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锦鲤小郎君 第177章 我全家都是主角

小说:大唐锦鲤小郎君 作者:山的那边 更新时间:2025-02-03 00:54:36 源网站:宝书网
  张京墨刚来长安不久,东市有个壮汉来找张远志看病。

  张远志是太医署的医学生,还能给牲畜治病,渐渐有了名气。

  附近里坊有点小毛病都喜欢找他看。

  但这一次,张远志竟然看不出问题。

  用他的话来说“那汉子脉搏根本没问题,若非精神萎靡,我怀疑他是故意来消遣我。”

  看病要望闻问切,到“问”这一步,男子犹犹豫豫,又不肯说。

  对这种不配合的病人,张远志看向京墨:要不你试试?

  京墨都不带犹豫的,自信满满换上道袍,一本正经地说壮汉撞邪了,可以给壮汉驱邪。

  壮汉迟疑地说:“我信佛。”

  “无碍,万法归一。佛家的道理,我也略懂。”张京墨穿着道袍,念了几句佛经。

  他也就只会几句。

  其实祆教的道理,他也略懂。

  张京墨烧了不知名的小香饼子,让壮汉喝“符水”。

  壮汉的目光渐渐迷茫,看见了已逝的亲人……

  “哇!”

  壮汉痛哭流涕地忏悔,哭累了说累了,沉沉睡去。

  这一睡,就是整整一日,醒来之后恍如隔世,病全好了。

  此人的病是心病,因心病而失眠,最需要的就是好好睡一觉。

  东西市的买卖人消息灵通,张京墨这剑走偏锋的小道士,也有了一点名气……心事重重的人都来找他入梦,解除心中困惑。

  张家热闹起来,来济搬走了。

  张衍的儿子,哪怕是小儿,也不需要来叔照顾啊!

  张京墨得到一些奇奇怪怪的谢礼,其中有一份“波棱菜”的种子。

  贞观年间才从西域传入,比肉还贵的一种青菜,谁家招待客人上一份“凉拌波棱菜”,那就是炫富了。

  这种菜,换了名字可能很多人知道——菠菜。

  在给江都寄家书时,张京墨将这份难得的菠菜种子捎带上。

  让阿耶阿娘吃上菠菜,他才是三兄弟中最出息的!

  ……

  七月七日长生殿,小郎满院晒书卷。

  抢收抢种的双抢过去,张衍一家终于可以喘一口气,准备过节。

  小三郎忙忙碌碌跑进跑出,狐狸小美疑惑地看着……大中午的,两脚兽晒太阳?

  张川柏在晒书。

  大过节的,他终于可以不用读书习武,做一个快快乐乐的小儿郎。

  灿烂的阳光下,张川柏将自家的藏书一卷卷摊开,书卷的卷轴大多是木制,要防潮防虫蛀。

  七夕除了乞巧等活动,还要晒书。

  张家耕读传家,书都是传家宝,要尊重读书人的习俗。

  ……据说,当年躲在家里装病的司马懿,七月七在家里晒书,被曹操得知,判定此人纯属装病。

  满院子能晒到阳光的地方都摊满了书,张川柏有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

  “我们家的书越来越多了。”

  吴秀也心满意足,笑盈盈地说:“这些书有圣贤书,有农书,还有我们小三郎着的书呢!”

  着书立说,我们小三郎是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啦!

  张川柏仰着头骄傲地谦虚:“这只是小孩子的小册子,等我有时间,系统性地编撰一整套《生化之学》,那才说着书立说。”

  真正的开创一门学说,史书上必有他的一席之地!

  ……

  张衍在官署,和江都令等人一起整理官府的户籍、土地册等文书档案。

  这些东西平日看着不起眼,却是非常重要的。

  官府的日常工作,总离不开人和地。

  晒书的时候,一群大男人也说读书人的典故。

  “竹林七贤”的阮咸,七月七的中午,在太阳底下摊平大睡,说他在“晒书”,晒的是“腹中万卷书”。

  闲谈中,崔珏忽然问:“前日接到朝廷敕令,‘从今往后有自残肢体的人,依法论罪,仍要交税服役’,此令通告全城百姓了吗?”1

  张衍说:“已召集各里正、坊正,将通知下达。”

  崔珏点点头:“朝廷下达的敕令,最终还是要我们的落实。吾等食君之禄,不可不尽心。”

  众属官都称“是”,从典故说到公务。

  隋朝末年,赋税徭役繁重,人们自残肢体,称之为“福手”、“福足”。这个风气仍残存,如今朝廷明令禁止。

  一月的“编户齐民”敕令,七月的新敕令,都跟民生息息相关。

  和这些敕令相比,朝廷的风云,仿佛离他们很远。

  今年以来,皇帝接二连三大肆赏赐魏王李泰,超过太子的规格。

  众臣对此表示忧虑,接连劝谏。

  皇帝干脆下诏取消了太子出用库物的限制。

  结果这个圣旨下达不到六十天,太子就因为挥霍、无节制使用府库物品被弹劾。

  六月,太子左庶子张玄素上书说:“周武帝平定山东,隋文帝统一江南,都是一代明君。他们的儿子不贤,最终导致国家灭亡……太子所用物品没有节制……骄奢到极点……”2

  又又又把李承乾比作杨广。

  李承乾非常讨厌张玄素,甚至意欲痛下杀手。

  这种事引发各种担忧,连扬州都知道了。

  崔珏的心情非常沉重。

  他和大多数人一样,希望下一代天子是明君,天下稳定,休养生息。

  太阳西斜,属官们整理完文书后可以离开,崔珏仍然心事重重。

  他对心腹幕僚说:“太子早闻睿哲、幼观《诗》《礼》,年少时丰姿岐嶷、仁孝纯深,为何如今错处越来越多呢?”

  幕僚思考了半晌,提出建议:“府君不如问一问神?”

  “你真以为我能通阴阳?”

  “难道不行?郎君你?”幕僚满脸震惊,又问:“那府君想如何做?”

  崔珏叹道:“如何做,不是应该我问你?”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太神奇,幕僚就太平庸。

  如何做?

  做一个府君该做的事。

  太子的问题,他想得再多,又有什么用?

  ……

  张川柏终于收到李九郎的回信,一起送来的还有大兄、二兄的家书、捎带的礼物。

  礼物朴实无华,就是一枚枚亮闪闪的钱。

  “儿子能挣钱!阿耶阿娘随便花!”张大郎豪气的语气,透过纸张扑面而来。

  “好好好!”张衍和吴秀欣慰得几乎落泪。

  大郎、二郎都有出息,做阿耶阿娘的,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家里有钱,若儿孙没出息,终有坐吃山空的一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张川柏看二兄炫耀助人入梦的壮举,由衷地感慨:“我全家都是主角。”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锦鲤小郎君,大唐锦鲤小郎君最新章节,大唐锦鲤小郎君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