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锦鲤小郎君 第205章 宿根蔗是什么

小说:大唐锦鲤小郎君 作者:山的那边 更新时间:2025-02-03 00:54:36 源网站:宝书网
  春日的阳光照亮庭院。

  张川柏起床,在小牙刷上沾上柳枝牙膏,将牙齿仔仔细细地刷白。

  已经换上的新牙要保护好,不能再换第二次的!

  再用清水把脸蛋洗干净,抹上润脂膏。

  今天又是玉树临风俊俏小郎君~~

  一大早,家里已经很热闹了。

  鸡鸭猪驴和狐狸,“咯咯”、“喔喔”、“嘎嘎”……汇成一首六畜兴旺的乐曲。

  还有咚咚咚的舂米声。

  大壮照顾牲畜、劈柴,一有空隙,又去舂米。

  舂米,是个力气活。

  谷物放在石臼里,一下一下地舂下去,抬起来,再舂下去。

  这种谷物脱壳方式,传承很久。

  鲁镇的迅哥儿说,有个叫阿q的人,正在做梦娶老婆,被吴妈喊醒去舂米。

  呜呼!

  没有买奴仆之前,舂米的话要么张衍自己干,要么请短工。

  厨房里,一个中年女仆在熬米粥、蒸咸鱼小虾干,用平底铛煎鸡蛋饼。

  闻着食物的香味,她觉得饿了。

  水乡咸鱼小虾不算稀罕物,但是有粥有咸鱼还要吃鸡蛋,甚至还是放油煎的!

  小郎君可真是好吃啊!

  主家郎君和娘子全都依着!

  寻常人家过日子,哪有这样惯孩子的。

  不过娘子也大方,奴仆们也能吃饱。

  他们几个新来的,都在小心翼翼地适应这个家。

  就是大壮挺过分。

  什么活都抢着干,给其他奴仆造成很大压力!

  ……

  张川柏将练武穿的衣裳脱下,擦干净身上的汗,换上家常的衣裳去吃饭。

  练武要穿专门的衣裳,一是便于发挥,二是怕扯破好衣裳。

  《水浒传》里面,好汉们打架要脱得赤条条的,也是这两个原因。

  米粥熬得浓稠,浮着一层米油;

  小鱼干蒸得香喷喷,鸡蛋饼摊得薄薄的。

  张川柏连喝三碗粥,胃暖暖的,整个人都精神了。

  饥闻麻粥香,渴觉云汤美。

  唐人认为米粥能养身,果然很有道理。

  张川柏给李治的信已经送出去。

  皇帝之前说,让他努力研究新农技,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有需要就让官府支持。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他是良臣,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

  “阿耶,阿娘,我去慧日寺的蔗田看看。”张川柏跟耶娘交代今日的安排。

  张衍说:“好。你饿了,就在外面买个蒸饼或毕罗,不要饿着。”

  “我知道。”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张川柏不会饿着自己。

  他要吃得饱吃得好,才能长得高高的。

  力拔山兮气盖世!

  骑着小黑、配着剑,由大壮随从,小三郎精神抖擞地前往慧日寺。

  因为帮上官仪送信的事,他和慧日寺有来往。

  再加上俗讲……

  问和尚要一些蔗头来种,问题不大吧?

  慧日寺是佛教“三论宗”的道场,又被称为慧日道场。

  大寺庙信众多,寺产田地和僧人都多,管理井然有序。

  哪怕是菜园子,都有专门的“菜头”。

  张川柏来到慧日寺,道明来意,就有专门的“糖头”带他去蔗田。

  “施主怎么想到种甘蔗呢?”管炼糖的和尚边走边问。

  “我喜欢吃糖,但是你们卖得好贵,我吃不起。”张川柏坦诚。

  和尚笑道:“从蔗浆炼成糖,可不是容易的事……你知道寺庙为什么种那么多甘蔗吗?”

  “愿闻其详。”

  “佛陀的祖先是从Iks-vaku(梵语甘蔗)地生出,因此姓为甘蔗。

  佛陀是甘蔗王的后代,佛对众生的开示,一如甘蔗,众生皆享其甜润。

  佛家在医药、膳食和礼仪三个相关方面都会使用糖。

  比如,浴佛节的时候,以香水沐浴佛身的水,水中会加入蔗糖、分给信众。

  小施主喜欢吃糖,浴佛节可以过来。”

  张川柏:“好。”

  挺热闹的样子?

  听和尚讲了一路的典故,走到佃户种的蔗田。

  “这块田种的是宿根蔗,我考一考小施主,知道什么是宿根蔗吗?”和尚笑眯眯地问。

  学霸最不怕的就是考一考。

  张川柏淡然自若:“宿根蔗,就是上季甘蔗收获后,将蔗头遗留在地里。

  在适宜的条件下,遗留地下的蔗头芽会萌发而出,长成新的甘蔗。”

  和尚惊讶:“神仙教你的?”

  张川柏笑道:“我们村也有人种甘蔗。”

  ……别以为就你们和尚懂得多。

  “哦,哦……那你为何不问同村之人要蔗根?”

  “我想着,你们的甘蔗品种比较适宜炼糖吧?”张川柏说,“佛祖慈悲为怀,愿众生皆享甘蔗的甜润,希望大和尚布施给我一些蔗根。”

  和尚:“……”

  布施?谁是施主?

  张川柏坦坦荡荡:“我听闻,宿根蔗虽可以节约种苗、节省劳动力、调节农时,十分方便。

  但因连年种植,对土壤肥力的消耗较大。恰好,我知道一种肥,对甘蔗的生长很有好处。”

  “猪毛?”和尚问。

  “非也,非也。”张川柏小小卖一个关子,“等我实验之后,再说吧!”

  “出家人不打诳语。”和尚看着夸夸其谈的小孩儿。

  “我不是出家人啊!但我一般不说谎。”

  “不一般呢?”

  “不一般的时候,就是善意的谎言。”

  “哈哈!小施主很诚实,我信你!你要多少蔗根?我让佃户给你送去。”

  “多谢。我先跟他们聊一聊。”

  田里有干活的农人,听到大和尚招呼,都走过来。

  旁边的小孩子就是朝散郎张川柏?

  他们纷纷行礼。

  小孩子是官!

  张川柏连忙说:“不必多礼!我想请诸位教我种蔗。”

  几个农人面面相觑,推举出一个年纪大的回答。

  “小郎君,你要先挑选甘蔗地。一般来说,以砂壤土为佳。种蔗,一年新植、二年宿根……

  你是新植,二月底到三月初,就要种蔗。如果是宿根,也要补苗的。

  好的蔗根萌发出土,不发芽的蔗蔸已霉变,就要补种。”

  老汉尽可能地讲清楚,又说:“我们这里的新蔗根,新植和补种都合适的。”

  “我可以要一些吗?”张川柏问和尚。

  “我佛慈悲,当然可以。”和尚答应。

  蔗糖在佛教有重要地位,没有和尚不喜欢蔗糖。

  既然张川柏有新肥可以帮助种蔗,可以互惠互利啊!

  炼糖的秘方?

  张川柏没主动问,就先不提。

  等无所不知的农业神童张三郎诚心诚意来求秘方,慧日寺再考虑传,还要编成俗讲……

  给神童三郎传方的,不是道家神仙或东海龙王,而是佛陀。

  和尚就是要跟道士抢神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锦鲤小郎君,大唐锦鲤小郎君最新章节,大唐锦鲤小郎君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