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远,老贼,你背叛大汉,认贼作父?”

  “你该死!”

  汉灵帝被李光远气的灵魂出窍。

  李光远,他手下的臣子。

  曾经的天才。

  诗文传唱,名噪一时。

  官位坐到了兵部车骑将军。

  五年前,带兵抵挡羌胡进攻。

  那一战,将士打退了羌胡。

  班师回朝,汉灵帝才知道李光远消失,将士们翻遍了战场都没有找到李光远的尸体。

  他以为李光远战死,十分悲痛。

  还写文表彰,并破格照顾李光远的家人。

  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李光远的家人突然间消失了。

  皇上以为没有李光远做官,李家人住不惯京城,扶老携幼回老家去了。

  今天才知道李光远投降了羌胡国,将家人接走,怪不得不见了踪影。

  自己的臣子,投降羌胡国就够丢人了,李光远他还以他无双的诗才对付大汉:“这个该死的混账!”

  李光远站直了身子,平静地看着汉灵帝:“万岁,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臣在大汉,不曾对不起大汉,现如今,臣在羌胡,当然要对得起羌胡。”

  “臣无悔!”

  好一个臣无悔!

  汉灵帝怒火滔天。

  自己的臣子为了羌胡给自己出题。

  妥妥的被打脸。

  被啐了一脸的唾沫。

  “好好好,李光远,真有你的!”汉灵帝点指李光远说道,“出题吧!”

  就算你李光远文采飞扬,大汉文坛也不是没有对手。

  他真不信李光远的诗能力压一代人。

  就在此时,袁隗站出来,点指李光远责骂:“李光远,老匹夫!你好不要脸。”

  “忠臣不事二主,好马只认一人,你背叛大汉,投靠羌胡,对得起李家的列祖列宗吗?”

  “当年的你是陇西的一介布衣,千里迢迢来到洛阳,皇上不以你是贫民而另眼相待,给你加官进爵,让你平步青云,直到位极人臣。”

  “你李光远做了什么?投敌叛国,背叛皇上,背叛祖宗,然后拿你的才华对付大汉,李光远,你还有点人味儿吗?”

  袁绍也站出来,他腰悬宝剑,身披盔甲,器宇轩昂:“李光远,当年一战,皇上认为你战死沙场,亲笔为你题写赋文,上面写到:忠贞之士,战死沙场;忠良之臣,感天动地。”

  “为了奖励你战死沙场的英勇事迹,皇上特殊照顾你的家人,还按照你生前的俸禄补给,哪想到你竟然背叛了大汉。”

  “李光远,你可是个人吗?”

  蔡邕也站出来:“李光远,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有脸站在这午朝门外,针对咱们大汉王朝吗?”

  “大汉培养的人才对付大汉,你真有才!”

  ……

  面对众人的讽刺,嘲笑,李光远面不改色。

  当年一战失败的原因,他清楚是某些人做了手脚。

  围困在山上三天,没有粮草,没有救兵,没有支援,有的只是无尽的风雪。

  他想到了出征前,某个人的话:“李光远,投靠我,我给你活命的机会,否则,你死定了。”

  果不其然,他被困在山上。

  “各位,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作为汉臣,问心无愧,作为羌胡的臣子,我一样问心无愧。”

  “今天我代表羌胡,咱们就按照诗歌比赛的规矩进行。”

  “说其他的都是白搭。”

  “咱们文采上见。”

  李光远谢过汉灵帝,拿出诗歌,抑扬顿挫的吟咏起来: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来自于唐朝李欣的《古从军行》)

  一首诗吟诵完成,人们仿佛看见紧张的从军生活。

  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穆凄凉。

  借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冷酷寒景象。

  如此恶劣环境,本应班师回朝,然而皇上不准。而千军万马拼死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葡萄种子归国。

  君王之草菅人命,不以人命为意。

  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它的讽刺笔力。

  没有实际生活,很难写出如此精美的诗句。

  古朴深沉,苍茫深刻。

  是边塞诗少有的巅峰诗作。

  李光远吟诵之后,午朝门外一片寂静。

  读书人都明白这首诗的厉害。

  他们面面相觑。

  眼神里透着深深地震撼。

  “李光远宝刀未老,就这首诗就力压文坛。”

  “可不是,不管他的人格如何,这首诗的水平特别高超,是一首名流千古的诗歌。”

  “那咱们大汉王朝,可能有人超越?”

  难!

  想超过李光远这首诗非常之难。

  李光远对汉灵帝行礼:“万岁,这首诗臣放在这里,三天后的这个时辰,我们再来论说,不知道万岁以为如何?”

  以为如何?

  这就是挑战。

  这就是自信。

  李光远自信能力压大汉文坛。

  相信大汉王朝的文人写不出压倒他的诗歌。

  汉灵帝看大汉的文臣和诸位孝廉眉头紧锁,知道急不得。

  也就点头答应。

  “好,三天后,我们还在午朝门论诗。”

  众人退去。

  人们都议论纷纷:“羌胡几个国家找茬来了。”

  “他们表面上打赌,其实是挑衅我们大汉的威严。”

  “李光远的诗歌写的真好,沧桑古朴,情真意切,大气澎湃,是少有的作品。”

  “想要超越确实不容易。”

  朝堂之上,汉灵帝看着文武百官:“各位爱卿,你们看李光远老贼这首诗写的如何?”

  群臣都相互对视。

  袁隗站出来:“万岁,这首诗写的高妙,却是巅峰之作。”

  “万岁,很多是神来之笔。”

  “万岁……”

  汉灵帝点头:“各位爱卿,咱们怎么超越这首诗?”

  “用不用先找人征集,赶紧选定呢?”

  群臣议论纷纷,最后决定,让蔡邕、陈琳、陈耽等几个大儒作为裁判,三天之内搜集大汉文人写雪的诗歌。

  有超越李光远诗歌的,赏金千两,加官一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发财从掠夺三国的文物开始,发财从掠夺三国的文物开始最新章节,发财从掠夺三国的文物开始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