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摇摇头:“这种情况本质上来说不算是一种病。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治。”

  “什么办法?”

  国公爷一脸期待。

  说实话,他倒不是因为能治好那些人的“病”而兴奋。

  他兴奋是因为能一次次见识自家宝贝神乎其神的“医术”。

  安安看外公一脸兴奋,本不想让他失望。

  然而还是实话实说。

  “外公,这个办法说起来简单,其实却难。”

  “大宝,这话怎么说?”

  国公爷有些不明白。

  安安轻叹了一口气道:“如果她们真是受到了某种刺激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要想治好她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场景重现。”

  “场景重现?”

  “嗯!”

  安安点点头,一脸凝重。

  “现在难的就是这个场景重建。

  一个哑了,一个失忆,咱们根本无从知道她们经历了什么。”

  国公爷对这个“场景重建”有些似懂非懂。

  见安安皱着一张小脸,不免有些心疼。

  于是转移话题,道:“大宝,既然现在一时解决不了,咱们就等等。

  说不定哪天机缘巧合,你就能治好她们。”

  安安点点头,叹了口气,道:“现在也只能这样了。”

  突然又像想起什么似的,问道:“外公,那个刘巧儿还是没什么动静吗?”

  国公爷摇摇头,神色凝重。

  “我的人可以说是日夜盯着刘巧儿,始终没发现什么破绽。

  甚至,她对那两个孩子也都没有恶意。”

  安安有些不解,问道:“您不是说那个小姑娘看起来很怕她吗?”

  国公爷道:“第一天见她们我确实有这种感觉。

  后来,监视她们的人回来报告说那个小姑娘好像谁都怕。

  薛老怪说她是因为受过刺激才这样的。”

  安安来回踱着步子,面露一丝难色。

  “最近工厂一直很忙,刘巧儿还是先监视着吧。

  等我腾出时间,再想办法‘引蛇出洞’。”

  国公爷点点头。

  安安又问长生的情况。

  国公爷对长生很满意。

  “大宝,你还真没看错人。

  这小子真是个练武的好苗子。

  肯吃苦不说,脑子还特别好使。”

  安安想起来他在飞鹰帮戏弄那个大胖子的情形,不禁抿唇一笑。

  “他若练成,恐怕就是无相门最顶尖的高手。”

  国公爷点点头。

  “这小子还特别知恩图报,他说自己要好好练武,将来保护郡主。”

  说得安安笑了,道:“将来跟着我也不错,反正啊,咱们这里是越来越需要人。”

  说到需要人,安安和外公把话题转移到了最近工厂的事情上。

  眼见了十月过了一半,天气开始冷起来了。

  杨家的各种棉花制品也该登场了。

  棉布的销路自不用说。

  为了全面打开销路,安安将棉布分了不同等级。

  第一批先上市的是各种颜色厚实的棉布。

  它们的目标客户是小康人家。

  第二批是给有钱人准备的精纺的棉布。

  这些棉布不仅有纯棉的,还有跟丝线混纺的,跟羊毛混纺的。

  精纺的棉布不仅更舒服,还兼顾了华丽和保暖等各种属性。

  最后一批才是给普通百姓的。

  颜色基本都是黑、灰、藏蓝等,主打就是实用,性价比高。

  大魏的百姓以前穿的都是麻布衣服。

  麻布染色很不均匀,不美观是其次。

  最重要的是麻布衣服特别不耐穿。

  对于平时需要做很多粗活儿的老百想来说,麻布实在不是上选。

  有钱的人穿绸缎。

  但是绸缎造价高,若不是大富之家也不是一年四季都穿得起绸缎衣裳。

  至于冬天御寒的衣裳,穷人和富人的差别就更明显了。

  富人可以穿丝绵或者皮裘御寒。

  但是大魏等级森严,再有钱的富人也不能随意穿大毛衣裳。

  至于穷人,他们冬天御寒的方式就是在衣服里填充一些碎麻霍。

  但是碎麻根本不能保暖。

  有些地方,穷人也会用木棉保暖。

  但是所有穷人保暖的方式基本都是聊胜于无。

  所以每到冬天,各地都会上报不少冻死的人口。

  尤其是在北方,冬天冻死人更是司空见惯。

  杨家的第一批棉衣就是先在凉州上市的。

  凉州地处北疆,最适合这种御寒的衣物。

  不过十天的时间,全凉州都了解了这种叫“棉衣”的衣服有多保暖。

  看似臃肿的棉衣穿上身却十分轻便。

  以至于棉衣也很快在草原上受到欢迎。

  穿惯了沉重皮毛衣服的牧民们早就受够了它的重量。

  而且,一般牧民处理皮毛都很潦草,所以一到冬天他们穿的衣服上就会有各种动物的腥臊味。

  有了棉衣就不同了,他们第一次在冬季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快和清爽。

  棉衣非但没有以前那种皮毛衣服的腥臊味,反而有一种熟悉温暖的味道。

  那是他们亲手种下又亲手采摘的棉花的味道。

  草原上的人以穿棉衣为骄傲。

  这是他们第一次享受种植带来的成就感。

  草原虽然对外宣称十八部落,其实真正有话语权的部落也就七八个。

  哥舒部因为投靠大魏第一次缺席了草原上“冬日会”。

  这是老突厥王留下来的传统会议。

  一年四季,草原上的冬天是最难过的。

  先不说百姓们的抗寒保暖问题,就是一般的牲畜每年因为严寒和草料缺乏也会大批死去。

  所以,三百年前突厥王就订下了规矩。

  每年冬天将近,草原上的各部落都要齐聚一堂商量过冬事宜。

  他们深知,在草原上抱团取暖才是长久之计。

  对于这种情况,安安心里有数。

  她明白,要彻底分化各部落是不现实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利诱之,使其不能完全彼此信任。

  果不其然,哥舒部缺席“冬日会”引起了很多部落的不满。

  “看来哥舒部是不需要我们了!”

  有人怅然若失。

  但更多的人是气愤。

  “哼,这就是背叛!

  我们应该联合起来讨伐哥舒部。

  否则整个草原早晚都是中原人的了!”

  也有人还保持着冷静。

  “讨伐?

  你以为我们现在还是哥舒部的对手吗?

  且不说他们现在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就是哥舒部的牧民们也是空前团结。

  中原人有一句话叫得道多助,现在哥舒部正是得道之时。”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福星到萌娃不发飙你当我是病猫,福星到萌娃不发飙你当我是病猫最新章节,福星到萌娃不发飙你当我是病猫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