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帝笑着对一旁的萧栋道:“镇国公,你瞧瞧这丫头。

  朕没逼着他把医学堂开到京城便罢了,她反倒跟朕要起人来了!”

  镇国公呵呵一笑,避重就轻:“这也是安安丫头的福气,还不都是皇上和太后惯的她!”

  太后道:“那也是我们安安值得哀家这么做。”

  桌上的人都点头称是。

  乐阳公主高声道:“别人我不晓得,我只说自己。

  若是母后同意我都想搬去凉州跟安安一起玩儿呢!”

  昭帝笑道:“你就别去添乱了,还是老老实实留在京城陪太后,好好尽孝。”

  说罢,又转头问赵瞻:“太子觉得安定郡主的提议如何?”

  赵瞻起身答道:“父皇,实不相瞒。

  安安之前也跟儿臣提过这个想法,儿臣想着如今凉州地界是我大魏跟突厥之间的一道屏障。

  既然是屏障,那就越牢固越好。

  若我大魏子民都在凉州安居乐业,共同发展凉州,那可就是最牢固的屏障。”

  昭帝点了点头,转身吩咐身后的随喜:“今日申时召户部的人进宫,拟旨后即刻发往各州县衙门。”

  随喜领命出去了。

  安安嘿嘿一笑,道:“皇上,臣女还有个想法。”

  昭帝笑着虚点了点她,扬声喊道:“随喜先回来!”

  所幸随喜走得不远,听见昭帝的声音,赶紧小跑着回来了。

  “丫头,你有什么想法,一起说了吧。

  朕好让他们一起拟旨。”

  安安起身给昭帝行了一礼:“臣女谢皇上。

  此事还是皇上提醒臣女想起来的。”

  “关于医学馆一事,臣女想请皇上在京城中发布一道诏令。

  任何想学习医术的人,不限男女,不问年龄出身,都可以报名去凉州的医学堂学习。

  从京城到凉州的路费统一由朝廷资助。”

  昭帝指指安安,道:“好了,现在又开始给朕要钱了!”

  安安扑哧一笑,道:“皇上您忘了,您还有一大笔钱存在凉州呢!”

  安安说着,张开双臂做了个很大的环抱的动作。

  昭帝会意,明白她说的是在凉州发现的宝藏。

  于是一笑,道:“好,好,朕就由着你们安排。

  太子,这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赵瞻起来应了差事。

  昭帝对随喜道:“到时候再叫上京兆府的人进宫。”

  随喜应了差出去了,可见的走得很慢。

  这里昭帝皱眉道:“丫头,你给朕又要人又要钱,朕这里也有一件事要你替朕办。”

  安安笑得眉眼弯弯:“皇上尽管吩咐!”

  昭帝哈哈大笑:“呦,小丫头口气倒不小。

  你还没问朕要你办什么事,就敢说尽管吩咐?”

  安安道:“不管什么事,臣女都愿意竭力为皇上分忧!”

  太后一脸欣慰:“嗯,这才是好孩子!”

  镇国公和学文四兄弟也都站起来,齐声道:“皇上,我们都愿意为朝廷分忧!”

  昭帝抬手示意他们都坐下说话。

  “此事朕考虑了有些日子了,也是刚才突然有了这个想法。

  此事让安安替朕去办,再好不过。”

  赵瞻抿唇一笑:“父皇,容儿臣猜猜,可是突厥质子的事?”

  昭帝又是哈哈一笑:“不愧是太子。

  你能猜中是质子之事,足见你平日里时刻心系国事。”

  “不错,按照约定,三月间阿史德部和柔然部的质子就要进京了。

  朕近日一直发愁如何安排他们,如今想来让他们直接留在凉州,由你统一管理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昭帝一番话说完,桌上突然陷入了一阵沉默。

  安安并没有立刻答应下来。

  镇国公迟疑道:“皇上,安安丫头得您和太后恩顾,自然应该为朝廷分忧。

  但质子之事关系大魏与突厥两部的未来。

  安安只是区区一个郡主,臣怕——”

  镇国公说得没错,郡主封号听起来尊贵,但事实上是没有实权的。

  更别说直接处理外交事务。

  赵瞻也接口道:“是啊父皇,安排质子一事毕竟不同于跟突厥来往贸易,儿子也担心郡主会处处掣肘。”

  昭帝沉吟了片刻,道:“那朕就任命安安为朕的钦差大臣,专管质子之事!”

  太后点点头,道:“皇上,虽说后宫不得干政,但哀家认为皇上的安排甚是妥当。”

  乐阳公主和宋景恒更是直接,两人都端起一杯茶,笑着对安安道:“恭喜钦差大人!”

  安安看了外公一眼,见他点了点头。

  于是便笑道:“臣女谢皇上恩典。”

  说着从腰间的荷包掏出一块玉佩,道:“皇上的玉佩还在我这里呢!”

  昭帝呵呵一笑:“玉佩朕已经赐给你了,你就留着。”

  赵瞻道:“这个可比尚方宝剑还好用!”

  说完了正事,席上的几人便把话题转到了家常事上。

  大家首先关心的自然是学文的婚事。

  太后道:“魏家的大丫头哀家见过,是个美人。

  魏赢人品哀家也信得过,他教出来的女儿自然差不了。”

  乐阳道:“母后,您既然赞成,何不加个恩典?”

  太后笑道:“哀家正有此意。

  明日就发懿旨为他二人赐婚。”

  虽然两家已经定了姻亲,但是有太后再行赐婚意义自然更不同。

  镇国公领着五个孩子齐刷刷站起来给太后磕了个。

  太后又道:“学文的婚事哀家算是落了后。

  剩下的你们三个——”

  她指了指学礼三兄弟,道:“你们的婚事哀家可是要做媒人的!”

  乐阳笑道:“母后,您可别乱点鸳鸯谱!

  儿臣倒觉得还是这样好,他们若有相中的女子,母后您赐婚。

  岂不两全其美?”

  昭帝也笑道:“朕也觉得乐阳的话有道理。

  朕看学文的眼光就不错。

  有他这个长兄做榜样,剩下的弟弟们也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好姑娘。”

  镇国公拍了拍三兄弟:“还不赶紧起来磕头谢恩?”

  学礼三兄弟赶紧站起来给皇上和太后磕头。

  话题转到了家常事,席间的气氛活跃了很多。

  一顿饭足足吃了一个多时辰。

  吃过了饭,镇国公带着五个孩子告辞回府。

  乐阳公主死活拉着安安去了自己的公主府。

  杨学文去了御史台。

  镇国公带着学礼三兄弟回府。

  走到半路,三兄弟又提出说想去看看梁谨他们。

  镇国公便随他们去了。

  出来一行六人,最后回府的马车上就只有自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福星到萌娃不发飙你当我是病猫,福星到萌娃不发飙你当我是病猫最新章节,福星到萌娃不发飙你当我是病猫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