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锦鲤小郎君 第146章 爆竹声中一岁除

小说:大唐锦鲤小郎君 作者:山的那边 更新时间:2025-02-03 00:54:36 源网站:宝书网
  每逢佳节倍思亲,张远志很想故乡的亲人。

  但是根据《假宁令》“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

  太医署和其他官署一样,都只有七日的新年假期。

  七日,显然是不够来回江都的。

  不如期待明年五月的田假。

  太医署的学生,和国子监的学生一样,每年有一个月的田假,一个月的授衣假。

  田假是专门为农忙而放的假;

  授衣假?是在九月天气变冷时放假,让学生回家准备过冬的衣服。

  非常人性化。

  当然,在长安过年,对张远志来说是一种新鲜体验。

  官员在新年期间,会收到皇帝的各种赏赐。

  其中有一项很令人期待:

  皇帝李世民曾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这种形式后来在民间普及。

  张远志听同窗们津津乐道各种节庆热闹,幻想收到皇帝的贺卡。

  但是……并没有。

  只收到晋王李治送的一口铁锅。

  “新铸的几口锅,专门给张家一口。”送铁锅的人说,“张三郎在信中的暗示,我们大王看懂了。”

  张远志尴尬笑道:“多谢!多谢大王!不过,我们三郎应该没有讨锅的意思。”

  来者一脸严肃:“大王说有。”

  “有!那必须有!”张远志连忙承认。

  不管有没有吧!

  反正这口铁锅很值钱。

  将来若是没钱用,就可以砸锅卖铁~~

  见送锅的人告辞,张远志取出自己制的贺卡……

  他没有赤金箔,用的是薄薄的木片,写着“元日大吉。”

  皇帝不给他送,他给皇帝的儿子送!

  我跟晋王有来有往!

  ……

  比太阳还远的江都城,张家也在迎接贞观十六年。

  大郎和二郎都不在身边,张衍和吴秀心里有种种牵挂难以言说,对三郎加倍疼爱。

  吴秀给张川柏做了一身新衣裳。

  绣着狐狸的衣裳让小三郎格外欢喜,穿上之后就跑进跑出,去给曹夫子和认识的小伙伴看。

  满脸写着:快夸我新衣裳好看。

  “张三郎,你的衣裳为什么绣狐狸啊?”邻家小儿问。

  “是狐狸犬!”张川柏睁眼说瞎话,“它真的是犬,从来不偷鸡的!”

  “可是……它明明就是狐狸啊!”小伙伴们相信自己的判断。

  张川柏又带着小伙伴们,去看自己的狐狸。

  阿耶在卧房前面搭了一个小房子,垫着稻草,说这才是小美该住的地方。

  “狗才有狗屋,狐狸都是睡树洞的。所以小美是真的狗。”张川柏肯定地说。

  小伙伴们看见小房子里面有一只破破烂烂的旧鞋子……

  “那是你的鞋子吗?”

  “是的!我家小美就喜欢啃我的鞋子。”

  “那它真是狗啊!”

  小伙伴们信了,又去找小美玩,忘了夸张川柏的新衣裳好看。

  张川柏:“……”

  过了一会儿,厨房里传出香味,小孩子们都被吸引了:“你家做什么菜,好香啊!”

  “炸了小酥肉和狮子头,你们没吃过吧!”张川柏得意地炫耀。

  什么头?

  狮子的头?

  小儿郎们蜂拥而出,嚷嚷:“张主簿家杀狮子啦!张三吃狮子头!”

  狮子大,一锅放不下!

  小狐狸跟在张川柏身边打转,炸鸡!我就要吃炸鸡!

  “最肥的鸡屁股给你。”张川柏大方地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噼里啪啦的烧竹子声响起,张衍带着小三郎,将桃树上摘下新鲜的枝条插在门户之上。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易植而子繁,有多子多孙的祝福之意。”张衍笑着解说,“插桃枝于户,童子不畏而鬼畏之。桃木可压伏邪气。”

  张川柏惊讶地看着阿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插桃枝于户,童子不畏而鬼畏之,出自《庄子》。阿耶,你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博学?”

  张衍好笑:“你是夸我,还是夸你自己?难道不是应该我惊讶?”

  我是你阿耶啊!

  难道学识应该不如你?

  但张衍还是解释:“我当上主簿后,常跟读书人来往,也读过了一些书。”

  “这就对啦!”张川柏郑重地拍拍阿耶的手,“活到老,学到老啊!”

  “是的,师兄。”张衍取笑。

  师兄这个称呼,是说让张川柏帮忙跟神仙说好话,将他也收入门下~~

  插完桃枝,接下来是“帖牖作春书”。

  “春书”,又叫“春帖”,用纸制成。

  上面有五言或七言绝句,粘贴于门、窗、帐、屏风等处。

  今年张家的春帖,是张川柏写的: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阿耶!我的字是不是得了王羲之的三分韵味?”张川柏叉腰笑着,衣摆上的绣线狐狸随着他的动作,仿佛活了过来。

  “是是是!”张衍连连说,“再过几年,就有十二分韵味了。

  “那岂不是超过王羲之!”张川柏更加喜悦。

  吴秀忙忙碌碌,听着这对父子自吹自擂,只能庆幸没有外人在……

  真的!

  三郎其他方面很优秀,没有一点点争议。

  可你要说超越王羲之,那得王羲之亲自入梦传授吧?

  贴完春书,就要“幡悬井邑新”,在门口或窗户悬挂青色小旗子。

  唐人认为,服用器物应顺时而变,春天的色彩应为青色。

  青幡是春的象征。

  吴秀的头发上也戴着一个小小的青幡……碧烟随刃落,蝉鬓觉春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还要在门上画虎头,鬼若入门,就是自投虎口,可以避邪。

  书“聻”字,“人死为鬼,鬼死为聻。鬼之畏聻,犹人之畏鬼也。”

  鬼都会害怕,所以也可避邪。

  一切仪式结束,要开饭啦!

  早一点吃完饭,下午城里有“驱傩”仪式。

  张衍作为主簿,要跟其他官员一起安排仪式。

  而治安管理,主要是县尉的工作……所以新年期间,最忙的人是卢仁勖。

  宫中也有驱傩,由太常寺主持,除夕那天的下午,在皇宫正殿前举行大傩仪。

  民间的驱傩,流程跟宫中差不多,只是人员没有那么多,场面没有那么闹。

  张川柏心急像小狐狸挠痒痒似的。

  因为驱傩仪式要十二个“侲子”,衣朱褶素襦,戴面具,在队伍里挥鞭表演。

  “侲子”六人一列,需要童男童女。

  江都神童张川柏身手敏捷,可以执麻鞭吆喝着,在全城的人面前表演节目!

  还是戴着面具呢!

  似乎这一日,才是一年中最快乐的一天。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锦鲤小郎君,大唐锦鲤小郎君最新章节,大唐锦鲤小郎君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