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锦鲤小郎君 第231章 三郎化肥课堂

小说:大唐锦鲤小郎君 作者:山的那边 更新时间:2025-02-03 00:54:36 源网站:宝书网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和煦的东风,温暖的旭日,散发着春意。

  那隐隐约约回荡笙声,也似乎带着春回大地的暖意。

  种地是头等大事,张川柏暂时放下手中刻刀,带着动物小伙伴搬到张园。

  小黑拉着一辆驴车,上面是三郎,以及铺盖、衣裳、书籍等等。

  赤兔不远不近地跟在驴车后面,追一追路边的小鸡,又跟母鸡打架。

  “汪汪汪~”

  它那轻快活泼的脚步,将内心的兴奋表露无遗。

  庄园里存了不少肥!

  香滴很呢~~

  ……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被小河分割成两边的张园,恰是花红柳绿、蝶舞莺飞的美好春光。

  张川柏带着一群学生在热火朝天地做氮肥。

  眼前一桶桶人尿,是佃户们攒了一个冬天攒下的。

  滴滴滴,淅沥沥。

  来之不易!

  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有一个装尿液的大桶,往里面按比例加入水和熟石膏,然后用长棍子充分搅拌……

  这种实践课,着实令人印象深刻!

  张小夫子提问:“氮肥有什么作用?冯京,你来回答!”

  冯京声音响亮:“氮肥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平衡……”

  其他少年震惊地看着冯京。

  字都不认识几个,就能背下这么长的一段话?

  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张小夫子表扬:“小冯回答得很好,今日给你加一块豆腐!”

  做氮肥剩下的熟石膏,可以用来点豆腐。

  “太好了!多谢夫子!”冯京欢呼。

  他们一早来农学堂上课,要到下午才散学回家。

  中午饿了,就吃一点自带的干粮。

  现在大多数人家都是一天两顿——上午朝食和下午晡食。

  但是在上实践课,体力消耗大。

  一些没条件自带干粮的,往往一过中午就饿得肚子“咕咕”叫,煎熬到散学。

  张川柏看在眼里,上实践课的时候,就让一个佃户娘子来做饭,给学生们加一顿。

  哪怕是一人一碗粥或者野菜团子,对黎庶出身的学生来说,也是加餐了!

  大人就是大人,教他们学问还给饭吃!

  听到中午有豆腐,学生们搅拌尿液更加起劲,回答问题也更积极。

  但学习需要天赋。

  马凉吭哧吭哧,答不上张小夫子的问题。

  小少年像沮丧的狗子一样耷拉着耳朵,向同窗冯京请教:“你是怎么背下来的呢?”

  “我过年的时候,去给夫子送黑鱼,又跟他读了一日,专门背这一段。”

  “你偷偷补课!”

  同窗们愤愤然,竟然还可以这样!

  ……

  做完氮肥,继续做其他肥料。

  张川柏跟屯田监约定好时日,带来学生们去拉牛粪。

  “屯田监给我们提供新鲜牛粪,做成氨水之后,我们再送一半回去。剩下的一半,就是我们的报酬。”

  “因此,现在这些牛粪,还不能说是我们的。你们要认真做肥,不能够浪费啊!”

  张川柏小脸一板,严肃地叮嘱学生们。

  哎呀呀!

  在曹夫子那里,他是乖巧听话小师弟,在学生们面前,他就是威严的大人。

  什么扮家家酒游戏,能这么真实啊!

  张川柏觉得做老师很有意思~~

  学生们老老实实的应“是”。

  张小夫子的农学堂,真的非常累人!

  他们之中,有几个兄长多的,在家也是耶耶宝、阿娘宝,不用干挑粪沤肥这种又累又脏的活呢!

  但是要让他们退学,又舍不得。

  因为在农学秘技这方面,张小夫子一点都不藏私,能学到真本事!

  他们是知好歹的。

  而且,在家里干活,中午都未必有豆腐吃呢!

  吃豆腐啊!

  在农家是过节的菜!

  ……

  春风拂面,阳光柔和。

  张川柏领着大大小小的少年穿过田间小道,走过小河上的独木桥,跟河里游过的鸭子打招呼……

  不知不觉走到养了官牛的囤田监官庄。

  屯田监正是从七品下,“掌其屯稼穑之事”,是名副其实的肥差。

  养官牛、官豕!

  牛粪猪粪都有,谁有他们多肥啊!

  监正相里长河已经在等候了。

  见到张川柏来拉牛粪还穿着绿油油的官服,相里长河觉得自己穿布衣是不是太随意了?

  不够正式?

  张川柏虽小,官阶更高!

  相里长河整理一下衣服,迎上前说:“张侍读让学生们过来就行,都安排好了。不用你亲自过来的。”

  张川柏说:“我带他们认一认路。”

  早一点拉回去,今日就能搅牛粪!

  相里长河管理民屯,有专门的屯户,一般情况下,不用亲自动手干活。

  见张侍读一马当先铲粪,他只好跟上。

  张川柏想起一件事,笑着说:“相里监正的名字,我有些熟悉……你可认识司农丞?”

  司农丞,相里玄奖。

  去年九月,相里玄奖奉命出使高句丽,向高句丽宣读大唐皇帝的诏令,斥责高句丽和百济的种种行为。

  今年,相里玄奖会回来……

  征讨高句丽的战争脚步,在一步步接近。

  相里长河微微自得地说:“司农丞是我家族叔。”

  “哦!我就说这个姓熟悉呢!”张川柏说,“令叔这一趟出使,身负重任啊!”

  为什么是司农丞出使?

  在大唐,身兼多职是很正常的啦!

  说了一会儿司农丞出使高句丽的事,他们就闭口不谈了。

  这是一个有味道的场所。

  虽然跟自己说新鲜牛粪不臭,可张口说话,还是觉得自己从里到外都被牛粪浸泡了。

  呜呼!

  三郎是牛粪味的!

  不会有小娘子喜欢啦!

  一堆堆牛粪铲上独轮板车,张川柏带着学生跟屯田监的人告辞,一阵风似的呼啦啦离开。

  相里长河看着张川柏的背影,感慨:“张侍读分明是天生的司农卿啊!”

  旁边一个人说:“监正从前还说,张主簿是天生司农卿。”

  “父子之间还分彼此吗?谁当都是一样的!”相里长河笑道,“等他们做好氨水,我们带人去拉!”

  一回生二回熟。

  遇到什么问题,还能请教张侍读。

  实不相瞒,若非超龄了,他也想去张园做学生。

  学那些能传家的真本事!

  ……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

  路过一条河,张川柏哼着歌,忽然问:“马凉,河里有几只鸭子?”

  “啊?”马凉冷不丁被点名,“一二三四五……”

  唉呀!

  鸭子游来游去,还有插队的,数不清!

  考个鸭蛋带回家!

  “你连数数都数不清,怎么学好化学?”张川柏老气横秋地叹气,“做化肥,要按比例调配!”

  要给学生们增加数学课!

  至少学会四则运算和分数加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锦鲤小郎君,大唐锦鲤小郎君最新章节,大唐锦鲤小郎君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