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五代末 第754章 李延庆献策(上)

小说:奋斗在五代末 作者:有点混蛋 更新时间:2025-01-13 05:06:23 源网站:宝书网
  钓鱼执法比李延庆预想的还要成功。

  昨夜发现被人跟踪,仅仅过了一天,乌衣台就顺藤摸瓜查清了跟踪者的去向:赵府。

  开封有很多个赵府,但跟踪者进入的赵府比较特别,是许州节度使赵匡胤的府邸。

  得到答案后,李延庆没有丝毫的意外,赵家本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而赵家拥有一支密探部队也不令李延庆意外。

  节度使嘛,培养点密探什么的很正常。

  李家能有,赵家自然也能有。

  而且李家还不止李延庆手下的乌衣台,李重进也培养了不少的密探。

  不过李重进手中的密探一般是用在战场或者敌国,基本不用来搞内斗。

  很显然,赵家的密探干的事情和乌衣台比较类似,是专门用来针对“自己人”的。

  “郎君,赵家的这支密探部队人数不少,粗略估计有八十人上下,想来不止郎君被追踪,吴家那边肯定也免不了,属下以为,在此紧要关头,应当先下手为强。”乌衣台督察部长刘从义闲了有一阵子了,手现在非常痒,想开开荤。

  李延庆对这一提议先是表示肯定:“你这提议不错,这支密探的确是个隐患。”

  而后他又摇了摇头:“可以现在的开封城的情况,绝非动手的好时机。”

  本来这开封知府是吴廷祚,有他罩着,李延庆要想在城里搞点小规模动作是没啥问题的。

  可随着吴廷祚被调入枢密院,原副知府昝居润接替了知府一职。

  此人是郭荣的幕府旧臣,与李家一向不怎么对付。

  在此人的眼皮子底下,李延庆还真得小心谨慎起来。

  乌衣卫们虽然都是身经百战的个中好手,可面对国家机器终究力有不逮,现在这时候可不宜轻举妄动。

  刘从义对此感触颇深:“郎君说得是,现在这城里可谓是风声鹤唳,开封府的那帮差役是整日整日在街头巡视,委实不好动手。”

  李延庆笑了笑:“呵,还会用典故了,看来你最近没少读书。”

  “闲来无事,就只能翻翻书了。”刘从义也跟着笑了,多少带点勉强。

  连他这样的老大粗都闲的开始读书了,足可见现在的乌衣台有多闲。

  四方战事平息,乌衣台外派至敌国的密探也就跟着收了回来。

  各地乌衣台办事处的建立也基本告一段落,整个乌衣台从扩张期转入平稳期,需要处理的事情自然也就少了。

  李延庆收起笑容,吩咐道:“那你继续回去翻书,多读点书总是好的,你总不能一辈子就当个乌衣台的部长,记得让弟兄们随时做好听命的准备,无聊的日子不会持续太久了。”

  “是,属下定不负郎君所托。”

  刘从义拱手行了个礼,正要转身离去,突然又想起了什么,问道:“郎君,跟着你的那个夯货呢?他现在还在府外盯着呢,要不要......”

  “不必了,就让他盯着吧。”李延庆目光一凝:“正好看看赵家接下来如何出招。”

  黄昏时分,李延庆再度抵达范府门前。

  今日,他顺顺当当地进了门,也顺顺当当见到了范质,还喝到了范质妻子奉上的凉茶。

  范府目前没有聘用侍女,一应接待工作都是看门的老仆以及范质的妻子来负责。

  轻轻抿了口凉茶,范质将茶碗放回桌上:“李三郎,本官时间有限,不如开门见山。”

  李延庆在这时候登门拜访,目的都是明明白白写在脸上的。

  范质本不想见,但李家的面子毕竟摆在那里。

  更何况范质在滁州高锡通敌案,以及洛阳韩伦案这两个案子上都欠了李延庆人情,李延庆呈上的名帖他是实在不好拒绝。

  范首相为官两袖清风,唯一的“缺点”就是要脸,与这个时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既然范质都这么说了,李延庆也就不再绕弯子:“在下正是为调镇一事而来。”

  “那李三郎可就找错了地方,本官虽然兼着参知枢密院事,可枢密院的一应公务本官向来是不怎么过问的,这调镇一事如今由两位枢相负责,李三郎若想为令尊谋求个好节镇,不妨去拜见两位枢相。”

  名帖范质是收下了,李延庆他也确实见了,但见面归见面,不代表他就一定要帮李家这个忙。

  按照范质这打太极的意思,李延庆喝完桌上的凉茶就可以告辞了。

  范质这番态度李延庆是早有预料,他不慌不忙道:“相公,在下并非为家父而来,而是为献策而来。”

  “说来听听。”范质并未表露丝毫的不耐烦,反而是一副饶有兴致的模样。

  范质从窦仪那了解了洛阳韩伦案的始终,清楚地意识到李延庆确实拥有非同一般的谋略。

  自接过权柄以来,范质就一直为了平衡棋局而殚精竭虑。

  无论是赵匡胤调镇许州,亦或是吴廷祚重返枢密院,都出自他的手笔。

  哪怕这两条人事调动郭荣都不置可否,但在范质的坚持下还是付诸了实际。

  可即便是范质自己,也无法笃定自己的大胆调动就一定正确。

  有些调动在现在看来或许是合理的。

  但在未来呢?在郭荣宾天的未来,在幼帝继位的未来,这些人事调动就一定正确吗?

  这正是范质头疼之处,他既要操心眼下,还要忧心未来,每一步都走得不够笃定。

  在二十五载宦途生涯中,范质还从未面临眼下这等困窘。

  换个说法,现在的范质陷入了迷茫之中。

  他虽一人之下、位高权重,但他终究也是人,绝非万能的神明。

  是人就会犯错,是人就有不擅长的事情。

  你要范质当一位和平年间的治国宰相,这天下确实没人能强过他。

  可你若是让他在动乱不堪的时代保全一个风雨飘摇的国家,他还真不一定有这个能耐。

  说到底,他没干过这个啊,他一直以来走的就是治国文官的路线。

  当然,范质是个能看清自己的聪明人,他很清楚自己的缺陷所在,所以他有意地并未过多参与枢密院事务。

  当李延庆声称要献策时,范质下意识地就想听听这位李家三郎的高见。

  哪怕李延庆是带着目的而来,但听一听总归没有坏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奋斗在五代末,奋斗在五代末最新章节,奋斗在五代末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