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锦鲤小郎君 第304章 老王的提醒

小说:大唐锦鲤小郎君 作者:山的那边 更新时间:2025-02-03 00:54:36 源网站:宝书网
  实不相瞒,王方翼上任江都令,内心很有压力。

  大唐四个大都督府,分别是扬州、益州、并州、荆州,都是战略要地。

  扬州的治所在江北,江都是扬州城的一部分。

  最近几任江都令、江都尉,都出自河东裴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这种北方世家大族。

  如此,才能压制桀骜不驯的江东豪强。

  历经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割据,江东豪强根深蒂固,不是好说话的。

  正所谓“强龙难压地头蛇”,王方翼自认文武双全,也得提着几分心。

  所以他一上任,先到张园,向众人展示自己跟江都侯的交情。

  也许张三郎还没有觉悟,他也是江东豪强的一份子。

  王方翼:自己人!我跟江都侯是老相好!

  “方才我看见,有一家庄户的老妪,在门前用木梳梳棉籽,那也是你发明的?”

  “是的。”张川柏说。

  王方翼点头:“这种小工具不起眼,却比大的机器更好推广。将来种棉花的人多了,家家都要这种细齿梳。”

  “我也是这么想的。还有一种棉林,也是小巧灵活,我带你去看。”张川柏大方地展示工具。

  这些小工具的做法,都是一目了然。

  难的是第一个想出来的人。

  看完脱棉籽的工具,又去看棉纺织机。

  “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想出养蚕抽丝织布,我一直觉得,第一个想出丝织的人,一定是神仙。否则,怎么会把目光投向小小的虫子的茧呢?”

  张川柏一边走,一边侃侃而谈:“棉纺织也是在丝织的基础上改进。这种棉纺织机占地不大,有个最大的好处,织工能坐着干活儿。前些时候,好几个大户人家跟我买图纸,想办织坊大干一场。”

  另一时空的未来有个大明朝,长江流域的棉纺织很发达。

  松江棉布冠绝一时。

  现在,已经有人看到棉布的发展前景,想走在前面。

  “都有哪几家?”王方翼问。

  “萧家、朱家,我的本家……还有大寺院的和尚。”

  “和尚?”王方翼笑了笑,“出家人还是那么生财有道。”

  张川柏说:“既然要推广棉纺织,他们来买图纸,我就卖了。”

  定价略有不同。

  大和尚们有钱,定价就高了一点点,想必佛祖不会在意。

  学生们簇拥在身后,每视察到一项农具,他们就有序地演示。

  到熬糖的大屋,王方翼见里面热火朝天,停步没有走进去。

  “我以前见过熬糖,想必大同小异,不用细看。至于你家做白糖的方法,我不便打探。”王方翼很有分寸。

  张川柏眨眨眼:“那一会儿,我让人给你做红烧肉。你千万要留下吃饭,我已经让人杀猪了。”

  “我没想推辞。”王方翼爽朗笑道,“以前你到我家庄园,我们还一起吃斗殴死的牛。”

  随行的人听着,更觉得新县令跟江都侯关系匪浅!

  一起吃过牛,四舍五入就是一起蹲过监狱!

  张川柏想起往事,也露出怀念的笑容。

  真是……好久以前的事。

  那个时候,李治还不是太子呢!

  ……

  走回前面的农学堂,王方翼神色变得严肃,一本正经地考学生们。

  不管是穿新衣服的,还是有补丁的,都一视同仁。

  张川柏坐在旁边,目光扫过学生们……打起精神来,不许丢我的脸。

  王老五跟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纨绔子弟不一样,因为家庭变故,他小小年纪就生活在田庄,跟佃户一起干活。

  对农具、肥料、农药,都有深入了解。

  “今年你们种棉花,用到的农药是什么?谁来回答?”

  “你叫冯京?名字很不错……是黎芦?黎芦除了杀棉花害虫,还有哪些作用?配农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下一个问题,棉花长出花苞之后,要用什么肥料?”

  “……你叫马凉?你们的名字怎么那么有趣?”

  王方翼越问越细,又看向张川柏。

  冯京和马凉,一听就是好为人父张大人的恶趣味。

  张川柏浑然不觉老王的目光,欣慰地看着学生们……在专业人士“王大人”面前,保持头脑清晰,回答问题条理分明,不愧是他的学生。

  张川柏知道,自己作为东宫属官,说不定很快就会被召回长安。

  这些学生需要在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才华,在实践中成长。

  学生们高高兴兴地回答问题,又有一点点担忧……王明府问得那么仔细,莫非是想偷师?

  哎呀呀!

  你直接拜我们大人做义父就好啦!

  ……

  等待开席的时候,王方翼和张川柏坐在庭前大树下说话。

  王方翼挥挥手,让随行的人散开一些,一副说悄悄话的样子。

  张川柏:“……”

  王老五这次来,处处都透着十二分的熟稔。

  好像他们真的有很多不可不说的故事。

  这样也好吧!

  父母官跟张家亲厚,双方做事都更方便。

  “你方才说萧家也对棉纺织感兴趣?”王方翼问。

  “是的。”

  “嗯……”王方翼沉吟片刻,“你知道今年十月,萧瑀的事吗?”

  “听了一耳朵,没详细了解。江都太远,什么消息传过来,都不那么清晰。”

  宋国公萧瑀,兰陵萧氏,在江东江南都很有影响力。

  之前,萧瑀请求出家,皇帝同意了。

  不久之后,萧瑀又反悔,不想出家。

  皇帝认为萧瑀反复无常。

  十月,皇帝下达亲笔诏书斥责萧瑀,用梁武帝萧衍的事迹,骂了过度崇拜佛法的人。

  说这些人“穷尽心思于佛教”、“三淮如鼎沸、五岭起战火”、“身在人世间却口颂佛家言,不能分辨邪恶正义”……

  王方翼带着一丝嘲讽,重复皇帝骂萧瑀的话。

  最后皇帝下令,夺萧瑀的封爵,贬出朝廷,改任商州刺史。

  “第六次了。”张川柏感慨。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王方翼却听懂了。

  萧瑀六起六落,即六次拜相,六次被罢相。

  凌烟阁功臣中,像萧瑀这样起起落落的也算少有。

  换个角度来说,皇帝对萧瑀受够了……终于忍无可忍。

  “你……”王方翼凑近一些,小声提醒:“你跟萧家关系很好?我的意思是,你还是谨慎一些。”

  张川柏笑着说:“多谢王兄,你真是我的好朋友啊!我的图纸卖给好多家,只是为了推广棉纺织。等棉花遍地开花的那日,黎庶都能穿上棉布,我就高兴了!”

  王方翼上下打量张川柏一圈,见张川柏坦坦荡荡。

  忽然觉得,自己的担忧是多余的。

  或许,在皇帝和太子心中,张川柏比萧瑀分量更重,地位更稳!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锦鲤小郎君,大唐锦鲤小郎君最新章节,大唐锦鲤小郎君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