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锦鲤小郎君 第59章 姓李的都不简单

小说:大唐锦鲤小郎君 作者:山的那边 更新时间:2025-02-03 00:54:36 源网站:宝书网
  三个少年人果真做出一桌子菜,肉没多少,蔬菜沾了肉味,就当是吃肉。

  饭菜看起来多,但干活的人饭量大,分到每个人也没多少。

  卢照邻和李善惊喜地发现自己还有做饭的天赋~~

  说“君子远庖厨”,其实是断章取义;

  说男人不擅长做饭,那更是误解,许多大厨都是男人。

  一些名士甚至写诗词炫耀自己的厨艺。

  “今日山翁自治厨,嘉肴不似出贫居,白鹅炙美加椒后,锦雉羹香下豉初……”,

  要想做出最好吃的烧鹅,必须加入椒;野鸡肉炖汤羹,则要先加入豆豉。

  天还没完全黑,众人就在院子里借着天光吃饭。

  点灯吃饭这种事,农家不存在的。

  唐人大多一日两餐,“朝曰饔(yong),夕曰飧(sun)”,清晨吃饔食,傍晚吃飧食。

  这两餐是正餐。

  期间饿了怎么办?

  农忙时节,有条件的人家中午会加一顿。

  平日里,早上煮一锅粥,饿了就回家喝粥水,补充水分和体力。

  富裕的人家,饿了可以吃水果糕点;

  住在城里的,还可以在中午开市后,去街上买胡饼、吃面。

  吃两顿正餐,一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睡得早不用再吃饭。

  二是粮食匮乏。

  大多数人都不富裕,有眼色懂人情的,不会在饭点串门、也不会长期在别人家蹭吃蹭喝。

  因而李善说借住,首先送上一匹绢做食宿费,张川柏一进门就把这件事说明白。

  ……张衍和吴秀嘴上说不要,心里更舒服。

  卢照邻跟张川柏熟悉,没有直接给钱,而是带了笔墨纸,以编书的名义跟张川柏共用。

  这些东西的价值,够住两三月啦~~

  邻里亲眼看见板车上的大筐小筐,暗暗称赞两个小郎君明事理,还羡慕张家来贵客。

  你好我好,才能宾主尽欢。

  夏日的鲜笋带有一点微微的苦涩,和猪骨头一起炖煮,风味独特。

  客人喝骨头汤,张川柏用小木勺吃猪脑。

  清理干净血丝筋膜,又加入姜葱去腥,异味不重口感嫩滑,跟吃豆腐一样。

  李善看张川柏吃得香,犹豫要不要试一试。

  他是来考察张川柏的,目前看来……能吃会吃,是未来小师弟的一个优点。

  “尝尝?”张川柏接触到李善的目光,笑着问。

  李善迟疑片刻,好奇心占上风,舀了一勺猪脑到自己碗里。

  ……尝试做一次“不合礼”的事。

  张川柏低头微笑,《礼记》是经典,但人也不能处处在“礼”的规范下生活吧?

  吃到七分饱,张川柏的脑袋开始运作,想起自己忘了什么。

  “裴明府送来三箱钱?”张川柏惊喜地问。

  “不是钱,是一套《文选》,有钱都没处买啊!”张衍微微笑道,“不愧是河东裴氏,出手就是大方!”

  大都督府长史李袭誉当众夸赞三郎,裴英就当众提出送书。

  人果然要自己有价值,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

  张川柏听到是全套《文选》,目光顿时落在李善身上。

  李善继承曹夫子的衣钵,专门研究《文选》,小小年纪已经开始给《文选》做注释。

  卢照邻替张川柏高兴:“回来的路上,川柏还说抄一套《文选》光笔墨纸就要不少钱,没想到裴明府那么贴心。”

  “是啊!若是有机会,我想当面感谢。”张川柏说。

  “感谢要尽快,裴明府要升官了。”李善插嘴。

  “李兄消息好灵通啊!”张川柏惊讶。

  不愧是李四!

  在大唐,姓李的都不简单~~

  李善解释:“我在洛阳给达官贵人投行卷,听闻扬州屯田监和裴明府先后汇报新农具。裴明府政绩优异,升官很合理。”

  张川柏依依不舍:“这么贴心的明府,一直留在江都多好!”

  “裴明府听到你的话,一定很感动。”张衍笑道,“有了《文选》,你要好好学。乡亲们说,你若是能背下全套《文选》,一辈子不愁饭吃。”

  张川柏惊讶得碗里的饭都不香了。

  乡亲们真是为他着想啊!感动得无以言表!

  背下全套《文选》?

  还有时间干别的吗?

  “李兄,你能背下全套《文选》吗?”张川柏转头问。

  “不行。”李善诚实地说,“但我认为这个主意不错。张三,你若背下全套《文选》,就是曹夫子合格的学生。”

  “不要给我加大难度啊!”张川柏瞪大眼睛,“若背出《文选》才能拜师,我儿子都出生了!那我也躺平,让儿子去努力。”

  “哈哈!”

  众人都被张川柏逗笑了。

  “你那么一点点大就说‘生儿子’,你知道儿子是怎么生出来的?”张衍取笑。

  “不就是河流涨水,从飘来的木盆捡到的?”张川柏眨眨眼睛,“我捡一个儿子,取名‘江流儿’。”

  张三又开始胡言乱语了~~

  好在众人习惯他的跳脱,并不感到奇怪。

  “阿耶,背《文选》的事,等我拜师之后再说吧!听闻李善专攻文选,到时候我跟他一起背。他是师兄,一定比我先背出来!”张川柏看向李善,“李四郎,你说是不是?”

  “呃,是。”李善硬着头皮同意。

  输人不输阵。

  卢照邻见李善窘迫,善意地转移话题:“李兄,你在洛阳投行卷,一定获得很多高官赏识吧?”

  ……阿耶想让我去洛阳试试,夫子却说不到时候。

  年纪差不多的李师兄却去了,所以师兄比我强?

  李善:“……”

  饭真的不香了。

  卢郎一定是知道我备受打击,故意问的?

  李善埋头吃饭,很想装作听不到卢照邻的话。

  沉默片刻,他还是坦诚:“我的老师曾说我不以诗文见长,我还不服气。这次去洛阳,我跟别人一比,才知道自己真的差远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不行就是不行,不丢人。

  “啊?连你都不擅长诗文?”张川柏惊讶。

  这可是“江都曹公”的学生啊!

  李善正色道:“若论文章,我不如赵贞固。你们将来可以去长安、洛阳看一看,知道山有多高。”

  “好。”张川柏和卢照邻都点头。

  咦?

  张川柏发现,李四郎虽然装神秘,人还挺诚恳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锦鲤小郎君,大唐锦鲤小郎君最新章节,大唐锦鲤小郎君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