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锦鲤小郎君 第18章 曲辕犁和代耕架

小说:大唐锦鲤小郎君 作者:山的那边 更新时间:2025-02-03 00:54:36 源网站:宝书网
  代耕架先放置在田两头,先试验牛拉曲辕犁。

  半辈子跟土地打交道的农人很快发现了不同……

  “需要转弯的地方,新犁更灵活,回转自如。”

  “难怪阿衍兄说新犁可叫江东犁,南方水田面积小,常常要转弯调头。”

  “对!如果是中原大块平地,转弯灵活的优势就不明显。”

  张川柏蹲在地头,听着众人的议论,恍然大悟……为什么曲辕犁到唐代才开始出现,且最早出现在江东。

  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更适合水田耕种的曲辕犁应运而生。

  在这之前,《齐民要术》一语带过更灵便的犁,但没有人在意。

  借出牛的族老张大有说:“仔细看!别光着看热闹!咦?翻地的深度很深……”

  说着,他已经按捺不住,下到田里翻看土壤。

  张川柏大声说:“没错!曲辕犁还有一个优势,便于深耕!”

  “好!好!”众人双目放光。

  便于深耕,就意味着有利于开荒!

  多年未经深耕的土壤会变得僵硬,深耕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有利于庄稼根系扩展。

  深耕之后的土地,也更利于水分和肥料的输送。

  荒田变良田,就在眼前!

  乡亲们争前恐后,主动提出体验新犁……

  心思灵活的,已经琢磨起新犁和旧犁的构造区别。

  张衍笑了笑,从善如流地让开位置,指点乡亲们操作新犁。

  不知是不是错觉,连拉犁的牛都比平时精神!

  亲身体验过的人,发现和粗笨的直辕犁相比,曲辕犁的优势实在太明显。

  ……在另一个时空经受住历史检验的曲辕犁,忽如其来的亮相,惊艳折服了在场所有人。

  这些人看犁的眼神,就像看金子一样热切,看张川柏的目光也不一样。

  张衍说,曲辕犁是张川柏从书中得到启发改进的,他们信……张家三个儿子,张衍没道理只给最小的营造名声。

  给长子营造名声,更快见效啊!

  前些日子,张川柏做出秧马,他们凑热闹喊“神童”,其实有开玩笑的意味。

  秧马好用,只限于插秧。

  但是犁就不一样了……

  “神童,真的是神童,我服了!”

  “什么诗词神童,能吃吗?还得是我们农具神童!”

  ……

  张川柏听到耳边的夸奖声,忽然间波澜不惊,并不兴奋。

  就在昨日,他们还说阿耶太纵容孩子,嘲笑自己玩搅屎棍。

  说白了……大多数人都是人从众、随波逐流,别人说什么就跟着附和。

  唉!

  小三郎的心,一瞬间历经沧桑。

  木匠张春生大声说:“别挡着!让牛歇歇,用代耕架犁地!阿衍、大河,我们三个来配合!”

  张川柏精神一震。

  一句话浮现在他的脑海——

  “代耕架的出现,解决了牛力缺乏的问题,是农业机械的重要发明之一。”

  取代牛!

  评价那么高!没办法,很多时候,牛力比人力珍贵。

  有了曲辕犁在前,乡亲们本以为再出现什么,都不会让他们震惊。

  但很快,他们收回这句话。

  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代耕架的结构不复杂,两个辘轳、一根长索。

  现在,张大河和张春生转动辘轳,长索穿过犁,张衍扶着犁调整方向。

  犁在长索的拉动下深耕,和牛拉的效果如出一辙!

  家里养着牛的族老张大有激动地说:“好!好啊!能比得上两头牛!”

  不得了!

  张大河=一牛。

  张春生=一牛。

  一下子比自家还多一头牛!

  乡亲笑道:“老叔就会说好!你家有牛,也羡慕这个?同时要三个壮劳力干活呢!”

  “有牛也要爱惜着用啊!”张大有含情脉脉地摸着牛,“我家老牛,比我儿子还亲。”

  曲辕犁对每个农人都有致命的吸引力。

  代耕架因为需要较多人手,吸引力稍逊色。

  但毫无疑问,能想出这两样农具的张川柏,简直是天降奇才。

  想一想张川柏的年纪,许多人觉得其中有神秘色彩。

  “老天爷保佑……哦,祖宗保佑!”

  “是我们扬州张氏祖坟冒青烟!”

  “我说……是阿衍教子有方啊!”张春生大声说,“我从未见过比阿衍更博学的人,什么都懂!”

  农人没张衍读的书多。

  读书人没张衍会做农活!

  “春生兄,你那么敬佩阿衍兄,跟他结拜好了!”邻里打趣。

  “我们本来就没出五服,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张春生理直气壮。

  固所愿尔!

  “哈哈!”

  欢笑声在田边地头飘荡,新的农具给农人带来新的希望。

  张清浅拉着张川柏的手站在一旁,不知为何鼻头酸酸的,眼泪涌出来。

  ……阿耶,阿娘,你们看到了吗?阿弟已经重振家业了。

  父祖几代收藏的书,没有明珠蒙尘!

  “姑母,你眼睛进沙子了吗?手有汗别擦眼睛啊!会流眼泪的!”张川柏仰着头说。

  “好孩子!姑母高兴呢!”张清浅忍不住,揉搓了一把小三郎的脸蛋。

  张川柏:“……”

  算了。

  都怪他俊美。

  揉搓揉搓就习惯了。

  实验过曲辕犁和代耕架,乡亲们牵肠挂肚,一时间都不肯走,围着张衍借农具。

  张衍站出来大声说:“我家有农具,大河家多人,春生会做木工……我们三家商议组成一个农业互助小组一起耕种。乡亲们若是觉得这种模式好,可以自行组队。如此一来,就不用家家户户做新农具。”

  议论声顿时安静……互助小组?组队?

  人们看看张衍,又看看张京墨和张川柏,很快恍然……张衍心气高,要送孩子进城读书,这不是秘密。

  所以,张衍是在用农具换劳力啊!

  这个主意听起来还不错……自家该找谁组队呢?

  “大河兄,你不觉得吃亏?”有人试探着问。

  张大河撸起袖子笑道:“我家里三兄弟没分家,侄子一大群。什么都缺,就不缺人力。我们就缺肥料和新农具,是我们占便宜!”

  “那……我家也加入!阿衍兄,我加入你们的互助小组!”知名懒汉张阿五眼珠一转,大声说。

  不等张衍拒绝,张春生挥手:“我们小组暂不缺人,你另找人组队吧!”

  他又对众人笑道:“乡亲们做新农具可以找我!但我不是专门做木匠的,家里有田有地。谁要做农具,就得给我们小组帮工,以工抵钱……没问题吧?”

  对绝大多数农人来说,人力没有现钱珍贵。

  少数几个不缺钱的笑道:“春生兄,我们花钱买也可以吧?”

  “可以!”张春生乐呵呵,“有钱,我可以请短工啊!”

  ……

  张川柏静看事态发展,一脸叹服!

  阿耶做事漂亮!

  外人看着,阿耶把珍贵的新农具技术教给春生叔很吃亏。

  但春生叔主动提出,每做一副犁和代耕架的工钱,都跟阿耶五五分成。

  跟乡亲们交涉、安排帮工等容易得罪人的事,由春生叔负责,阿耶不费心。

  这就叫……合作共赢?

  张衍朝小三郎眨眨眼……我们家不缺劳力啦!你阿耶就是你阿耶!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锦鲤小郎君,大唐锦鲤小郎君最新章节,大唐锦鲤小郎君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