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又拿帕子擦泪。

  苏嬷嬷和赵瞻赶忙解劝。

  赵瞻拍了拍自己胳膊上起来的肌肉,道:“祖母您看,孙儿健壮得很。

  幸亏来了这里,不然孙儿也不能有这般境遇。”

  苏嬷嬷是武太后从娘家带来的贴身丫鬟,跟在身边几十年了,是她的心腹,所以凡事也不瞒她。

  于是问赵瞻:“你是说你遇见的那杨家人?”

  赵瞻点点头。

  武太后道:“说起来,他是你的救命恩人,也算是哀家的恩人,只是毕竟是乡下人,难免眼皮子浅,咱们这样的身份,还是瞒着些。”

  赵瞻笑了笑,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道:“太后,杨家的人您见了就知道了,他们一家都住在孙子那宅子里呢!”

  杨家人住在自己的宅子里这件事,赵瞻并没有在给太后的密信中提及。

  武太后和苏嬷嬷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

  苏嬷嬷知道太后的担忧,笑道:“太后,您不用担心,小主子从小就心气儿高,他看上的人,准错不了。”

  武太后点点头,他这个孙子别看年纪小,是个有主意的。

  赵瞻掀了掀马车上的窗帘,往后看了看,问道:“祖母还带了什么人吗?后面的马车……”

  他话还没说完,太后叹了一口气道:“是和静,她求了你父皇,非要跟着来,说是照顾我,她自己也才十岁,哀家哪里用得着她来照顾?”

  苏嬷嬷笑了笑,道:“太后,您别怪奴婢多嘴,还是提醒小主子防着些。”

  武太后道:“有什么好提醒的,钱氏安的什么心宫里哪个不知道?

  她以为皇后没了就该轮到她了,有我老婆子在一天,她钱丽淑就没有这个机会。”

  太后嘴里的钱氏是魏昭帝赵景的贵妃,贵妃育有一子一女。

  儿子叫赵基,今年十二岁了,是赵景的长子。

  女儿和静,今年十岁,是赵景的长公主。

  都说母凭子归,这句话在钱贵妃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她生孩子都冠一个长字,母亲的身份自然也尊贵些。

  自姜皇后去后,赵景没有再立皇后,宫里除了太后和皇帝,也就贵妃最大。

  贵妃就是再大,也是妃,说白了也是妾室。

  所以钱贵妃压根儿从心里就不满足。

  但她出身卑贱,只是当年千红阁的一个舞娘。

  那时候昭帝还是太子,偶然的机会看到她跳舞,立刻被她的舞姿所迷。

  千红阁女子都有专门的教养娘子,专门教授一些驾驭男人的招数,昭帝自然无法幸免。

  他费了很多心思才为她改了籍,先是带入宫中做了随身宫女,然后一步步正式纳入后宫。

  这些年后宫新人进了一茬又一茬,多少新人换旧人,唯独淑贵妃一直盛宠不衰。

  赵瞻这次被贬至凉州,背后很难没有淑贵妃的首尾。

  三人一路说着话,很快到了柳树村赵瞻的宅子。

  太后一行的马车直接驶进宅子,到了小门方才下车,换上软轿。

  太后一路舟车劳顿,所以当日并没有召杨家人来见。

  直到第二天,用了早膳,赵瞻才让李福将杨家人带过来。

  正赶上学文学礼也都休沐在家,杨家一家七口整整齐齐给老夫人行了礼。

  武太后想象过孙子信里提到的杨家人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家,她知道杨家出了两个秀才,是个读书人家。

  想着也不过是比别的乡下百姓略知礼些。

  可是见了才知道,这家人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男主人儒雅英武,女主人温婉秀美,五个孩子个个长相标志。

  尤其是他们身边的小丫头,长得五官精致不说,项上一个赤金的项圈,下面嵌着一块稀有的五色美玉,越发衬得小丫头气质出众,金尊玉贵。

  这一家人无论穿着和相貌都跟乡下人不沾边儿,若不是事先知道他们的身份,武太后还以为他们是京城哪位官员的家眷。

  赵瞻在信里提过小丫头,于是太后俯下身子问她:“你就是小安安吧?”

  小丫头恭恭敬敬鞠了个九十度的躬,小奶音脆生生的:“回老夫人,我就是小安安。”

  她一本正经的小模样,一下子把太后萌住了。

  太后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她的小脸道:“哎呦,这小人儿长得可真好看。”

  小丫头小手往身后一指,道:“安安像娘,娘好看!”

  这下连苏嬷嬷也忍不住了,夸道:“哎呦,还是个孝顺娃娃,真懂事!”

  太后又问哪个是杨学文,老大站出来施了礼。

  太后看这孩子长得面目清秀,态度不卑不亢,心里喜欢,问他:“你就是那个十岁的案首吧?”

  学文回了一声是。

  太后又道:“十岁的孩子中案首,这在咱们大魏可是头一份儿,怪不得沿途听人都在说你是个神童。”

  学文忙道:“老夫人过奖了,学文不敢当,都是紫薇书院的先生们教的好!”

  谦虚有礼,不居功,太后听了更欢喜。

  接着又问了其他几个孩子的名字,他们都一一上前回了,也都应对有礼。

  太后十分欢喜,让伺候的丫鬟们把早就准备的礼物拿上来。

  苏嬷嬷看太后比先前还高兴,于是跟过去自己作主在原来的礼物上又加了一倍。

  太后看了还说礼物太简薄了些。

  赵瞻见祖母的礼物送得差不多了,便出来对太后道:“祖母,安安还有礼物给您呢!”

  武太后跟苏嬷嬷对视一眼都笑了:“呦,安安也有礼物啊,那我们可得好好看看。”

  厨房那边,管嫂子早带人切好了一个大西瓜,装在水晶盘子里端上来。

  这时候已接近中午,正是太阳最毒的时候,太后又说了半天话,确实又热又渴。

  见了这绿皮红瓤的东西虽不认识,单是看见就觉得清爽。

  赵瞻拿了一块,用帕子托着递给武太后,道:“祖母,这是一种瓜,名唤西瓜,最是清凉解暑,您尝尝。”

  武太后伸手接了,触手冰凉,饶是隔着一块帕子也觉得凉气袭人。

  咬一口下去,汁水清甜,清凉入喉。

  太后忙示意苏嬷嬷道:“哎呦,苏眉,你也快吃一块,真正解暑又解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福星到萌娃不发飙你当我是病猫,福星到萌娃不发飙你当我是病猫最新章节,福星到萌娃不发飙你当我是病猫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