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锦鲤小郎君 第161章 家常煮酒论英雄

小说:大唐锦鲤小郎君 作者:山的那边 更新时间:2025-02-03 00:54:36 源网站:宝书网
  收到大郎送回铜镜这件事,吴秀欢喜得冒泡。

  虽然她口口声声说:“大郎真是的,有钱留着自己花销,何必专门送镜子。”

  张衍酸溜溜地说:“你儿子给你送礼物,你就高兴吧!”

  其实,阿耶也想收礼物的。

  “要说到铸镜,还是扬州有名。这面镜子,说不定还是扬州铸的。”张衍拿着镜子照,“新镜就是不一样,连我都格外玉树临风。”

  吴秀连忙抢过镜子:“你手里有汗,别把我的镜子摸生锈了。我照照……唉呀!原来我这么好看!”

  张川柏听着阿耶和阿娘揽镜自夸,总算知道兄弟三人的自信都像谁了。

  他挤在阿耶阿娘之间,一家三口照镜子。

  “我挑着阿耶阿娘好看的地方长,我是兄弟里最好看的!”

  小三郎很谦虚。

  镜子里三张脸露出同样自信骄傲的笑容。

  ……

  张远志的信有一封是给甄医师的,张川柏又跑一趟送信。

  大郎在家书中给甄医师、师娘问好,还问黎平、甄玉在研究什么新药。

  甄闻道看完信,打了一壶酒,和自家妻子一起到张家。

  “远志信中说,他除了给牛治病、给狗接生,还给一个小儿治好对口疮。看来他在太医署疮肿科没有混日子。”

  甄闻道很欣慰。

  欣慰带来的喜悦,比听到张远志做兽医挣皇亲国戚的钱还快乐。

  张远志是他看着长大的,是他的半个儿子。

  钱怎么样都能挣,学到过硬的医术,才是千里迢迢去长安考太医署的目的。

  张衍也欣慰地说:“大郎向来懂事。”

  “对口疮很难治吗?”张川柏问。

  甄闻道说:“很凶险。”

  所谓“对口疮”,是长在第三截颈椎处的恶疮。因对着嘴,被称为对口疮,也称砍头疮。

  “对口疮烂下去,很快就会危及生命。治疗的时候,要在脖子这个位置下刀,你想多凶险。”

  在脖子后面动刀!

  张远志家书中对治疗牛和狗大书特书,对此事一语带过、云淡风轻,是不想家里人担心。

  张衍感叹:“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有时候我觉得,大郎做兽医也挺好的。”

  至少,心理压力没那么大。

  万一出了意外,也没有太大的负罪感。

  甄闻道说:“远志胆大心细手稳,适合动刀。太医署也不是浪得虚名,把远志教得很好。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要不怎么说,谁都想挤进太医署学几年呢!

  当喝两杯庆祝庆祝!

  张川柏升炉子煮酒,好奇地问:“甄叔,砍头疮又是什么说法?”

  甄闻道施施然坐着,眯着眼说:“砍头行刑不是对着脖子随便砍,而是对准这个位置,用巧劲一推就身首分离。

  所以长在这个位置的疮也叫砍头疮。

  砍头没机会看,你可以看杀鸭。

  杀鸭的时候,也可以用巧劲,手指往三岔骨上一捣,鸭子就没了生息。”

  张川柏惊叹连连,问:“阿耶,这门绝技你会不会?”

  “你阿耶是读书人。”张衍笑道,“隔壁高邮有个姓晏的养鸭大户,除了读书啥都会,他就会这手。”

  调侃几句隔壁的,甄闻道又告诉张家众人,别小看疮肿科……远志能学精学透,一辈子不愁饭吃。

  “说不定还能立功呢!”甄闻道喝了两杯小酒,醺醺然畅想。

  张川柏觉得甄闻道言之有理。

  他也畅想:“以大兄的本事,若回到几百年前,能去给关羽刮骨疗伤!”

  甄闻道哈哈笑:“这可不行!早几百年,你们家是江东张氏啊!”

  张川柏说:“既然是回到过去,阿兄可以跳阵营的。”

  对自家祖先的事,张川柏知道一些。

  张温出使蜀国回来后,被孙权找理由革职回乡,六年后病亡。

  张温的弟弟妹妹也被孙权搞得家破人亡。

  张家被打击退场,到南北朝时期才重新登台,出了几个名人。

  张川柏觉得,若穿越回去,真不必跟着孙仲谋啊!

  “孩子话!祭祖的时候,你自己跟祖先说吧!”张衍笑道。

  小孩子就是爱讲故事,还替古人悲欢!

  现在是大唐啦!

  祖上的成败荣辱都已是历史的尘埃!

  重振家业,还得是下一代!

  张川柏煮酒,听阿耶和甄闻道从家事谈到公事,说稻豆混作,也说屯田监新做的打禾机。

  张衍说:“就是之前三郎画的图纸,做的全木的。我争取给南门里做一架,到时候乡亲们可以轮流打禾。”

  甄闻道说:“只一架怎么够用?既然是木制的,有条件的人家可以自己找木匠做。”

  “明府也说可以安排城里木匠学做打禾机,近来事情多啊,我好不容易抽空摸鱼……”张衍唏嘘。

  当官真是多烦恼。

  扬州大都督府以筹备端午赛龙舟的名义,让各县各里安排壮丁集训。

  在端午的种种习俗中,龙舟竞渡由来已久。

  唐代宰相诗人张说有一首《岳州观竞渡》:

  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

  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

  按理说,扬州举办龙舟竞渡很正常。

  但是……春耕刚结束就筹备水战,哦,筹备端午龙舟赛,是不是早了亿点点?

  江都人很敏感。

  征高句丽,通常会安排一支水军从海上出发。

  搞这一出,难道是让我们为渡海做前期训练?

  张衍和甄闻道提了一句,没有就此事展开说……高句丽,迟早是要打的,这是许多人的共识。

  提早一些熟悉水性,没有坏处。

  张川柏提议:“要不跟明府申请,今年龙舟竞渡,以打禾机做奖励?”

  “你的主意不错。”张衍笑道,“你可以自己跟他说……你不是在跟崔明府学兽语?”

  “哈哈哈……”甄闻道大笑。

  张川柏学喵喵叫,亲友们都知道了。

  这件事能取笑小三郎一年!

  “我说就我说!”张川柏不煮酒了,跑去后院找阿娘。

  他不要陪阿耶说话,阿耶会取笑人!

  阿娘在跟甄师娘小声说着什么,见到张川柏跑过来就停下。

  “你不在前面听阿耶讲话?”吴秀笑着揽住小三郎。

  这孩子从断奶之后就爱听大人说话,还一本正经像能听懂的样子。

  好多人都说,小三郎投胎时喝的孟婆汤掺水了。

  “阿娘,你们商量好了吗?”张川柏笑眯眯地问。

  “你知道我们商量什么?”甄师娘在一旁说。

  张川柏眼珠一转:“我就是知道!我给阿兄回信会告诉他,让他在长安洁身自好!”

  “你真是……什么都懂!”吴秀轻轻揉搓小三郎。

  你还懂什么叫洁身自好?

  你养着狐狸精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锦鲤小郎君,大唐锦鲤小郎君最新章节,大唐锦鲤小郎君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