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下了迂回渡河的办法后,符应崇与白广恩等人再次细商,该从何处渡过黄河。

  要想数万大军安全的渡过黄河,那就必须选择一个水势平缓,河面宽阔,方便大军快速过河的渡口才行。

  在孟县下游的温县位置,就有三个这样的的渡口。

  一个是东面的汜水滩渡口,黄河南岸便是虎牢关。

  但虎牢关作为洛阳城的东大门,必然会有‘流贼’的兵马驻防。

  因此,汜水滩渡口被直接排除在外。

  另一个是中部的关白庄渡口,南岸便是河神渡。

  只要抵达了河神渡,便能顺着洛水河直抵洛阳城,‘流贼’也必然不会放松对此处的防守。

  所以,关白庄渡口也被排除在外。

  还有一个是西面的五社津渡口,南岸则是黑石口山路。

  顺着黑石口山路,便可以直通洛阳城下,‘流贼’也肯定会派驻兵马防守。

  因此,五社津渡口也被毫不犹豫的否决了。

  既然孟县下游的三个渡口被全部排除在外,那就只有看孟县上游的渡口了。

  而在黄河上游的济源城,正好有一个非常适合过河的渡口,那便是清河口渡口。

  此渡口不仅水势平缓,河面宽阔,而且两岸的地势也比较平坦,非常适合大军的铺开。

  只要有足够多的船只与木筏,五万多大军甚至可以一次性的渡过黄河。

  这在时间上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优势。

  最后,在经过符应崇与白广恩等人的细商后,决定将过河的渡口选择在了清河口渡口。

  渡口已经确定好了,那么接下来便是砍伐树木,再度打造更多的船只与木筏。

  当天下午。

  符应崇下令大军后撤二十里,以此来示弱‘流贼’。

  而后,数万大军开始砍伐树木,打造船只与木筏。

  ........

  六月三日。

  孟津城。

  官军连续停战了两日,没有再次发起渡河强攻,这不禁使得李定国有些疑惑不解。

  他暗中推测,既然官军不敢正面强渡黄河,那必然会选择从其他的地方渡河。

  黄河上游或下游皆有可能。

  不过,在黄河下游的巩县、虎牢关等重要位置,李定国都派有重兵防守。

  官军轻易难以渡河。

  排除黄河下游的话,那就只有黄河上游了。

  肯定了心中的推测后,李定国当即派出快马,前去向洛阳城内的高威与刘三更请援,请派两个骑兵团前来相助。

  当日中午时。

  两个骑兵团便已抵达了孟津。

  随后,李定国亲率三个骑兵团,前往了洛阳上游的新安城。

  当日下午。

  李定国率军抵达了新安。

  “派出一个营的骑兵,日夜不停地在黄河边上巡视。若是发现黄河北岸有大批官军的踪影,立即发射信号弹。”

  “是,将军!”

  亲卫连忙抱拳应是,随即便转身下去传令。

  很快的,新安城内便奔出数百骑兵,向着黄河边上疾驰而去。

  ........

  六月五日。

  济源城。

  上午辰时。

  在符应崇等人的率领下,五万两千官军携带着三千多艘船只与木筏,向着清河口渡口而去。

  从济源城到清河口渡口,还有十数里的距离。

  上午巳时正。

  五万两千官军抵达了清河口渡口。

  然而就在这时,黄河南岸突然传来了一声巨响。

  “轰~~~”

  听得巨响声传来,符应崇等人面色微变,目光连忙望向了黄河南岸。

  只见在南岸的上空之中,出现了一朵并不耀眼的黄色烟花。

  “渡河!”

  没有过多的废话,也没有丝毫的犹豫,符应崇直接下达了渡河的命令。

  时间就是生命。

  越是耽误过多的时间,那就越可能被南岸的‘流贼’所阻挡。

  一旦被‘流贼’阻挡,那这场偷渡黄河的战事,将又会演变成强渡黄河。

  到得那时,官军的伤亡或许又会惨重。

  “快,把小船拖过来,放到黄河里。”

  “动作都快些,不要偷懒携带。”

  “木筏,直接把木筏扔进黄河里。”

  “上船,都赶紧上船,不要停下来。”

  “......”

  军官们连连大吼,催促着士卒们赶紧上船渡河。

  而士卒们也知道时间的紧急性,丝毫不敢怠慢半分,快速的登上船只与木筏。

  ........

  黄河南岸。

  在发现北岸出现了大批官军的踪迹后,巡视的威武军骑兵毫不犹豫的发射了信号弹。

  很快的,在附近巡视的威武军骑兵,也全都赶了过来。

  而后,又是接连几发信号弹升空,随即在空中轰然炸响,发出巨大的响声。

  十数里之外,新安城。

  一名亲卫急匆匆的走进了县衙官厅。

  “将军,东北方向发现有信号弹传来。”亲卫躬身抱拳,向一直在等待着消息的李定国汇报道。

  “哈哈哈!果然如本将军所料,官军还真想从黄河上游渡河。”

  李定国大笑一声,当即下令道:“速传本将军令,大军立即赶往东北方向。”

  “是,将军!”

  亲卫连忙抱拳应是,随即便转身下去。

  一刻钟后。

  李定国率领着近万骑兵,快速奔往了东北方向。

  ........

  清河口渡口。

  望着官军们源源不断的登上船只与木筏,符应崇的脸色一片沉着。

  虽然黄河南岸并没有聚集很多的‘流贼’,但他的心里依旧是一片担忧。

  那接连几发响起的信号弹,仿佛就是一个沉重的大石,深深的压在符应崇的心上。

  此时的他,已是有些后悔刚才下达的渡河命令。

  被对岸的‘流贼’发现,应该及时停止渡河才是,这样才能保证大军的安全。

  可是现在,五万多大军已经展开了渡河,怕是难以停止下来了。

  “忠勇伯不必如此担心,就算我军的渡河已经被‘流贼’发现,但对岸的‘流贼’才不过千人左右,如何能阻挡我军的强渡。”曹变蛟似乎看出了符应崇的担忧,便开口安慰道。

  “是啊!忠勇伯,对岸才不过千人‘流贼’而已,如何是我五万多官军的对手。只要我军蜂拥而上,这千人‘流贼’如何能抵挡的住。”虎大威也在一旁安慰着道。

  见得符应崇依旧是一副担忧之色,白广恩嘴角微微翘起,略带嘲讽的笑道:“忠勇伯,谨慎小心是好事,但也不必如此杞人忧天。不过千人‘流贼’而已,如何能阻挡住我五万多大军的渡河。”

  “而且,只需一刻钟的时间,我军的前锋便能抵达黄河南岸。”

  “到得那时,胜利不就是我们的了。”

  看了一眼面色得意的白广恩,符应崇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将目光紧紧的望向黄河南岸。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最新章节,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