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都尉,你刚来京都洛阳,写首蕴含着京都洛阳的诗如何?”

  袁隗朗声说道。

  话音落地,朝堂上一片寂静。

  所有人瞪着眼睛盯着袁隗,满脸震撼。

  太欺负人了。

  刘基刚来洛阳,对洛阳有什么印象?

  没有印象。

  有什么感情?

  没有感情。

  没印象,没感情,写出来和《将进酒》同样水平的诗,绝对是刁难。

  也不要说来洛阳才几天的刘基,就算是他们倾尽所有的能力,能写一首和《将进酒》同样水平的诗歌吗?

  不可能。

  那么,刘基带着对洛阳的不熟悉,在《将进酒》这首诗的映照下,写出一首水平相当的诗,还是在金銮殿上,皇上和朝臣面前。

  难度不亚于上青天。

  “万岁,臣以为杨太尉提出来的难度是超范围,超纲的,刘都尉写不出来,也有情可原。”

  皇甫嵩站出来,为刘基说话。

  “臣附议。”陈耽说道,“袁太傅提的条件,你能做出来吗?”

  “就是,袁太傅如果能作诗,和《将近酒》一样水平,我拜你为师!”

  “这样苛刻的条件,就是为难人……”

  和蔡邕、皇甫嵩等人一系的人纷纷反对。

  这种不合理的诉求必须抛弃。

  袁隗那边的门人站出来:“这是刘都尉自证清白的时候,昨晚上随手写出名传千古的诗篇,今天依然可以。”

  “这是刘都尉自证,如果做不到就承认《将进酒》是抄袭的,而不要哗众取宠。”

  “有难度才显得刘都尉的诗才,如果不然有什么意思?”

  “刘都尉……”

  双方争吵成一团乱麻。

  就在此时,汉灵帝拍打龙胆。

  啪!

  声音响亮。

  群臣闭嘴。

  “刘基,刘敬舆,朕知道题目艰难,不知道你是否愿意一试?”

  “成功失败,朕都不治罪,如何?”

  汉灵帝说完,袁隗就跳出来:“万岁,这是刘都尉自证,是他让臣出题目,如果不能证明和《将进酒》水平差不多,必须治罪。”

  “对,朝堂之上没有戏言,还请皇上明察。”

  “万岁,万不可为了一个都尉更改法律,让朝廷颜面受损……”

  “万岁!”

  袁家、杨家的门人弟子都压迫汉灵帝,形势越加的紧张。

  蔡邕、卢植、陈耽等人的脸色都变了。

  “刘敬舆,你可以不答应,万岁不会怪罪。”

  “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要想清楚。”

  “敬舆……”

  刘基淡然一笑,朝着汉灵帝行礼:“万岁,臣愿意一试。”

  朝堂一片哗然。

  蔡邕等人很激愤:“刘敬舆,你这是自找死路。”

  “是啊,敬舆,你这是干什么?”

  “你以为传唱千古的诗句是那么容易写出来的?”

  袁隗门人很高兴:“刘都尉大气,既然他觉得没有问题,就让他写。”

  “是啊,刘都尉觉得没问题,一定是没问题。”

  “我支持刘都尉……”

  刘基微微一笑:“万岁,臣吟咏,让人记录吧。”

  他的毛笔字不行。

  真让他写字,就露馅儿了。

  汉灵帝答应。

  人们盯着刘基,他在酝酿情绪。

  《金殿上答袁隗太傅》

  刘基将题目说出来。

  人们的身子一震。

  如果说原来的诗歌不是自己写的,这一首诗绝对是自己写的,不然怎么能命名这样的名字。

  刘基向前踏一步,吟咏:“寒雨连江夜入户。”

  人们的心情就是一阵动荡,昨天晚上没有下雨,前几天都下雨了。

  看来刘基想起来前几天的事情。

  有感而发。

  “平明送客莱山孤。”

  就是说早晨送走客人的时候,东莱山都是孤单的,不想让客人走。

  人们似乎听到了大雅之音。

  刘基看着袁隗:“袁太傅,我刘基心思明净,写出来的诗歌,自然有一股清静之气。”

  “洛阳亲朋如相问。”

  这句就比较平淡,如同话语娓娓道来。

  直到现在,这首诗没有什么起眼的地方。

  袁隗、杨彪等人嘴角翘起,他们认为刘基完蛋了。

  这首诗不管怎样都比不过《将进酒》,这就证明那首诗不是他写的。

  到时候,在他们的压迫下,皇上砍了刘基的脑袋,他们就能将刘基的基业收拢在手中。

  蔡邕等人似乎听到了不一样的地方,都很专注。

  当然,也为刘基着急。

  万一这首诗不行,他们怎么救援?

  刘基不紧不慢说道:“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句话,点亮了全诗。

  冰清玉洁的品格。

  玉壶冰心的纯洁。

  这句成为全诗的题眼,升华了诗歌。

  有大臣重新吟咏这首诗:“寒雨连江夜入户,平明送客莱山孤。洛阳亲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好诗,实在是好诗啊!”

  “刘都尉对朝廷,对皇上,对百姓,是一片赤诚,冰心玉洁,难能可贵。”

  “这是刘都尉在来洛阳时候心境的写照,诗言志,歌咏言,江水之滨,客栈之中,和客人对饮,夜雨萧瑟,很是孤单,就连东莱山都孤孤单的。”

  “客人要到洛阳,洛阳的亲朋如果问起来刘基怎么样,就告诉他们一片冰心在玉壶。”

  “绝了,绝唱!”

  随着人们的议论,掌声四起。

  哗。

  就好像潮水一样翻涌,掌声似乎要将金銮殿的房顶掀起。

  汉灵帝也为之鼓掌。

  他满脸笑容。

  刘基是他的本家,为他长脸。

  “好,这首诗回答了袁爱卿的问题,好一个一片冰心在玉壶,真是传承千秋万古的名句,刘基的对江山社稷的心,就好像玉壶冰心,令朕高兴。”

  刘基赶紧谢汉灵帝。

  袁隗、杨彪脸色阴沉,好像要下雨的天空。

  他们想不到刘基真能写出如此美文?

  明明是不可能扭转的局面,怎么就突然翻转。

  难道刘基真有大才?

  “多谢万岁称赞。”刘基感谢皇上,“万岁,臣有个提议,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刘爱卿,但说无妨。”汉灵帝答应。

  “万岁,杨彪杨太尉指责臣的诗歌,现如今臣自证清白,杨太尉是否应该给微臣道个歉呢?”

  “还请万岁给微臣做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发财从掠夺三国的文物开始,发财从掠夺三国的文物开始最新章节,发财从掠夺三国的文物开始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