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9月的最后一张日历被撕下,10月正式到来。

  天刚蒙蒙亮,温知宁从床上爬起,披上外套,现在早晚天气转凉,穿单衣有点冷。

  拿上米袋子,出门去粮站排队买粮。

  温知宁到了没几分钟,远远看见史灵灵的身影,对方几步走过来,直接排在温知宁的后面。

  两人一边等待粮站开门,一边有一搭没一搭闲聊。

  温知宁一心二用,分出一只耳朵听前面的几个嫂子讲八卦,默默吃瓜。

  七点,粮站开门,

  温知宁一次性买了这个月所有能买的细粮,后面的史灵灵更夸张,拿了三个米袋子,粗粮加细粮一共买了五十斤。

  “灵灵姐,你怎么买这么多?”

  温知宁好奇的问,军区粮食供应充足,只有细粮需要抢着买,很少有人在月初抢购这么多粗粮。

  史灵灵解释:“除了我家的粮食,还有杨帆给的粮票,用来准备婚礼宴席用的。”

  杨同志平时没时间,史母自告奋勇,接过了采买物资的任务。

  她当然不会自己忙碌,把所有事情都交给了史灵灵,让她省着花销。

  “那你怎么拿回去啊?”温知宁问。

  史灵灵:“我妹妹一会儿来接我,我俩能搬动。”

  “那就好,那我先回去了,待会还得上班。”温知宁说,不用自己帮忙就行。

  ——

  接下来的日子,史灵灵独自筹备婚礼,采购各种物资,心力交瘁。她偶尔来找温知宁诉苦,温知宁从她那里接受了很多负面情绪。

  谁愿意当垃圾桶啊,反正她不乐意。

  在心里把两人的关系从熟人变成了损友,字面意义上的‘损友’,虽然自己左耳听右耳出,从来不往心里去。

  但是也很烦。

  ——

  今天一到办公室,温知宁就感觉到气氛不同,大家都特别高兴。

  听到大家的闲聊,才知道今天发工资。

  70年代的工资不拖不欠,月初就发。

  课间温知宁回了一趟家,拿工作证明和粮油本,回到学校领到了自己穿越后的第一笔工资,二十三块钱。

  好少,现在物价真低,

  想起空间里还有一沓现金,同样都是人民币,这要是现在能用,她岂不是身价暴涨。

  收回发散的思绪,温知宁瞄了一眼排在后边的韩冬玲,二十五,比自己多两块。

  比起自己,韩冬玲参加工作早了一年多,两人的工资却相差不大。

  事实上,本来温知宁拿不到这么多,周校长观察过她的上课情况,直接让温知宁跳过了考察期。

  加上军委的人过来打过招呼,温知宁的母亲身上有一个正式工的岗位,这年头亲人去世,家属可以要求继承其职位。

  而温知宁自己考上了教师,已经有工作,加上穿越后不熟悉情况,没往心里去。

  军委的人特意到学校说明了情况,温知宁直接跳过了考察期,成为了正式工。

  —

  领完工资,两人一起回办公室,韩冬玲喜上眉梢,“终于有钱了,我明天去县城,你要一起去吗?

  家属院的代销点就那几样必需品,还总是缺货,还是县城的供销社货品多。”

  “好啊。”

  温知宁一口答应,穿越后一直窝在家属院,最远还是上次和朋友去附近的大青山。

  出去逛逛也好,现在伟人语录张口就来,也知道什么行为出格,出去并不心虚。

  正好史灵灵结婚,自己还得随一份礼。

  韩冬玲说:“每次发完工资,我都忍不住去买东西,基本上前半月就能把工资用完。”

  温知宁讶异,没想到70年代还能见到一个月光族。

  和韩冬玲当了近一个月的同事,温知宁知道些她家里的情况,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一个弟弟,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儿,父母挺娇惯的。

  韩东玲微微脸红,“我每个月交给家里10块钱,剩下的才是我自己的。”

  虽然她花钱确实不少,但是也不想让知知觉得自己特别奢侈。

  “每个月要买日用品,就花费了一大半,看见漂亮的东西,我总是忍不住。”

  温知宁点点头。

  不是对方浪费,是钱不经花。

  路过操场,两人驻足,一起欣赏了一会儿来上体育课的小战士。

  小战士身材不错,宽肩窄腰大长腿,穿着军服,出拳踢腿间,帅气十足。

  韩冬玲与温知宁都没说话,默默的看,显然都是同道中人。

  直到下课铃响起,俩人相视一笑,回了办公室。

  张凯笑着问:“这是领工资回来了?”

  “是的。”韩冬玲高兴的应了声。

  “那你明天是不是去县城?给我带点东西吧。”

  “还是要绿豆糕吗?”韩冬玲问。

  张凯点头,把钱票交给了韩冬玲,“买半斤,劳烦你,韩同志。”

  “张老师是个好父亲,对你家孩子真好。”办公室最角落的于兰彤忍不住提出表扬。

  张凯已婚,有两个孩子,大儿子三岁,小女儿才一岁,温知宁见过两次。

  两个孩子都胖嘟嘟的,衣服也干净,父母照顾的用心。

  “应该的。”张凯说,表情谦虚。

  “于姐,你呢,也不用羡慕,你丈夫以后肯定也是一个好父亲。”

  韩冬玲调侃,“你看你这肚子一大,行动不便,他马上给你找了帮手。多体贴。”

  在家属院看了这么多年,别人家都是女人生产后,婆家人才来照顾月子。

  早些时候有过分的,甚至都得孕妇自己忙活。

  这几年妇联成立,在她们的宣传管理下,情况才得到改善。

  几人说话间,门外有个姑娘探头。

  说曹操曹操到,来人正是于兰彤的小姑子,来照顾嫂子生产。

  她扎着两条长长的麻花辫,皮肤微黑,说话带着口音。

  “嫂子,我来接你回家。”

  她前两天刚到家属院,到了之后迅速熟悉情况,每天做饭洗衣服,接送嫂子上下班,很是能干。

  于兰彤起身,和几人告别,在姑娘的搀扶下出门。

  韩冬玲和温知宁聊起了明天去县城的安排,一旁的张凯面带微笑倾听。

  成了家的人是没有休息日的,就算不上班也得忙家里的家事。

  不像韩冬玲这样的单身女孩子,有闲暇时间,周日随着出去溜达,他只能拜托对方捎带孩子爱吃的点心。

  —

  放学后温知宁顺便去领取补助,正好证件都带在身上。

  相关人员的办公室距离学校不远,这排房子有好几个部门,妇联、安置办、后勤等等。

  于和珍的办公场所在里间,看见进门的外甥女,还奇怪呢。

  “你来这干什么?找我吗?”

  温知宁说明来意,于和珍指着穿白衬衫的男同志,

  “去找他就行,对了,我明天要去王家呗,给你大表哥换点粮食。你去吗?”

  王家坝是距离家属院最近的村庄,是女主宁飞燕的老家,军属经常去那里换东西。

  温知宁摇头,“我和同事去县城,约好了。”

  “行。”

  于和珍没时间闲聊,径直去忙工作。

  温知宁和工作人员领了自己的补贴,直接回家。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小姐穿七零悠闲过日子,大小姐穿七零悠闲过日子最新章节,大小姐穿七零悠闲过日子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