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极品皇帝 第855章 公开的秘密

小说:大唐之极品皇帝 作者:七月初三 更新时间:2025-01-12 21:17:54 源网站:宝书网
  “隋炀帝,炀,这个谥号确实太过恶谥了。”

  岑文本微微点头道,“可这时高祖定下的谥号,怎么能轻易给否定了?”

  “这就需要我们来做了。”

  许敬宗说道,“只要我们牵头,百官跟随,就没有什么谥号是不能改的。

  只要能否定了高祖定下的谥号,到时候修前朝史书的事情就不会再有什么阻碍了。”

  “许大人可有什么适合杨广的谥号?”

  岑文本问道。

  谥号是一个特殊时期的产物,他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

  古代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用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受华夏文化影响的一些邻近国家亦有使用,但不是每个东亚古代国家都使用谥号。

  谥号的长短字数不定,或一两字,或二十余字,字数不定,情况较为复杂。

  谥号制度形成,传统说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谥。

  周王室和春秋战国各国广泛施行谥法制度,直至秦始皇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

  直到西汉建立之后又恢复了谥号。

  夏商时代的帝的称呼多数用干支,例如?太甲、?孔甲、?盘庚、帝辛,前面一个字据考证是一种祭祀方法(参考《历史的荒原》),后面的一个字则表示在哪一天进行祭祀。

  而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

  像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褒谥,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是恶谥,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一般用作朝代中后期君主,如明末崇祯皇帝追谥为思宗。

  政变中被推翻的称废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

  亡国君主称末帝。

  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因此,对于帝王谥号,更是讲究的不行。

  现在岑文本这么一提问,就有点难住了许敬宗,因为他确实没想过,要是废除了李渊给杨广定下的谥号,那么,该给杨广一个什么样的谥号比较合适呢?

  况且,这件事情是由他们来做的,皇上作为跟杨广有关系的人,是不能参与其中的,这样容易引起非议。

  于是,许敬宗沉默了。

  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

  善、恶“谥号”则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后,即周厉王因为暴政“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等被谥为“厉”,另外还有“私谥”。

  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

  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

  “下谥”之“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东北)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思”表示同情。

  许敬宗开始搜肠刮肚,寻找一个适合的字眼,能够为杨广取一个不错的谥号。

  敬宾厚礼曰圣。

  厚于礼。

  照临四方曰明。

  以明照之。

  谮诉不行曰明。

  逆知之,故不行。

  经纬天地曰文。

  成其道。

  道德博闻曰文。

  无不知。

  学勤好问曰文。

  不耻下问。

  慈惠爱民曰文。

  惠以成政。

  愍民惠礼曰文。

  惠而有礼。

  赐民爵位曰文。

  与同升。

  绥柔士民曰德。

  安民以居,安士以事。

  谏争不威曰德。

  不以威拒谏。

  刚彊直理曰武。

  刚无欲,强不屈。

  怀忠恕,正曲直。

  威彊敌德曰武。

  与有德者敌。

  克定祸乱曰武。

  以兵征,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

  法以正民,能使服。

  夸志多穷曰武。

  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安民立政曰成。

  政以安定。

  渊源流通曰康。

  性无忌。

  温柔好乐曰康。

  好丰年,勤民事。

  安乐抚民曰康。

  无四方之虞。

  合民安乐曰康。

  富而教之。

  布德执义曰穆。

  故穆穆。

  中情见貌曰穆。

  性公露。

  容仪恭美曰昭。

  有仪可象,行恭可美。

  昭德有劳曰昭。

  能劳谦。

  圣闻周达曰昭。

  圣圣通合。

  治而无眚曰平。

  无灾罪也。

  执事有制曰平。

  不任意。

  布纲治纪曰平。

  施之政事。

  由义而济曰景。

  用义而成。

  耆意大虑曰景。

  耆,强也。

  布义行刚曰景。

  以刚行义。

  清白守节曰贞。

  行清白执志固。

  大虑克就曰贞。

  能大虑非正而何。

  不隐无屈曰贞。

  坦然无私。

  辟土服远曰桓。

  以武正定。

  克敬动民曰桓。

  敬以使之。

  辟土兼国曰桓。

  兼人故启土。

  能思辩众曰元。

  别之,使各有次。

  行义说民曰元。

  民说其义。

  始建国都曰元。

  非善之长,何以始之。

  主义行德曰元。

  以义为主,行德政。

  圣善周闻曰宣。

  闻,谓所闻善事也。

  兵甲亟作曰庄。

  以数征为严。

  睿圉克服曰庄。

  通边圉,使能服。

  胜敌志强曰庄。

  不挠,故胜。

  死于原野曰庄。

  非严何以死难。

  许敬宗搜肠刮肚中...一旁的岑文本不说话,却也没闲着,他也在考虑,真要给杨广改一个谥号,到底用什么字好。

  作为李恪的老师,他清楚自己的学生是什么样的人。

  为此,他觉得给杨广的这个谥号要中肯才行。

  “兵甲亟作曰庄。

  以数征为严。

  死于原野曰庄。

  非严何以死难。

  武而不遂曰庄。

  武功不成。

  胜敌志强曰庄。

  不挠,故胜。”

  突然,沉默不语是许敬宗开口说道,“就取一个‘庄’字,不知道岑相以为如何?”

  “隋庄帝?”

  岑文本认真品鉴了一下,觉得确实可以,不过他还是说道,“再想几个吧,到时候大家再议议!”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之极品皇帝,大唐之极品皇帝最新章节,大唐之极品皇帝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