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 第1351章

小说:大唐再起 作者:飞天缆车 更新时间:2025-01-12 23:30:52 源网站:宝书网
  而李复沐也颇有些心事重重。

  虽然说,他对于太子之位并没有十全的把握,但他到底是嫡长子,天然的继承人,怎么会落选呢?

  难道父皇想要选贤不成?

  与母后对视了一眼,忧虑暴露无疑。

  这位掌控后宫十几年的皇后,则不动声色地说道:“去吧,该是你的,怎么也逃不过。”

  与皇帝同床共枕十几年,她自料自己猜中了皇帝心思,但如今仍旧措手不及。

  难道出了什么意外之事?

  但,事已至此,别无他法。

  “母后,孩儿去了!”李复沐点点头,毅然决然而去,面色平淡,看不出一丝的心事。

  作为皇子,这点城府还是要有的。

  而目送儿子离去,周颖儿微微皱着眉头,又摸了摸肚子,看着渐渐鼓起,轻声呢喃道:“这个位置,终究是逃不过的……”

  皇宫中这点动静,根本就瞒不过紫宸殿附近的政事堂。

  宰相们则颇有耳闻。

  一时间,各个忧心忡忡。

  “圣心难测!”

  孙钊不由得念叨道,尤其是听说皇七子也在其列,他就眉头微皱,好久不曾舒缓。

  王溥则是作为传统的文人,对于传统根深蒂固,他听到皇七子,声音沉重:“东宫正位,关乎国之根本,多年来虚设,民心难安啊!”

  “为了大唐,在下不惜此身,只能冒死进谏!”

  瞧着场面越发的凝重,赵普虽然也是皱眉头,但他不由得轻声道:

  “陛下英明神武,明照万里,自然对此清楚明白,咱们还是沉着应对,结果很快就会出来,到时候再等也不迟。”

  “话虽如此——”

  邓斌眯着眼睛,说道:“大唐复立十余载,着实不易,国本不容有失,咱们位列宰相,百官之首,还是须以秉持宰相之责才是。”

  这话,众人都同意。

  说实在的,对于皇帝这种虚设东宫的举措,那么多年以来,他们这些宰相,早就不满了。

  要不是皇子们大多没加冠成年,尤其是皇七子才十来岁,稚嫩无比,他们早就去谏言了,哪怕面对皇帝的至高无上权威。

  后堂官们,一个个翰林出身,面对宰相们如此郑重其事的讨论,他们一个个蹑手蹑脚,不敢发出丝毫的动静。

  毕竟,这是东宫之争,涉及到极为敏感的政治,他们甚至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更遑论参与了。

  当然,他们更不知道,这番话本就是宰相们有意让他们听取的。

  就是想要通过他们,间接的表达对东宫虚旷的不满。

  皇宫中,基本是每个妃嫔,皇子之后,都有外朝的背景。

  如端妃钱氏,乃是常山郡王钱弘俶之女,大小高氏,乃是荆侯之妹……

  所以,后宫虽然与外朝,基本隔绝,但后宫的形势,依旧能够影响到外朝。

  荆侯高继冲,如今年三十有一。

  南平国覆灭时,其叔父高保勖投降朝廷,从而受封荆国公,荆又是楚的同义,可以说,这个爵位,是非常尊贵的。

  而高保勖没两年,就纵欲过度而亡,临死前,把爵位还给了自己兄长高保融之长子,高继冲手里。

  胆颤心惊地受领爵位十余年,高继冲已经习惯了这番勋贵,加上外戚的身份。

  绵延的富贵,让他不再纠结与王位,这么多年以来,他已经放下了心,对于皇帝万分的信任。

  尤其是,他献上的双胞胎妹妹,诞下了三个皇子,其中有一个就是九皇子,李复沁,

  听闻几个皇子被皇帝召集,他不由得颇为无奈,又有些欢喜。

  太子没什么希望了,封王其实也不错。

  这对于高家来说,也算是不小的庇护吧!

  不过,太子的期望,终究还是有些许的。

  即使这个机会非常的渺茫,但是获利实在太大。

  这对于高家来说,不亚于再次飞跃。

  而这时,却有奴仆来报:“阿郎,孟郡王求见!”

  “孟玄喆?”

  高继冲一楞,他与孟家也无甚关系,最近也没什么联系,他怎么就来了?

  孟昶去世后,孟玄喆减等袭爵,从亲王变成了郡王,但在大唐之中,依旧属于显爵,什么都不缺,富贵奢靡。

  孟玄喆也因此安分守己,与他们这般亡国之君一样,低调的很。

  不过,他随即想到,孟昶之女,可是同时送往了宫中,皇八子,李复潇,就是其外甥。

  “让他进来!”

  高继冲说道:“不,我去亲自迎他。”

  他的侯爵,比郡王可小了许多,可不敢拿大。

  很快,四十来岁的孟玄喆,衣冠楚楚,笑着说道:“高兄如此客气真是难当啊!”

  “孟兄可是稀客啊!”

  高继冲笑道。

  “我七子过几日满月,特来请高侯前去,我就不进去了,待会还有几家去跑呢!”

  孟玄喆笑了笑,摆摆手而去。

  “卖的是什么药?”

  高继冲摇摇头,看了一眼请帖。

  罢了,到时候再说吧!

  重新坐回椅子,他焦急地等待着宫中的消息。

  不知过了多久,他竟然喝了三壶茶,上了七八次厕所,无奈坐着睡着了。

  “阿郎,阿郎——”

  这时,管家摇醒了他。

  “怎么了?怎么了?”高继冲焦急问道。

  “宫里面已经传来消息,皇九子,被封为陈王。”

  “陈王?”

  高继冲一楞,随即吐了口气,说道:“就这样吧,这样吧!”

  陈王,这个王爵用了不少,如曹魏时期的曹植,小国号,并不算太珍贵。

  看来,皇九子,已经没有希望了。

  “那,皇七子如何?可是封了太子?”

  ……

  政事堂,几个宰相焦急地等待着,不知喝了多少茶,后堂官们已经来回奔波了数次,颇有些乏累。

  但宰相们依旧口渴,气氛已经紧张如此。

  直到太阳快要下山,政事堂中的火盆已经增加了一倍有余。

  “登登登——”

  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地脚步声。

  一个宦官飞奔而来,手里拿着黄绸。

  孙钊迫不及待地打开,几个宰相们忙围起,一同观看。

  只见,在一大堆字之中,只有几点,被宰相们看重:

  皇六子李复鸿,封滕王,食邑三千户。

  皇八子,李复潇,封凉王……

  皇九子李复沁,封陈王……

  至于皇七子

  李复沐,

  封薛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再起,大唐再起最新章节,大唐再起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