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

  洪武二十九年。

  江西饶州(今江西上饶市)。

  知州戴有德,一脸愁苦的扶着额头。

  郁闷的望着余家村牌匾。

  最近余家村一连死了好几口人。

  而且凑巧的是,死者全部是青壮年男丁。

  这意外暴毙的人,一年之内达到如此之多,是个傻子也知道有不正常之处。

  但凡呈报上去,而自己又无法给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朝廷里必定会严厉追究。

  那么,自己将会面临轻则罢官,重则流放的结局。

  可自己跑到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做官,只不过是想给自己的官宦生涯镀一层金(顺便带点回去),历练历练而已。

  可不想被吏部这么严厉的考核。

  并且因为这些考核,而丢了乌纱帽,甚至性命。

  一想到这。

  就连身边的衙役伸手过来搀扶,知州戴有德都狠狠的甩开了去。

  甩开了衙役,知州戴有德整理了一下自己表情。

  换了一张笑脸,看了看自己身旁的刑名师爷张丹青,和蔼说道:

  “丹青,本官久闻你善于刑名,特此相邀。

  虽说会耽搁你进京赶考,不过你放心。

  等此案一了结,本官立即派衙役数名,皆备快马,务必会让你在春闱开始之前,赶到京城。

  只是眼下,此案已经连换数名官员,若是本官,无法侦破此案。

  想必一定会重蹈前任的覆辙,轻则罢官,重则流放。

  还望丹青,全力助我。”

  ……

  那个被称为张丹青的年轻举人,一脸的英俊书生气。

  显得信心满满。

  打他穿越到了大明帝国洪武年间,已经好几个月了。

  从原主的家乡赶往京城赶考路上。

  作为刑警出生的穿越众,又有学法医的经历。

  这一路走来倒也破获了几桩案子,使得自己声名鹊起。

  为了赚取赶路的路费,张丹青这才答应饶州知州的邀请,前来侦破此案。

  张丹青皱着眉头,慎重的点了点头:

  “东翁重礼相聘(东翁,东家或老板的意思),学生敢不从命?

  只是此案颇有些蹊跷,容我细细查探,方可下结论。”

  说完来到了余家村村子大院。

  余家村大院口子边上,有着一口古井。

  这是古潭式的涌泉古井。

  并用青石板隔成了三块。

  最小最清澈的是用来饮水的。

  中间一大块是用来洗菜的。

  而最后一块比较浑浊的只是用来洗衣服。

  知州戴有德和张丹青二人蹲在了潭井边,正准备捧水而饮。

  余家村村民立即有个眼尖手快的,赶过来阻止说道:

  “几位大人,这井水,可不能随意喝呀。

  我们村好几个青壮男子,都因为喝水莫名其妙死去了。”

  闻言的众多官员立即大惊失色。

  喝水还能喝死人。

  真是天下奇闻!!

  顺着村民手指方向望去。

  众官员立刻便看到,余家村大院摆着的几具棺椁。

  让村民打开棺盖以后。

  顿时一股恶臭冲天,迎面而扑来。

  周边围观的百姓和衙役们,无不远远散去。

  只见张丹青不慌不忙,从身边取下一个大木箱

  将自己简易制作的指纹收集刷,以及一些解剖刀具,整整齐齐码放好。

  不顾众人诧异的眼神。

  像个没事的人一般静静的站在棺木面前。

  静静的看着,躺在棺中的一具具尸体。

  ……

  眼见张丹青如此谨慎,知州戴有德,心里反而更加放心了一些。

  眼前的这位书生,虽说年少。

  却也稳重谨慎,从不漫天夸下海口。

  丝毫不像之前自己赶走的那些刑名师爷,那般浮夸而不靠谱。

  张嘴就是拍胸脯做保证。

  可到最后,啥蛛丝马迹也勘探不出来。

  而眼前的这张丹青。

  却是满脸肃穆,一丝不苟的亮出一堆众人见都没见过的手法,开始仔细勘查起来。

  这种踏实做事的态度,反而让知州戴有德更加放心起来。

  而为了让他,能够更好更快的破获此案,戴有德一点也不敢马虎大意。

  用眼神严厉呵斥身边的衙役捕快,不许众人随意出声打扰。

  一个发须斑白的老人杵着拐杖,神情一脸悲痛的走到张丹青面前。

  用拐杖狠狠杵着地面,痛心说道:

  “大人啊,我是余家村族老,我们村的这些孩子们,死的冤呀……

  死的憋屈呀……

  他们都是一些年富力壮的青壮年男子,正是家里的顶梁柱。

  都有一大家子老小等着养活呢,可谁知……他们却……”

  张丹青有些不耐烦的瞪了他一眼,低声道:

  “说重点!”

  这个老年族长,立马识趣的收起了絮絮叨叨的口舌,专挑重点说道:

  “这个月来,我们村的一些青壮男子,接二连三有人诡异去世。

  只要他们一喝水,尤其是滚热的水……

  就容易闹出人命。

  弄的我们村,所有人喝水都提心吊胆的。

  生怕一个运气不好就走了。

  村里一连死了好几个人,且都是青壮年男子。

  前来查案的官员,那是换了一个又一个。

  一直都没能有什么个明白说法。”

  张丹青静静的听着,微微点了点头。

  身旁的饶州知州戴有德,也是陪着笑脸尴尬的笑了笑。

  这事倒也没辙。

  几个月来,一连派过来的几任知州,都是一些朝廷刚刚挑选出来的进士和贡生。

  这些个人,刚刚从书生变成官员。

  刑名破案的事情。

  还真是个门外汉,一旦遇上了,纯粹两眼一抹黑。

  让一个只知道苦读经书子集的书生去破案,无异于让母猪上树。

  可偏偏大明的规矩,官员无法侦破案件。

  是要负责任的,是要被严厉处罚的。

  可若是随意潦草结案,甚至是拿人顶包,一旦被刑部查实,流放千里,京城斩首都是有可能的。

  更何况这种封建社会。

  讲究人死为大。

  死去的人,他的遗体,说什么也不准轻易破坏和折腾。

  更何况封建社会,可没有解剖一说。

  所谓的尸检,纯粹是以肉眼观察。

  简单的扫视一下遗体的外表特征。

  就算是完成尸检了。

  而衙门里配备的一些仵作。

  由于是贱籍,专业素质更是良莠不齐,简直堪称天差地别。

  (许多甚至是关系户,比如说师爷和衙役的亲戚)

  张丹青点了点头。

  看来饶州的刑侦人员配置和水平,可以说是严重的不理想。

  也难怪此案能够拖延这么久。

  并且在刑部震怒之下,一连换了好几任地方官。

  戴好了手套。

  张丹青轻轻的触了触遗体面部。

  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这些个遗体,特征都非常相似。

  一个个都舌头微微外吐,看起来倒也怪渗人的。

  并且这些尸体,面部都有着明显青紫,。

  瞳孔散大,手脚痉挛,微缩成鸡爪状。

  再仔细的看了看遗体表面,几乎都有程度不同的淤血和肿胀现象。

  还有一些轻微发绀的现象。

  而且尸斑出现的比较早,

  扳开死者口腔,张丹青更是坚定的点了点头。

  倒也符合自己的预料,这些死者,牙齿牙龈存在出血,比较有特征性。

  这些个共有特征。

  几乎就可以当场断定,这些人都是窒息而死的。

  因为窒息死亡的表面现象,一般都是淤血和肿胀,还有一些发绀的现象,而且尸斑出现的比较早,牙齿牙龈有出血现象。

  同时舌头外吐,因为在窒息的过程中,舌根会后坠会导致喉头水肿,进而朝外伸张。

  而面部的青紫,是因为窒息之后血管发生阻滞,血流停止运动之后血液会淤积起来,所以才会见到面部的淤血。

  一想到这,便有些豁然开朗的点了点头。

  眼见张丹青嘴角微微上扬,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善于察言观色的饶州知州戴有德,也一口气松了下来。

  心里头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只要细心查勘。

  想来自己这颗头颅上的乌纱帽,大抵就能够保得住了。

  一想到这,戴有德耐心的,看着这个张丹青,刹那间,连称呼都变得毕恭毕敬起来:

  “先生,你看此案……

  可是有所眉目了?”

  可谁知,张丹青却叹了一口气:

  “若要破得此案,恐怕要进行对遗体展开解剖。

  可历朝历代,各个地方。

  都讲究人死为大,想要解剖,只怕是余家村的人都不会答应。”

  啊?!

  这……

  饶州知州戴有德,顿时又立刻面如死灰。

  不解剖就破不了案。

  可满天下的任何一个人,长期固有的迷信观念之中。

  都不会答应让人随意解剖自己亲属的遗体。

  自古以来!莫不如此。

  这……

  眼看就能够破得了的案子,一下子就要陷入了僵局。

  知州戴有德,也不由得心中大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最新章节,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