛亮,我可没招你惹你啊!!

  【程秉说孔明你的口气也太大了,可未必有真才实学,恐为天下儒者所笑!

  诸葛亮马上就说,你既然说儒,那我们就说说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公正、斥邪恶,既能恩泽当时又能流芳后世。小人之儒则专攻笔墨文章,笔下虽有万千而胸中无有一策。

  杨雄才华横溢却投靠王莽,最后落得个跳楼自杀的下场!这样的小人之儒有什么可取的呢?德枢你可要做君子之儒,千万不要做小人之儒啊!】

  小五:“这波嘲讽也是拉满了!”

  小七摇头:“在座的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啊!”

  诸葛亮:我以后,不会被东吴集体拉黑吧?

  【东吴儒士们对诸葛亮都很不满,还要再使人出来与他辩说。却见黄盖从外面走来,对他们说,孔明先生乃当世奇才,汝等以唇舌围攻非敬客之道!

  说罢黄盖请诸葛亮去见孙权,与他家主公说联手抗曹之道。】

  小七:“再不出来阻止,脸都要丢尽了!”

  张昭:后世人真是欺我等太甚!!

  孙权:突然想组织来一次真的了,无他,就是觉得我东吴那么多人,不会连一个诸葛亮都辩不过!!

  两集的剧情进展很快,天幕这次不加更了,快速散去,徒留各朝各代的人们,自己消化回顾。

  秦始皇已经坐在原地好半天没动了,他怎么想都想不通,怎么自己死了后,大秦就能没了呢?

  大秦的制度这么完善,国力富强、兵多将广,怎么能灭亡呢?还是在自己死后?

  扶苏就这么没用??

  等下,扶苏是二世吧?虽然自己到现在也没立他当太子,但他应该知道吧?毕竟他是长子,这会儿还被我打发去修长城了。

  等等?

  修长城?

  扶苏该不会死我前面了吧?然后我被气到了,身体也不好了,然后我俩都没了,剩下的儿子们打成一团,六朝余孽趁机而入,大秦,就,没了?

  也不对。

  我应该不会因为扶苏的死而难过到不顾自己的身体。

  所以我到底是怎么死的?

  相比于秦始皇百思不得其解,刘邦反而看开了。大汉都传承四百年了,就算最后刘备那个后生没能再次扶起大汉,也不要紧了。自己这功业已经够大啦,比秦始皇要厉害很多啊!

  该满足了!

  不过那曹操,到底是不是夏侯婴的后代啊?

  刘彻看着推恩令的准备文书,想想后世宗室居然落魄成那样,还被人看不起,实在是有点不是滋味!

  但是不实行推恩令,那后辈的祖先,如今就要把我逼死!所以还是委屈后辈吧,毕竟祖宗们也不欠他们什么!

  刘秀沉思:世家豪族称大,想来不是一世之功,说不得根子在他这里便埋下了。看看还未离开的太子,父亲决定,还是让儿子少睡点觉吧,两个一起头脑风暴,才算不虚度光阴啊!

  司马炎:世家大族啊,算了,天也不早了,还是赶紧睡吧。

  至于南北朝,又打起来了,不做表述。

  隋朝杨坚与杨广聊了一会儿,便打发儿子回东宫了。对于新太子,目前为止他都挺满意的,有想法有干劲,既孝顺又聪明,比第一个逆子好太多了!

  而且,他相信,前朝累积的种种弊端,在儿子手里也都会一一解决!

  于是,他很放心地去睡觉啦!

  对了,这会儿皇后应该也睡了,可以找个宫女来陪他会儿了吧!

  而唐朝的李世民本也想跟太子好好聊聊的,可忽然想起今日他本就身体不适所以没来跟自己一起看天幕,如今想必也睡下了,那算了,还是等他好些再说吧!

  武则天能上位,本就是当年高宗在借她打击世家,而她本人更是厌恶这些手握重权、反对自己的世家官员们。之前还想着既已经杀了不少人,威信足了就可以停停了。但如今看过三国,重温过历史后,她想,还是不能对他们太宽容!

  宋元明都没有世家担忧,他们也没有温习历史的习惯,于是看完天幕就睡了。

  而清这里,因为南北战争近来有暂停之迹象,故而清廷屡屡招安,希望瓦解掉南边的反抗。而南边革命内部,也的确出现了裂痕,可经过今晚的诸葛亮舌战群儒场面后,本就志向坚定的人更加坚定反抗清廷了,不仅如此,他们还从诸葛亮这里得到启示,劝说他人。

  他们看得清楚,清廷这不是招安而是求和,他们妄图让他们自己内斗起来,好个个击破,君不见,前明正是如此覆灭的,而清廷也是因为汉人们的不团结才入主中原的!

  终于一番大道理后,南边求和之意总算又被按了下去。

  而已经接触到国外新思想的南方反抗人们,也规划筹谋起了新的行动纲领和未来社会之畅想。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给古人re四大名着,给古人re四大名着最新章节,给古人re四大名着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