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锦鲤小郎君 第154章 叔父走叔父来

小说:大唐锦鲤小郎君 作者:山的那边 更新时间:2025-02-03 00:54:36 源网站:宝书网
  朝廷召来济入朝为官,连来济自己都有些意外。

  但张川柏不意外。

  算算时间,来济也该进长安了。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属于“来宰相”波澜壮阔的征途开始了,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唯一让他遗憾的是……

  “来叔说要教我射箭,还没教呢!斩马剑也才刚开始教!他去长安了,我怎么办?”

  张川柏好纠结!

  若是追着来叔去长安,就不能跟着夫子读书。

  张衍安慰:“你先练习基础,将来奉旨进长安国子监,再去找你来叔。或者,可以找其他人先学着。”

  “其他人哪里比得上来叔!”张川柏叹气,“我本来还想跟来叔学水军作战。”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都是由来护儿率水军渡海出征。

  不知道来济会不会渡海作战,多半是会的。

  张川柏就想多学一点,技多不压身。

  张衍:“……”

  三郎是有多爱学习啊!

  “不管怎么说,这是来叔的大喜事!我要准备一些礼物,给来叔做程仪。”张川柏迅速调整心情。

  没有来叔监督他习武,以后就要靠自觉。

  自制力,对一个贪玩好吃的小儿郎来说,是多么大的考验!

  程仪,就是送路费或者路上吃的东西。

  张家准备的是自家腌制的咸鸭蛋,烤的胡麻饼,还有一坛子酸菜。

  虽然不值什么钱,但看起来很多。

  张衍和张川柏带着礼物,一起到来家。

  城里的人听闻来济要到中书省为官,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来送贺礼或程仪。

  有人暗暗感慨:“有底蕴的人家就是不一样,当初来家差点灭门,如今又看着他起来了。”

  “说不准,说不准!”

  人的命运,谁说得准呢?

  只有天知地知,小神童或许也知。

  来济忙碌着安排家事、应付人情往来、收拾行囊,听闻是张家父子到了,百忙中抽出时间相会。

  “我正准备让三郎过来。”来济开门见山,“客套话少说,我此去长安,三郎不能荒废武艺,否则来日上战场,非常危险。”

  “是!”张川柏连连点头。

  来叔又来战场警告了。

  “我有几个老家人留在江都,他们是我父亲的亲兵。虽然年纪大了,但见识和武艺还在,可以教三郎。”来济说着,请三位老人出来。

  当初来家遭逢大难,来济和一个同父异母的兄长逃过一劫,两人当时都年幼。

  靠着这些老家人,来家兄弟守住家业。

  来济也是跟着他们习武。

  张川柏常出入来家,见过这三位老人。

  此时连忙站起,向老人行礼,尊敬地说:“诸位阿翁好!”

  老翁们看过张川柏习武,对这个勤学的小儿郎很满意,笑道:“你既然喊我们一声阿翁,今后就要听我们的。我们训练小孩从来不留情。不信,你可以问问你来叔。”

  “信!我信!”张川柏乖巧地说。

  来叔能够文武双全,肯定是吃过苦头的!

  唉呀!

  今后轮到我吃苦了!

  张川柏脸色变来变去,小心思都写在脸上。

  老翁们一点都不心软。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既然应下训练张三郎,就要严格要求!

  张衍感谢来济:“小三郎在家里唉声叹气,担心没人教他习武。我就说,你肯定有安排。”

  来济看着张衍,笑道:“我希望将来还能再沾小神童的光啊!”

  “是我们沾你的光。”张衍诚恳地说。

  张川柏也说:“也许我下次入长安,来叔已经是中书侍郎了!”

  来济谦虚几句,脸上却是喜悦的笑容。

  张三郎是神童,说得一定准!

  老翁们见来济和张衍有话要说,将张川柏领去练武场。

  “今日就开始练射箭。”其中一个老翁站出来,“我叫来大,略懂射箭。以后由我教你。”

  “拜见阿翁!”

  另一个说:“我是来二,教你骑马以及在马上用斩马剑。”

  “拜见阿翁!”

  “我是来三……”

  张川柏拜了一圈的阿翁,猛然发现自己成了现成的孙子。

  那么问题来了,阿翁们要不要给新孙子发红包?

  红包没有。

  张川柏开始上第一堂射箭课。

  ……

  来济离开江都那日,江都令崔珏也去送行。

  虽然以往没什么交情,一来二去不就有了?

  能进中书省的人,名字肯定到了御前……皇帝也许不知道崔珏,肯定知道来济。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看着来济的船远去,张衍父子都挺不舍。

  谁也没想到,昔日半块饼,会让他们跟来济有那么深的缘分。

  至于未来的事,来济那跌宕起伏的命运……

  暂且不要去担忧。

  路是人走出来的。

  崔珏看着张川柏:“张三郎,我有一件事想向你请教。”

  “请教不敢当!明府有何吩咐?”张川柏恭敬地说。

  崔珏神色一正:“昔日裴明府离开江都时,你跟他讲小麦和大豆套作可提高小麦的产量,是否有此事?”

  “是的。”张川柏说。

  裴英调任关中,那里适合种小麦,因此张川柏给的是麦豆套作的方法。

  崔珏问:“我也看过《齐民要术》,只看到大豆和桑树的间作。麦豆套作的原理是什么?”

  出处不用问,想必是种人参果的神仙教的。

  张川柏回答:“豆类可以缓慢而持续地提供小麦生长所需的氮素,因此有利于小麦的生长。”

  崔珏点点头:“那么豆类和水稻,也是可以套作的?”

  “可以。”张川柏给出肯定的答案。

  崔珏很高兴,对张衍说:“今年春耕,就在官田试验稻豆套作!”

  既然来了江都为官,也要沾沾江都小神童的光啊!

  张衍领命,又感叹:“我家三郎想一出是一出,有些事没人提,他一时就想不起,幸好明府想到了。”

  “我想得到,也得他会才行。”崔珏认真叮嘱,“具体要怎么种,还得你们父子多操心。”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张衍满脸郑重。

  皇帝三番两次赏赐,是让三郎研究农学。

  完成了压榨出油的项目,还得接着开启新项目……将来才好再收皇帝的赏赐~~

  已经赏了长安豪宅,下一次该给三郎赐什么?

  张川柏听阿耶和崔珏说完话,突然想到梦中崔珏和老虎的离奇传闻,欲言又止……

  “张三郎,你有什么想问?”崔珏善解人意。

  张川柏乌溜溜的大眼睛里满是好奇,“我听闻,崔明府听得懂大虫说话,不知道能不能教我!”

  既然崔珏跟他学稻豆套作,他就跟崔珏学一门外语!

  崔珏没想到小神童想学这个,“你不是也会驯兽?还养着一只狐狸犬。”

  “崔叔,你真的会?”张川柏很惊喜。

  崔珏:“……略懂。”

  张衍:“……”

  来叔走了,你就多了一个崔叔?

  叔父走叔父来,三郎叔父遍天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锦鲤小郎君,大唐锦鲤小郎君最新章节,大唐锦鲤小郎君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