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锦鲤小郎君 第126章 晋阳公主小兕子

小说:大唐锦鲤小郎君 作者:山的那边 更新时间:2025-02-03 00:54:36 源网站:宝书网
  既然是给晋阳公主用,张川柏二话不说取上清霜出来。

  孟诜拿到药,笑着说:“我来得匆忙,没带药费。回头有空了拿来给你,再帮你看看赋。”

  “药费好说,都是自己人!你拿着先用!”张川柏豪爽笑道。

  孟诜虽然是孙思邈的嫡传弟子,但是并不考太医署,而是计划考进士科。

  用他的话来说“我还是孟子三十一世孙,考圣贤书会不如人?”

  孟诜的应制诗赋作得比赵贞固还好,可以指点张川柏。

  张川柏眉开眼笑,回去可以跟阿耶阿娘说,小三郎也是知交满天下!

  四海之内皆兄弟,随时随地可以他乡遇故知!

  他的想法很快应验了。

  入住洛阳赵贞固家不久,两位师兄——李善和卢照邻赶来了。

  赵贞固带着客人进门,大声说:“小三郎,你看看谁来了!才子荟萃的盛事,我就说他们一定会来!”

  张川柏激动地跳起来,脖子上的狐狸围脖都掉了。

  师兄——老师——故乡——家人……

  “呜呜~~大师兄,二师兄!我想你们想得都瘦……哦,都胖了!”

  张川柏一左一右拉着师兄们,红着眼眶抹眼泪。

  李善很惊讶,没想到小师弟跟自己那么亲近。

  小孩子不是都健忘?出去玩得开心连姓什么都不记得,还记得师兄?

  卢照邻笑眯眯地说:“三郎真的胖了!家里大人还担心你在外面吃不好睡不好!”

  “多亏赵兄和阿兄照顾!特别是赵兄,一路衣食住行都是他操心。”张川柏感激地说。

  这是真的!

  吃的住的、雇车马,乃至烧热水洗衣服,还有一只小狐狸……一路多少琐事!

  更别说之前为了大郎考太医署,赵贞固忙前忙后。

  赵贞固含笑听着。

  他是大师兄,照顾远志和小三郎,自认是分内之事。

  但没有谁必须对谁好!

  小三郎懂得感激,赵贞固心里更舒服。

  李善和卢照邻又感谢赵贞固。

  赵贞固摆摆手:“都是朋友,谢来谢去太见外!你们先叙旧,我出去问问其他朋友有没有空,请来一起讨论诗赋。咱们这一趟,一定要一鸣惊人!”

  赵兄的朋友,都是“未来”名士。

  这一点,张川柏最清楚。

  目送赵贞固离开,张川柏刚想问家乡的事……

  李善一本正经地说:“三郎,老师说若是遇到你,让我考一考你。”

  张川柏连忙恭恭敬敬地站着,聆听大师兄转达曹夫子的话。

  “《文选》背到哪一篇了?”

  “《怀旧赋》。”

  “咦?背得还挺快的。知道意思吗?”

  “有些请教了赵兄,有些自己琢磨,总的来说半懂不懂。”

  “《论语》每日都有读吗?”

  “呃……偶尔读。”

  夫子曾说,《论语》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领悟,学生们要圣贤书不离手不离心。

  李善严肃地说:“诗赋很重要,道理也很重要。你先将《文选》一篇篇背给我听。”

  “是。”张川柏老老实实的。

  拜师了就是这样啊!

  会有人监督学习的!

  大师兄代师教学,算是他的半个老师。

  卢照邻笑着等李善检查完功课,也一本正经地说:“来叔父让我问你——”

  张川柏又恭恭敬敬站着。

  “每日有扎马步、练铜胆吗?刀法有没有练?”

  “呃……有练铜胆,马步偶尔扎,刀法……很多日没练。”张川柏诚实回答。

  “果然,出门在外就是荒废武艺。”卢照邻模仿来济的语气,痛心疾首:“你这样子,将来上阵杀敌,会死的!”

  张川柏:“……”

  不是!

  你们讲讲道理啊!

  我真的好忙的!

  两个师兄轮流查问完,拉着张川柏说江都的各种事……主要是张家的各种事。

  李善和张家在同一条巷子,按说应该更熟悉,可比不上卢照邻三天两头上门。

  “我答应帮你照顾家里的鸡鸭猪,时不时要去喂。表妹也常在家,她教会我很多事。”卢照邻笑着说。

  张川柏:“……”

  表妹?谁的表妹?

  哦!我的表妹。

  从他们一人一句的介绍中,张川柏得知阿耶阿娘都很好。

  阿耶这个江都主簿人脉广阔,什么事都能干得漂漂亮亮。

  父祖几代当官的阿耶,当起主簿来熟门熟路。

  除了主簿的本职工作,明府崔珏还带着阿耶解读下达的公文、一起办案件,有要提拔阿耶的意思。

  张川柏听得眉开眼笑:“我早就说,与其自己努力,不如让耶耶努力!”

  阿耶才三十多岁,现在努力还来得及!

  卢照邻也笑道:“还是师弟帮我打开思路,我现在也常常劝谏家父上进。”

  儿子对父亲,只能劝谏。

  “鞭策”、“头悬梁锥刺股”什么的,隔壁高邮的晏家大孝子才做得出。

  卢照邻带了一坛子泥裹着的咸鸭蛋,是张川柏的阿娘亲自做的。

  咸鸭蛋一出,就是家乡的味道~~

  张川柏想到阿娘的笑脸,仿佛闻到阿娘的味道。

  带着淡淡的饭菜香,是暖人心脾的味道。

  ……

  赵贞固出去找人,也找到孟诜的住处。

  得知孟诜跟着孙思邈去给贵人看诊了。

  孟诜去的是晋阳公主住处。

  晋王李治也在场。

  思念母亲是人之常情,即便是皇子和公主。

  到了洛阳,见到魏王李泰为母亲开凿的石窟,兄妹几人都难以抑制悲伤。

  晋阳公主年方九岁,可能是悲伤上火,牙龈红肿。

  孙思邈让孟诜取来上清霜,弹入口腔患处,疼痛顿时减轻。

  李治听闻是张家的药,在一旁说趣事安慰妹妹:“我离开长安之前,还见过张三郎。他说他前世是给神仙种树的,一只猴子推倒了人参果树……那只猴子还有个师弟,是一只猪妖……”

  晋阳公主眨巴着眼睛,似乎在问:“后面呢?”

  “后面张三没说。”李治也很无语。

  哪有人讲故事讲一半的?

  他又看孙思邈开的药,都是清淡的饮食,说是药不如说是食物。

  其中有一道“乳和地黄粥”。

  “没有什么珍贵的药材?”李治诧异地问。

  孙思邈耐心解释:“食疗不一定要用珍贵的药材,五谷养生,米面都可以养人。”

  此时的医者,认为冬日吃面片汤可以御寒,还认为粥可以做药膳治病。

  “葱粥”可以治疗感冒头痛、鼻塞的各种症状,甚至还可以治疗产后血晕;

  “杏仁粥”,将杏仁、梗米和糖熬成粥,可以滋补养生。

  乳和地黄粥,也是知名药膳……唐诗“今朝春气寒,自问何所欲?苏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

  在食疗方面,孙思邈师徒是专家。

  李治听完点点头,安慰妹妹好好吃粥。

  晋阳公主等口中的药味淡去后,软萌萌地说:“猴子推倒人参果树之后呢?”

  之后?

  那就要问江都神童张川柏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锦鲤小郎君,大唐锦鲤小郎君最新章节,大唐锦鲤小郎君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