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锦鲤小郎君 第42章 三郎是孩子王

小说:大唐锦鲤小郎君 作者:山的那边 更新时间:2025-02-03 00:54:36 源网站:宝书网
  张川柏强烈要求新开垦的地多种大豆,是为了榨油。

  此时的食用植物油以麻油为主……“油通四方可食与然(燃)者,惟胡麻为上”。

  《齐民要术》中的“韭菜炒鸡蛋”、“姜葱炒鸭子”菜谱,用的都是麻油。

  但张川柏觉得麻油炒鸡蛋还行,炒别的菜就不香了。

  “春种一粒豆,秋收万颗豆。到秋天,我们就可以吃豆油煎豆腐,豆油炒鸭子啦~~”张川柏快乐地拔草。

  据说炒菜直到宋代才得以普及,一是冶铁技术发展,宋代铁锅不再稀罕,市井间常见;

  二是榨油技术发展,宋代庄绰《鸡肋编》一书中介绍的食用植物油多达六种。

  梦里有个叫“山的那边”的八尺美男子说,在唐代开饭馆卖炒菜,能发家致富哟~~

  张川柏畅想,到时候定制一口铁锅,豆油滋滋响,实现炒菜自由~~

  张衍只是笑笑,不打击小三郎的干活积极性。

  ……如今也有豆油,主要作为药用,医师说“豆油味辛甘,性冷”。

  没有作为食用油的原因嘛,如今大豆的出油率远远不及胡麻,榨出来的油杂质还多。

  麻油经过几百年的选择而胜出,是有必然原因的。

  但是不要紧,多种豆子没有坏处,豆子用途多着呢~~

  ……

  今日张川柏跟阿耶进城,他家的猪、牛、鸭子都由互助合作社的孩子帮忙照看。

  夕阳西下,小孩子们嘻嘻哈哈,赶着一群大大小小的牲畜回家。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眼前的一切如一幅生动的画卷,似乎一代一代,周而复始。

  张川柏跟着阿耶干完地里的活往回走,听到笑声望过去,再次感受到互助合作的好处。

  “以后有什么新农具,我们农社第一个用!全江都第一份!”张川柏跑去接自家萌萌,发出豪言壮语。

  赶着牛的柱子响应:“好!我们农社也要有一个最响亮的名字……叫‘张家湾第一合作社’!”

  另一个孩子反对:“不好听!要叫……‘旭日合作社’!”

  “叫红太阳!”

  “哞哞!”

  小孩子们各抒己见,觉得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川柏来决定吧!”小孩子们争执不下,齐齐看向来。

  张川柏想了想:“真的要起?那就要‘南门里第一合作社’吧!”

  格局大一点!

  张家湾和陆家庄都在江都南门外,被归为“南门里”。

  这不是比“张家湾第一合作社”大气?

  “……可我还是觉得旭日好听。”有小孩子不服气。

  张川柏做农具是很神,但起名不太行啊!

  关键时刻,柱子站出来:“不是说听川柏的吗?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日后川柏是我们几家孩子的老大!将来长大了,我们拥护他做里正!谁赞成?谁反对?”

  “赞成。”小孩子们立刻说。

  老大做里正,我们就是副里正。

  张川柏:“……诸君如此厚爱,在下唯有接下这份好意。”

  “哈哈哈……”远远看见二兄回来,张川柏大声说:“二兄,今后我是你的老大,你也听我的!”

  张京墨不紧不慢地走过来:“你说什么?谁大?你问过大兄了吗?”

  “走走走!回家吃饭去!”张京墨挥手让别的孩子回家。

  “对哦!我阿娘今日煮豆腐!”柱子立刻跑了。

  张川柏:“我的肉!我的炖肉!”

  他也一溜烟跑了。

  张京墨笑着叹气,将牲畜带去安置好,又去洗干净手脚上的泥。

  咦?

  好像忘了问什么?

  算了,肯定是不重要的事。

  ……

  卤肉已经炖得软烂,在镬里温着,一端出来就满屋飘香。

  连花花都待不住了,从鸡窝里跳出来。

  “用肉汁拌饭,我能吃一大碗!我要开动啦!”张川柏眼里都是肉,目之所及的一切都变成肉的形状。

  “吃吧!京墨也吃!在家千日好,出门就不知道怎么样了。”吴秀怜爱地看着两个儿子。

  张衍问:“你今日没有抄《道德经》?不是说让你做一本线装书?”

  张京墨埋头干饭,回答:“我让表兄抄,他的字比我好看!到时候一起装订,就是我们一起做的。”

  张衍左右看看:“……你们真是亲兄弟。”

  能让别人干的活都不自己干。

  “这叫合作共赢!”张川柏含糊地说,“好七!阿娘,七八月我们做麦豉,炖肉和煮鸭子都好吃!”

  《齐民要术》说麦豉,“小麦细磨为面,以水拌而蒸之……”,然后再发酵啥的,就是梦中的甜面酱吧?

  “好好好!你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吃着这一顿惦记下一顿!”吴秀满脸无奈。

  小儿郎那么好吃,要有多大的家业才支撑得起啊?

  所幸今年风调雨顺,又有新的农具,丰收在望。

  “哦!我想起一件重要的事!”张京墨忽然说,“曹夫子喜不喜欢你的线装书?”

  “你现在才想起?我一直就等你问啊!”张川柏吃饭的速度慢下来。

  ……语气随意一点,显得不是刻意炫耀。

  不过,炫耀也不要紧啦,都是自家人~~

  他方才在小弟们面前,可是一句都没炫呢~~

  “真的?”

  “真的?”

  “不是吧?”

  张京墨三连惊呼,双目瞪大,片刻后说:“给皇帝献书?三郎,你出息了啊!既然这样……要不我就不去拜师了!大兄和三弟都有出息,我留守家业啊!”

  做老二的好处,不就是让兄长和弟弟奋斗,自己呐喊助威吗?

  “做事岂能半途而废?”张衍瞪了二郎一眼,“今日我进城顺便打听了,你的过所已办下来,明日里正就能送过来。”

  “啊?”张京墨惊讶、彷徨、紧张,心情非常复杂。

  他本来是很期待去拜师,可事到临头又舍不得家人。

  他连忙补充:“不是我不想去拜师,是惊讶……官府那么快就批复了?”

  张衍笑道:“我们江都是扬州城的一部分,州郡官府批复当然快。”

  申请过所,要先将申请材料交给里正。

  里正核实之后,签字送往县衙。

  县尉核查之后,签字上报州郡一级官府。

  州郡的“户曹”判断材料是否完整,审核下发。

  现在是贞观年间,政令清明,官府办事效率还是挺高的。

  “阿娘,后日你生日,我亲手给你做一碗面。”张京墨依依不舍地说。

  “好。”吴秀垂眸答应。

  儿行千里母担忧。

  想到二郎出远门,因三郎得好柿的喜悦,也淡了下来。

  人生总是如此。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锦鲤小郎君,大唐锦鲤小郎君最新章节,大唐锦鲤小郎君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