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笑着刮一下万年公主的小鼻子,笑嘻嘻地逗他说:“你猜猜?”

  万年公主拉着刘基的胳膊,脑袋乖巧地倚在刘基的肩头:“我觉得是刘郎厉害。”

  说完,她自豪的笑了。

  刘基摸摸鼻子。

  万年公主的话,他爱听。

  自己本来就厉害,袁香可以作证。

  万年公主让刘基带她去游玩。

  刘基也没什么要事可干,就答应了。

  车马出了洛阳,城南十几里处是伊阙峡谷。

  峡谷内伊河流淌其中,两边是高耸的山峰。

  自古为险要关隘,交通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因山青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

  刘基看着山上空空无他的山峰,不由得感觉一阵落寞。

  后世,伊阙峡谷是着名的景区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从而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00余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

  现在是汉末,距离北魏还有300年的时间,当然没有石窟雕刻。

  前些天,下了大雨,伊河水急速流淌,哗然有声。

  行走在伊河边,就感觉凉风扑面。

  来峡谷玩耍的,不仅仅是他们,还有一些王孙公子,还有一些附近的百姓。

  百姓都衣衫褴褛,几乎遮不住身体。

  他们有的卖热水,有的路边乞讨。

  护卫和将士驱赶百姓,万年公主有些不忍。

  拿银子赠送穷苦的百姓。

  百姓们听说公主来了,赠送银子。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

  伊河边上,很快就来了成百上千的百姓,围拢公主的车子乞讨。

  看一队队衣不蔽体的穷苦百姓,饿的瘦骨嶙峋,皮包骨头,万年公主心头就有所不忍。

  银子很快发放完了。

  百姓们还是不走。

  朝万年公主哀求:“公主殿下,救救我们吧,好几天没有吃饭了,求你发发慈悲,救救我们。”

  “是啊,公主,给我们些吃的就好,我家的娃就要饿死了。”

  “公主殿下……”

  这是夏季,各种草木旺盛。

  百姓们寻些野草野菜充饥,不至于饿死。

  如果是冬天,他们很可能挨不过去。

  “刘郎,我们能帮帮他们吗?”万年公主看刘基的脸色询问。

  刘基握一把万年公主的小手,不忍拂了万年的好意:“可以。”

  “不过需要百姓做工拿工钱,否则帮他们有可能是害他们。”

  刘基知道赈灾,救济,看起来做好事儿,其实最难。

  不付出劳动就有饭吃,很可能养出来一堆刁民。

  如果他们的嘴吃叼了,吃馋了,回头没吃的给他们,他们就会闹事儿。

  “刘郎,让他们做什么工呢?”万年公主有些迟疑。

  “做工好办,修补河堤,修补道路,修补洛阳城的护城河,搭建房屋,修理寺庙,都可以。”刘基回答,“老百姓做一天工,给七文钱,十文钱都可以,就能养活自己,养活家人。”

  “刘郎,他们瘦的皮包骨头,让他们干活,不是太残忍了?”

  万年公主有些不忍心。

  “公主,赈灾也不能只发钱,否则,咱们发不上的。”

  “如果养成了不劳而获的毛病,一旦不发钱,不发食物,就容易激起民变,工程有做完的时候,做完了也就做完了,百姓们没有怨言。”

  万年公主想一想也真是就点头:“就按刘郎说的办。”

  刘基让护卫给这些百姓一顿吃的,谋划给百姓一份差事做。

  第二天早朝。

  各种公事说完,张让喊道:“皇上有旨,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刘基站出来:“万岁,臣有本奏。”

  张让看了刘基一眼,不明白刘基奏本的意思。

  汉灵帝倒是笑呵呵的:“刘爱卿,有何本奏,奏上前来。”

  小太监接过来刘基的奏本。

  刘基说:“万岁,昨天,微臣陪公主到伊河峡谷游玩,公主看见很多穷苦百姓在生死线上挣扎,心中有所不忍,就和微臣商议救济百姓。”

  “微臣想着,百姓救济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就想以工代赈,将洛阳城外的护城河挖深一点,拓宽一点,还有洛水、伊河等河道开挖,河堤加固,城外的道路也翻修一翻。”

  “上工的百姓每天七文钱的工钱,管吃三顿饭。”

  “微臣希望升斗小民在青黄不接的时候,都有一份工作做,也都有一口饭吃,希望皇上恩准。”

  汉灵帝看着刘基:“刘爱卿,这修补道路,修补河道,工钱怎么来?”

  “是啊,黄巾军造反以来,民不聊生,国库空虚,刘州牧,朝廷没有钱。”

  “你到户部看看,钱库里空荡荡的,从哪里弄钱赈济灾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果真想赈济灾民,也要到秋后,国库里有了钱财,自然可以做……”

  大臣们议论纷纷,认为刘基说的不是时候。

  刘基看着汉灵帝:“万岁,臣想的是依着万岁或者是万年公主的名义做事情,工钱和饭钱,我一力承担,不花国库一文钱。”

  “还请万岁恩准!”

  听刘基的话,人们脑袋都有些转不过来。

  刘基说胡话呢?

  依着皇上的名义,自己拿钱,修挖河道,修桥补路,图啥呢?

  “再一个说,这需要多少钱?”

  刘基和陈宫、荀彧、程昱三人合计过了。

  仅仅是洛阳的护城河,清理淤泥,修补河堤,就需要上千人。

  修补洛河需要好几千人,上万人。

  修补伊河。

  修桥补路。

  三万两万人都能用上。

  每个人每天七文钱,三万人一共是21万钱。

  一两银子是五百文,也就是420两银子。

  再加上420两银子作为伙食。

  日进斗金的刘基完全担负得起。

  汉灵帝也睁大眼睛,一脸的高兴。

  用他的名义赈济灾民是好事儿。

  “刘爱卿,既然你准备好,就放手干吧,朕应允了。”

  用他的名义赈济灾民,让灾民干活,是宣传皇恩的好机会,百姓一定会感恩戴德,这是一。

  护城河、洛河、伊河等诸多河流疏通,修桥补路,巩固防守,对洛阳有利,这是二。

  还能为他们父女扬名,又不花国库一分钱。

  汉灵帝凭什么不答应?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发财从掠夺三国的文物开始,发财从掠夺三国的文物开始最新章节,发财从掠夺三国的文物开始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