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这份报捷文书的后续情况如何,刘博源在回到威武堡后,第一时间就召来了张旺与周星星,详细的了解一下最近这十日的堡内发展情况。

  “回大人,近日威武堡境内一切正常,没有发生贼匪流寇劫掠之事。”张旺汇报道。

  “那就好!”刘博源微微点头。

  “不过,属下近日发现威武堡境内的流民似乎愈发增多了!”张旺忧虑道。

  “流民增多了?”刘博源皱了皱眉,随后又道:“可对那些进入威武堡境内的流民进行询查登记没有?”

  “大人放心,都已询查清楚,登记在册了!”张旺连忙回道。

  “好!日后凡是加入我威武堡的流民,便是我威武堡的军户了,要妥善安置,分给他们田地租种,让他们安下心来。”

  “是,大人!”

  随后,刘博源又召来李凤娇,命他去准备新兵招募事宜。

  ........

  崇祯六年八月十八日。

  威武堡,千户官署内。

  李凤娇正向着刘博源汇报近日新兵招募事宜。

  “大人,按照您的吩咐,目前新兵已招募满了一千人!”

  “哦?这么快就招募齐了?”刘博源意外道。

  李凤娇微微一笑,道:“大人有所不知,堡内的军户一听说是大人要招募新兵,那都是踊跃报名参加,甚至还有其他营堡的军户也想要加入进来。”

  “军户们都知道,跟着大人当兵,不仅不会随意克扣粮饷,而且还赏罚分明,经常能打胜仗呢。”

  “哈哈哈!”刘博源开心的笑了起来,满意地道:“这就是民心所向啊!”

  “既然新兵已经招募齐了,那就要抓紧时间训练,为期一个月的系统训练是不能少的。”

  “日后的营操训练任务也交给你吧!”

  李凤娇一听,连忙郑重的深深做了一个辑,道:“多谢大人信任,下官定会尽忠职守,将新兵练好!”

  刘博源如此信任他,他自然投桃报李。

  ........

  京师,紫禁城。

  此时夜晚的皇宫内一片漆黑,除了在主要的过道上及宫门前挂着宫灯,其余各处都是一片黑暗。

  也许会有人觉得不可思议,堂堂大明帝国的皇宫,夜晚应该是灯火通明才对,怎会跟乡下土财主的宅子一样,只有那点点萤火。

  其实,大明帝国的财政早已是面临枯竭状态。

  为此,崇祯皇帝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开源节流,但却依旧是杯水车薪。

  御书房。

  一盏烛光如豆。

  只见一名身穿明黄色龙袍的年轻人正坐在御案前,审阅着御案上的奏折。

  在他的双鬓上,已是有些花白,整个神情中透露着一股疲倦,这与他年轻的相貌十分不符。

  此人便是大明帝国的掌舵者—崇祯皇帝。

  “唉!又是要钱平乱!赈灾!”

  “朕自问登基以来,兢兢业业,殚精竭虑,不敢有丝毫懈怠。”

  “却为何还是天灾人祸不断,烽烟四起啊!”

  崇祯闭目,深深地长叹一口气,揉了揉有些酸胀的双眼,又拿起新的一本奏折,批阅起来。

  这时,一旁伺候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走了过来,轻声关切道:“皇上,已经子时初了,您该歇息了!”

  “哦?已经这么晚了!”崇祯抬头望了望外面漆黑的夜色,道:“大伴,待朕批阅完这份奏折再休息吧!”

  说完,崇祯又低下头,批阅起手上的奏折。

  当崇祯聚精会神地审阅完这份奏折的内容时,不禁睁大了眼睛,再三审阅一遍后,方才兴奋地站了起来,拍案叫道:“好!好!好一个扬我明军威武!振我大明国威!”

  一旁王承恩被崇祯的动作吓了一跳,便好奇地上前问道:“皇上何事如此高兴?”

  “大伴,你看看!这是延绥巡抚陈奇瑜的报捷奏折!”崇祯拿起御案上奏折递给王承恩。

  王承恩连连退后,跪下道:“皇上,太祖明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奴婢岂敢随意观看大臣们写给皇上的奏折。”

  “那好吧!”崇祯收回了奏折,重新坐回御座,神色欢喜道:“陈爱卿上奏言,今五月中时,有鞑靼乌喇特部落入延绥镇打草谷,肆意烧杀劫掠,犯下累累罪行。”

  “为报此仇,陈爱卿特遣麾下防守官刘博源领兵千余,强行二三百里,以夜袭的方式,覆灭了这个三万多人的鞑靼部落,斩首鞑虏三千五百余级,缴获无算。”

  “嘶!”王承恩听后也是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千余人就能覆灭一个三万多人鞑靼部落,还斩获首级三千五百级。

  这不是天荒夜谈吗,你以为鞑靼人是泥捏的,怕是最精锐的辽东铁骑也不敢这么吹吧。

  这等荒唐的报捷奏折也送到皇上这里来,也不怕治你一个谎报战果,欺瞒圣上之罪。

  看着崇祯喜颜悦色的神情,王承恩还是决定不想在这个时候出言告知崇祯,毕竟崇祯很久没有碰见这么高兴的事情了。

  “大伴,你说这等大捷之功,该如何封赏?”崇祯问道。

  “回皇上的话,这等大捷之事,自当交由兵部核实之后再作商议封赏。”王承恩圆润地回答道。

  “对!对!朕差点有些高兴过头了!”崇祯连连点头道。

  “大伴,明日你便将这份奏折送到兵部去,要兵部尚书张凤翼速速派人去核实战功的真假。”

  王承恩连忙躬身道:“是,皇上!”

  ........

  翌日。

  王承恩带着这份报捷奏折,来到兵部衙门,寻到了兵部尚书张凤翼。

  “张兵部,圣上口谕!”

  张凤翼连忙恭敬的跪下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承恩清了清嗓子,昂首朗声道:“着兵部尚书张凤翼,速速遣人核实延绥巡抚陈奇瑜报捷奏折之事。”

  “臣领旨!”张凤翼沉声回答,随后站起身来。

  “张兵部,这份奏折便是延绥巡抚陈奇瑜的报捷文书。”王承恩将奏折递给了张凤翼。

  “陛下为这捷报之事,可是高兴了好久,可不要让陛下等得太久了!”

  张凤翼连忙点头道:“王公公放心,在下今日便遣人去!”

  “嗯!”王承恩点点头,道:“咱家也会派几名自家孩儿一同前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最新章节,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