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家救助灾民。

  平息青州三郡的匪患,使得黄巾军百姓安居乐业。

  创建很多产业,安置百姓,使得百姓康乐。

  新型食物:鱼罐头、海菜罐头、海菜,买到了青州、衮州、冀州、豫州、司隶。

  新型农作物土豆,也称之为马铃薯亩产三千斤。

  ……

  一件件造福于民的事情,太多了。

  有人说出来是东莱郡刘基刘敬舆,人们很快就想起他的功德。

  有一首歌谣是歌唱刘基:“大汉十三州,战火战不休。人间哪里好,东莱海边走……”

  “怪不得能勘破历史,写出警示人心,振聋发聩的句子,原来是东莱郡都尉刘基的文章。”

  “深沉大气,荡气回肠,一波三折,实在是好。”

  “蔡大人写的这一诗一文,足可以流传千古。”

  “白云楼上能见到如此美文,如此好的诗歌,不虚此行……”

  人们都很振奋。

  评论刘基的《过秦论》堪比司马长卿的《两京赋》,必然名垂青史,流芳万年。

  “只可惜没见过刘都尉,如此名士,某家真想认识识识。”戏志才笑着说。

  郭嘉大笑:“哈哈,我愿意和他浮一大白,对酒当歌。”

  “不知道刘都尉是否参加孝廉诗会,如果参加,能一起痛饮,那才是人间乐事。”

  “神交已久,”毛玠说道,“只可惜没见面的机会。”

  蔡邕满脸笑容,朝着各位孝廉拱手:“各位孝廉,也不是没有见到刘都尉的机会,还真有!”

  话音落地,一百多双眼睛盯着蔡邕。

  “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

  “刘都尉来京都了?”

  “真的能见到刘都尉,太好了!”

  “大人,希望您能引荐……”

  每个人都期望认识刘基。

  蔡邕笑着说:“刘都尉在东莱郡的丰功伟绩,实乃是少见。”

  人们听到这里,都盯着蔡邕,都知道他代天巡狩,视察东莱郡。

  “大汉十三州灾荒不断,百姓颠沛流离者不可胜数,饿死沟壑者不知多少,东莱郡没有百姓饿死冻死。”

  “刘都尉沿着海岸线几百里,建造了上百座他称之为‘工厂’的地方,东莱郡十几万二十万百姓在里面工作,每月可以拿到将近一两银子的薪水。”

  “全郡种植土豆,百姓有希望,那土豆亩产达到三千斤,最多的达到五千斤之多……”

  蔡邕说到这里,在场的孝廉都吸了一口凉气。

  暗自心惊。

  他们都是名士,自诩读遍天下书,看遍天下事。

  五谷杂粮亩产多少?

  一担八斗粮就是好收成,折合起来也不过是二百多斤,三百斤而已。

  土豆产量竟然是五谷杂粮的十几倍?

  “蔡大人,如果大汉都种上土豆,黎庶岂不是没有饥饿,是千年来少有的太平盛世!”

  “可不是,刘都尉神仙一样的人物……”

  “蔡大人,土豆和海菜真能吃吗?”

  “我咋听说那海菜乃是裹脚布,不能食用……”

  就在此时,一个声音从楼上传来:“哈哈,能吃吗?”

  “今天的菜就有土豆,不好吃,大家将白云边酒楼拆了,我刘基没半点意见,不知道各位孝廉意下如何?”

  声音响亮,好像洪钟。

  人们甩脸观看,就见一英俊的青衣男子朝着众人走来。

  此人仪态端庄,器宇轩昂。

  一看就是人中豪杰。

  “刘基?”

  “刘都尉!!!”

  人们赶紧躬身行礼:“见过刘都尉!”

  刘基笑着还礼:“各位孝廉不要客气,来我白云边酒楼就是我的荣幸。”

  人们这才知道,白云边酒楼是刘基开设的。

  郭嘉看着刘基笑了,拱手说:“刘都尉,某郭嘉有个小小的提议,不知道能说否?”

  刘基看着郭嘉,眼光越发的明亮。

  曹阿瞒麾下最主要的智囊之一。

  郭嘉。

  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人。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

  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

  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此人为曹阿瞒崛起,决战官渡,一统北方,出了太多的奇计。

  “奉孝兄请讲,今天,咱们群贤备至,少长咸集,实乃是一大乐事。”

  郭奉孝见刘基对口味,也就笑着说:“刘都尉,今天酒席愚以为不用分开楼层,不用分开品级,大家一起在一楼用餐,不知道刘都尉意下如何?”

  “是啊,大家都从外边来京都,一起热闹比什么都好。”

  刘基笑着说:“我没意见,只是二楼的巨野满宠满宁伯、任城吕虔吕子格、北海王修王叔冶、王璨王仲宣、淮南刘晔刘子扬、豫州毛玠毛孝先等人有意见否?”

  满宠、吕虔等人大惊,他们绝对想不到刘都尉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刘都尉,我们没有意见。”

  刘基满脸堆笑:“那三楼的颍川学府的高材生,还有许攸许子远,你们有意见否?”

  荀攸大笑:“郭奉孝提出的,我们当然没有意见。”

  “我们同意。”

  刘基更高兴了:“好,既然各位孝廉都没有意见,我更没有意见。”

  “咱们六个人一桌,或者是七个人一桌,按照一等筵席铺排,冰镇酸梅汁和二锅头管够。”

  孝廉一阵哗然。

  太奢侈了。

  最后,六个人一桌。

  孝廉一共是六十二人,坐了十桌。

  刘基、蔡邕、郭奉孝、荀彧等人坐了一桌。

  刘基笑着说:“各位,咱们先尝尝海菜如何,也就是大家的海裹脚。”

  人们都笑了。

  都听说刘都尉的罐头味道好,没有传到他们那个地方,当然不知道怎么样的好,今天可以尝一尝了。

  满足口福。

  陈宫吩咐:“上菜!”

  酸辣海带丝。

  金钱花豆豉鲮鱼。

  凉拌海鹿角。

  五香带鱼。

  凉拌土豆丝。

  油炸土豆条。

  六个菜上来。

  陈宫笑呵呵招呼大家:“各位,这是东莱郡的特产,孝廉们尝尝,品味一下如何?”

  人们看着桌子上从来没有吃过的菜肴,都一脸的惊喜。

  闻着菜肴的味道,看着菜肴的品相,就食欲大动。

  “刘都尉盛情,咱们尝尝。”

  拿起筷子,他们夹了一些海带丝。

  “这可是传说中的海裹脚,我先尝尝。”

  当他吃到嘴里的时候,立刻惊喜的瞪圆了眼睛。

  他绝对想不到海裹脚味道好到令人难以想象。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发财从掠夺三国的文物开始,发财从掠夺三国的文物开始最新章节,发财从掠夺三国的文物开始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