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双手颤抖的接过文书,随即小心翼翼的撕掉火漆,拿出了里面的奏折。

  翻开奏折,崇祯皇帝双眼瞪大的看着上面的内容,生怕有丝毫的错过。

  过了好一会后,崇祯皇帝的脸色由刚才的激动变成了欢喜,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

  “哈哈哈!好!太好了!张贼伏首,数万流贼溃散而逃,襄阳城又收复了!”

  “高祖皇帝保佑,我大明终于剿灭了一个心腹大患!”

  “朕要立即告捷太庙,向列祖列宗告诉这个好消息!”

  一番惊喜过后,崇祯皇帝立即第一时间告捷太庙。

  毕竟,张献忠在崇祯八年攻陷凤阳时,可是把老朱家的祖坟给刨了。

  如今大仇得报,怎么不向列祖列宗告诉这个好消息呢。

  “王大伴,你速去筹备好告捷太庙之事!朕沐浴一番便前去!”崇祯皇帝对着王承恩吩咐道。

  “奴婢遵旨!”王承恩一脸欢喜的低首应是。

  “高大伴,张贼伏首,你速将这个消息宣布出去,朕要让京师的百姓们都知道这个好消息!”

  “还有,速去传召内阁大臣,前往乾清宫议事!”崇祯皇帝又对着高起潜吩咐道。

  “奴婢遵旨!”高起潜躬身应道。

  “好!你们快去吧!”崇祯皇帝挥了挥手,示意二人前去安排。

  王承恩与高起潜再次躬身行礼,随后便退步离去。

  ......

  仅仅过了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整个京师就彻底的沸腾起来。

  流贼首领张献忠被击毙的消息传出,使得京师内的百姓们欢呼一片。

  热闹的大街小巷上,不时响起燃放的鞭炮声,还有百姓们的喜笑声,都在庆祝着这个好消息。

  就在四五天前,围攻洛阳的数十万李贼大军被击溃的消息传来,就已经让百姓高兴万分了。

  如今张贼被击毙的消息再次传来,更加使得百姓们欢呼雀跃了。

  自崇祯十一年清军寇关大败而归后,朝廷连连取得多次大胜,颇有一番重振国势的局面。

  搅乱大明的两股流贼,张贼被击毙,李贼被击溃,几乎可以说大明境内再无大的战事了。

  而辽东之地的满清,由于十一年的那场损失,已经不大敢主动寇关而入了。

  这就使得大明的百姓们觉得,也许他们的好日子即将来临。

  剿饷可以不用加征了,练饷也就更没有必要了。

  除了辽饷之外,百姓们的压力就可以大大减少了。

  因此,京师内的百姓们才如此的欢呼一片,觉得日后的生活即将便好。

  ......

  乾清宫。

  内阁首辅范复粹、兵部尚书陈新甲、吏部尚书李日宣,户部左侍郎侯恂,礼部尚书张四知等内阁大臣受召而来,齐聚于殿内。

  由于崇祯皇帝还未到来,众朝臣便聚在一起,讨论着这次的襄阳大捷与洛阳大捷。

  “诸位大人,这洛阳大捷的消息刚传来不久,现在又再次传来襄阳大捷,简直是让我等兴奋不已啊!”

  范复粹率先开口,提起了话题。

  他是去年六月份担任的内阁首辅,前任内阁首辅薛国观因贪污受贿问题,被御史吴昌时弹劾罢免。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薛国观得罪了整个朝堂的大臣,且还有崇祯皇帝。

  因此,在被罢免首辅后没多久,薛国观便被赐死。

  而范复粹自担任首辅后,虽然没有多大的能力,但却因为口才出众,且又擅长揣摩圣意,从而深得崇祯皇帝的器重。

  就算其他朝臣心中不大敬重这位首辅,但明面上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范复粹聊起了话题,兵部尚书陈新甲接话道:“莫说首辅大人兴奋不已,我等也是喜出望外啊!”

  “这两次大捷,可是把肆虐十多年的流贼彻底剿灭了!不过,可惜就是没有击毙李贼!”

  “是啊!如果李贼也伏首的话,那我大明境内将不再有流贼之乱了!”礼部尚书张四知点头道。

  “确实如此!若是流贼被全部剿灭,那朝廷也将不用向百姓们加征剿饷与练饷了!”说出这话的人,是户部左侍郎侯恂。

  虽说侯恂只是一个左侍郎,但却是全权负责户部之事。

  因为身为户部尚书的杨嗣昌,正在湖广剿贼,哪里能有分身来处理户部之事,故而户部的政务,都落在了侯恂的身上。

  “诸位大人,不管怎么说,洛阳大捷与襄阳大捷的消息传来,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这次皇上急召我等,恐怕也是与这件事情有关了!”范复粹推测道。

  “嗯!肯定是的!如此大捷的消息传来,岂能不封赏有功将士!”吏部尚书李日宣点头道”

  其实,在洛阳大捷的消息传来时,众阁臣就已经在商议着封赏之事。

  可没有想到,时隔几天的时间,襄阳大捷的捷报再次传来,众阁臣对于封赏的事情估计又要重新再议了。

  这也是崇祯皇帝召集诸位阁臣的目的。

  就在众阁臣议论之时,殿外响起一道尖锐之声。

  “皇上驾到!”

  众阁臣听到后,急忙收拾身上衣着,而后恭敬的站立两侧,低首望地,等待着崇祯皇帝的到来。

  片刻后,一阵脚步声从殿外传入,崇祯皇帝在高起潜等内侍的陪同下,步入了乾清宫。

  待到崇祯皇帝走上御阶,坐在了龙椅之上后,众阁臣立即叩拜见礼,口中叫道:“臣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吧!”崇祯皇帝略带苍哑的声音响起。

  “谢皇上隆恩!”

  众阁臣口呼道谢,随即从地上起身。

  而后,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崇祯皇帝开口,语气中虽然带着疲惫之色,但却听得出其中的喜色。

  “诸位爱卿,想必你们也知道了襄阳大捷吧?”

  众阁臣点头应道:“回皇上,臣等已经皆知了!”

  “嗯!”

  崇祯皇帝笑了一声,随即继续道:“朕这次急召诸位爱卿前来,便是一起商议一下,对于洛阳大捷与襄阳大捷的有功之臣的封赏。”

  “诸位爱卿,你们之前商议洛阳大捷的封赏是如何的?”

  身为首辅的范复粹站出来回道:“回禀皇上,原本依照洛阳大捷的商议结果,对延绥镇总兵、镇国将军、督军府右都督刘博源的封赏,应当连升两级,任其为督军府都督、特进光禄大夫......”

  范复粹依功而论,将先前商议的封赏结果讲了出来。

  “嗯!朕知道了!”

  崇祯皇帝耐心的听完后,问道:“那算上这次的襄阳大捷,又该如何封赏?”

  “这......”范复粹面色迟疑,没有回话,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最新章节,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