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第175章 出征大军

小说: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作者:老牛俊 更新时间:2025-01-14 17:50:16 源网站:宝书网
  崇祯七年二月十三日,榆林城。

  天色刚亮,城内就奔出多匹快马。

  这些快马带着陈奇瑜的急令,前去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广五省,急召各省总兵及总督,到河南陕州汇聚,共同商议剿贼事宜。

  待那些快马奔出榆林城后没多久,城内又有大批的人马涌出。

  为首的正是五省总督陈奇瑜,只见他骑着高大战马,身披明亮铠甲,腰挂华丽宝剑,一副好不威风的模样。

  其身后跟着延绥镇的一众文武官员。

  众人一路骑着战马坐着马车,前往明川河边上的驻军大营。

  此次前来榆林城的大军共有四支,兵马八千。

  除了刘博源率领的三千兵马外,还有神木道兵备都任派出的两千人马,统帅的将领是神木道参将刘迁;靖边道兵备魏士前派出的两千兵马,统帅的将领是靖边道参将夏镐;榆林卫出兵一千,统帅者是指挥佥事李耀,曾经的威武堡千户。

  另外还有参将贺人龙的一千兵马及总兵尤世禄的两千兵马。

  此次出征的兵马共计一万一千人。

  营门前。

  刘博源与参将刘迁等人早已在此等候着。

  见到陈奇瑜一行人到来,刘博源等人连忙上前见礼,并高声叫道:“下官见过陈督臣!”

  陈奇瑜微微一笑,随即翻身下马,温声道:“诸将请起!”

  “谢陈督臣!”刘博源等人回道。

  见礼过后,刘博源等人退至左右两旁,引着陈奇瑜一行人来到了军营内的校场。

  此时的校场之上。

  一万一千名士卒已经全部集结完毕。

  他们泾渭分明的列成五个阵营,由各自的将领统辖着,彼此互不干扰。

  刘博源等人引着陈奇瑜,登上了校场前的点将台,随后便退至一旁,等待着陈奇瑜的讲话。

  陈奇瑜走到台前,望着台下密密麻麻站立的士卒,内心不禁升起一股大权在握的满足感。

  想他陈奇瑜二十六岁就中得进士,为官十五载才做到右佥都御史之职,巡抚延绥。

  现如今又凭借着剿灭延绥镇的流贼有功,得皇上赏识,委任五省总督之职。

  可谓是权高位重。

  “陈督臣,该点卯了!”

  这时,尤世禄打断的陈奇瑜的自感,在他的背后小声的提醒道。

  陈奇瑜点头,轻咳一声,接过尤世禄递来的军册,开始点兵察将。

  随着陈奇瑜的喊名,一个个将官走出阵列,上前应声领命,并禀告自己麾下所统带的兵马人数。

  一刻钟后,点名完毕。

  一万一千名士卒俱都到场。

  陈奇瑜收起军册,再次望着台下挺直身姿站立的士卒。

  所有的士卒全都紧握着手中的武器,目光静静地望向点将台。

  随后,陈奇瑜开始了出征军誓(大家可以理解为战前动员大会)。

  一番鼓舞士气,凝聚军心的话语说完后,陈奇瑜当即面色变得严肃起来。

  只见他大喊道:“开始祭旗,将流贼拉上来!”

  很快,几个被五花大绑的流贼被官军押解了上来。

  “跪下!”

  “给我跪下!”

  几名流贼知道自己离死不远,都在奋力的挣扎着。

  然而,流贼的挣扎毫无作用,被官军按倒在地,动弹不得。

  “流贼肆虐,祸害百姓,危及社稷,今本督奉皇上之命,率大军出征,围剿流贼!”

  “今日拿尔等首级,以祭大旗!”

  “行刑!”

  待陈奇瑜将祭旗誓言讲完,行刑的官军立即挥舞起手中的大刀。

  刀光闪过,几名流贼的首级落地,鲜血溅满四周。

  拿流贼的首级祭完旗后,出征仪式这才宣告结束。

  陈奇瑜当即抽出腰间宝剑,剑锋上指,大喊道:“出征!”

  大军得令而动,慢慢开出军营。

  打头阵的是参将贺人龙的一千官军,其中大多以骑兵为主,他们的主要责任是作为大军的先锋及斥候。

  再往后则是陈奇瑜新组建的标营。

  标营人数不多,才五百人马。

  但他们大都是由陈奇瑜的家丁组建而成,人人身披铁甲,手拿精良武器,且全是骑着战马前行。

  他们持着总督旗牌仪仗,上书有“兵部右侍郎”、“总督陕、晋、豫、川、楚五省军务”、“都察院右佥都御”等等各色旗牌开道。

  旗牌的后面,是一杆巨大的红底黄字大旗,旗帜上书写一“陈”字,大旗之下,是几十名身材魁梧的护旗家丁。

  待到护旗家丁走过后,陈奇瑜便下了点将台,骑上亲卫牵来的战马,随同标营一同出发。

  大股大股的军队开出军营,走上了官道。

  官道的两旁,是密密麻麻前来欢送的百姓。

  百姓们见到陈奇瑜的旗牌开来,立时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之声响个不停,而后又有锣鼓之声齐鸣。

  一名颇有威望的乡绅老者拦在了旗牌仪仗前,手中端着盛满酒水的大碗,躬身高声道:“陈督臣,这是老朽亲自酿的柳林酒(现在称西凤酒),还请陈督臣一饮!”

  “一来是感谢陈督臣为我延绥镇百姓谋的减税减赋之利,又平定贼匪之患,保境安民。”

  “二来是祝愿陈督臣此次出征平定流贼,必能获得大胜!”

  旗牌仪仗后的陈奇瑜见状,连忙翻身下马,快步来到老者身前,双手扶起老者,满脸微笑的温声道:“张老,您快快起身!”

  虚扶起张老后,陈奇瑜接过了张老递来的大碗,对着张老及官道两旁的百姓道:“感谢诸位父老乡亲前来欢送,这碗酒,本官干了!”

  说着,陈奇瑜一口喝完了碗中的酒水。

  四周的百姓立即大声呼唤,并高声喊道:“祝愿大人此番出征,必能平定流贼!”

  “好!此番出征,必能平定流贼!”陈奇瑜连连抱拳回应。

  ......

  从延绥镇榆林到河南陕州,一千二百多里的路程。

  大军先经米脂县过,后至绥德,再到延安。

  到了延安后,已是走了三分之一的道路。

  大军也开始显的有些疲惫了,行军速度也没有初时的那般快。

  毕竟每天披甲戴胄,负重几十斤在身上,谁也受不来的。

  但是对于刘博源的威武军来说,这丝毫影响不了他们的行军速度。

  以至于在后来的行军中,刘博源的威武军逐渐替代了标营的开路责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最新章节,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