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六年二月二十三日。

  天刚蒙蒙亮时,流水堡方圆数里之内就已是喧闹一片,整座清军大营中到处响起了人喊马嘶之声。

  在上官的大喊催促声中,一队队的清军从大营内陆续走出,而后又在大营外相互汇聚,列出了一个个军阵。

  足足过了半个多时辰后,清军才在大营外列出了一个巨大的军阵。

  随后,在激昂的战鼓声与苍凉的号角声中,宣统皇帝多尔衮率领着两万朝鲜八旗与倭国八旗、一万五千汉军八旗,五千蒙古八旗、五千满洲八旗,总计四万五千兵马,以及一百零三门红衣大炮,向着南面二十里外的锦州城进逼而去。

  四万五千清军列阵前进,人马一眼望不到边际,旌旗更是遮满了天空,气势极为壮观。

  行在清军大阵前列的,依旧是充当炮灰的两万朝鲜八旗与倭国八旗,往后则是一万五千汉军八旗。

  五千蒙古八旗护卫在清军大阵的两侧。

  五千满洲八旗则是护卫着一百零三门红衣大炮的安全,这可是东虏的镇国神器,自当是由满洲勇士亲自护卫。

  一队队的清军哨骑来回奔驰,将查探到的军情向多尔衮汇报,以便多尔衮能及时的了解明军的情况。

  ........

  锦州城。

  当丝丝晨曦从雾霭中透出时,处在锦州城内的明军也全都动了起来。

  随着急促的钟声响起,整座锦州城也是喧闹嘈杂一片,到处是各种高吼之声。

  “都快拿好自己的武器,上北面城头防守。”

  “快一点上城头,动作都快一点。”

  “炮手呢?炮手准备好装填弹药。”

  “把守城器械搬上来,都赶紧搬上来。”

  “......”

  不用洪承畴与各镇总兵的亲临指挥,明军将士们已是自发的登上城头防守。

  一队队手拿武器的明军将士登上了城头,站在了自己防守的城墙段。

  还有明军将士们忙碌一片,将城墙后的守城器械搬上城头。

  又有明军炮手们手忙脚乱的装填弹药,调整炮口的射击角度。

  整个锦州城头之上,到处是一片嘈杂与紧张的场面。

  一刻多钟后。

  洪承畴在数名家丁的搀扶下,与符应崇、邱民仰等一众文官武将,登上了北面城头。

  晨曦洒落大地,使得洪承畴能清楚望见十数里之外清军大阵。

  “与东虏对峙了近十日之久,东虏终于是发起进攻。”

  “看东虏的兵马人数,应该有五万人左右,看来今日是一场大战啊!”

  洪承畴靠坐在宽背椅子上,目光遥望着远处的清军大阵。

  “英都伯不必担心,我们在锦州城部署有七万五千兵马,又何惧逼来的五万东虏大军。”

  “而且,这次京营新军也带来了五十五门红衣大炮,加上锦州城上的二十门红衣大炮,我们足有七十五门红衣大炮,必然不会畏惧于东虏的上百门红衣大炮。”

  尽管符应崇的心里依旧是有些畏惧东虏,但在面对着即将到来的大战时,符应崇不得不强自镇定,并且还宽慰着洪承畴。

  “忠勇伯说的不错!我们现在要兵马有兵马,要火炮与火炮,又何惧东虏半分。”

  “说的好!城外的东虏大军最多不过五万兵马,难道我们还会惧怕东虏?”

  “哈哈哈!还是蓟东伯说的对。我们占据着防守优势,又占据着兵力优势,只要东虏敢来进攻,那就将他们全都留在城下。”

  “东虏实在狂妄至极,竟敢以这点兵马攻打锦州,今日必让东虏大败而归。”

  “......”

  各镇总兵也是连连出声应和,仿佛城外的东虏大军就是土鸡瓦狗,根本不觑半分。

  当然了,其实在各镇总兵的心里,还是有些畏惧东虏大军的。

  但在面子之上,各镇总兵还是要做出一副丝毫不惧的样子,这不仅是做给自己看的,也是做给麾下将士们看的。

  身为一军统帅,当要有临危不乱的镇定之色,怎能畏惧敌人呢!

  ........

  随着时间慢慢的过去,很快便来到了上午巳时初。

  此时,从流水堡方向进逼而来的四万五千清军,已是距离锦州城不到四里。

  “停止前进!重整军阵!”

  多尔衮当即下达了军令。

  “皇上有令,大军停止前进,重整军阵!”

  “皇上有令......重整军阵!”

  “......大军停止前进......重整军阵!”

  一队队的传令兵策马奔到各军之中,大声高吼着传达多尔衮的军令。

  很快的,四万五千清军停止了前进,并重新列好有些混乱的军阵。

  半刻多钟后。

  清军大阵已是重整完毕。

  随即,多尔衮再次下令道:“所有红衣大炮继续向前推进,五千蒙古八旗护卫红衣大炮的安全。”

  命令下达后,清军炮手们推着一百零三门红衣大炮继续向前,逐渐逼近锦州城。

  五千蒙古八旗策马跟随,护卫在红衣大炮的左右两侧,防备着城内的明军出城突袭,摧毁红衣大炮。

  ........

  望着城外的清军推着上百门红衣大炮逐渐逼近,城头上的明军将士们无不面色紧张,眼中也流露出了惊慌之色。

  就连洪承畴、邱民仰、符应崇等一众文官武将,在望见城外进逼而来的上百门红衣大炮时,也同样是面色微变。

  没有办法,实在是红衣大炮的威力太过强大,使得洪承畴等人无不心生畏惧。

  “英都伯,东虏上百门红衣大炮逼近,城头上必然是凶险万分。您身为大军之统帅,万不可置自己于危险之地,还请英都伯暂下城头避炮!”蓟镇总兵蓟东伯白广恩一脸的正容亢色,向着洪承畴劝道。

  “是啊!洪公,兵战凶危,城头上已是险地。还请洪公以大局为重,暂下城头避炮,以保万全。”密云总兵唐通也出声劝道。

  “洪公,蓟东伯等人所言极是!您身为大军之统帅,当要为城内的将士们负责啊!”身旁的谢四新也低声劝道。

  “......”

  众人皆是纷纷劝言,希望洪承畴暂下城头避炮。

  而洪承畴也并非逞能之辈,在听得身旁众人的劝言后,当即点头道:“如此也好!那老夫就暂下城头,以避东虏锋芒。”

  随后,洪承畴在数名家丁的搀扶下,暂下城头避炮。

  至于将谁留在城头上坐镇指挥,符应崇、邱民仰等人在细商了片刻后,决定将一名徐姓参将留了下来。

  谁让这名徐姓参将是原辽东总兵刘肇基的部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最新章节,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